从诗词中寻觅生活的印记从春天开始元宵节开学的第一天是元宵节,北京没有了花灯,很多人遥想着花灯节的景象,可是无处寻觅,我们开着车从西到东走了一遭,听到了噼里啪啦,耀眼璀璨的炮竹声,这最后一天的准放日让人们过足了瘾,年味也就在这热闹的声音中淡淡远去,而我们的遗憾还停留在没有看到美丽的花灯,于是我们开始从诗文中寻找——于是我们的诗词之旅就从今天开始了。要求:按照学号轮流讲解。介绍诗中所涉及的节气的特点。通过查资料描述这个节日的生活情状。通过读的形式体悟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抄录在笔记本上。尽力给诗配画。熟读成诵讲完之后背会。可能的话读诗可以配乐。分不同的小专题:节气专题,景致专题每次早读1-2首诗文。节气之间穿插景致专题。季节轮换时召开背诗展示会。三月12廿一34廿三5学雷锋纪...6廿五7廿六8妇女节9廿八10廿九11三十12植树节...13初二141516初五1718初七19初八20春分212223242526十五27十六28十七29十八3031复活节生查子元日青玉案元夕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有一种“光明灯”,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照田蚕”,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放天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生查子元日》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Lantern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闹社火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彩功夫异。称庆高堂欢幼稚。看柳意。偏从东面春风至。十四新蟾圆尚未,楼前乍看红灯试。冰散绿池泉细细。鱼欲戏。园林已是花天气。”斗杓:即斗柄。指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这三颗星为柄,第一至第四星为斗。金刀剪彩: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或镂金箔作人形,贴在家中屏风上,或戴在头上。这是当时的一种风俗。新蟾:新月红灯试:挂红灯闹元宵词对正月的描写即是以时间为序,月初的北斗变化到月中的月尚未圆;又有对民风民俗的写照:有剪彩,看红灯;也有对自然现象变化的细微观察:东风吹至,冰散绿池,满园春花。从这首词看出,堂堂的大文学家欧阳修也是很有生活的,对生活中的细节观察很仔细。另外,第一句“正月斗杓初转势”还告诉我们欧公对天文也很通晓哦。三月5日惊蛰(jīngzhé)惊蛰(jīngzhé),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唐代诗人韦应物作的一首田园诗歌。这首诗收入在《全唐诗》卷192_30里,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五言古诗,是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真实写照。抒写了诗人对贫苦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qú)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lǐn)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lǘ)里。诗词注释①景常晏:指天晚。②劬(qú):劳苦。③膏泽:指雨下到田里。④闾里(lǘlǐ):民间、乡里。作者简介韦应物(公元737年~约公元792年),唐诗人。京兆万年(属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观田家(唐)韦应物体裁:五古微雨众卉新,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雷惊蛰始。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动物都被惊醒了田家几日闲,农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耕种从此起。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丁壮俱在野,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场圃亦就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归来景常晏,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饮犊西涧水。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饥劬(qú)不自苦,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膏泽且为喜。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仓廪(lǐn)物宿储,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徭役犹未已。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方惭不耕者,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禄食出闾(lǘ)里。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游子诗孟郊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三月8日妇女节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萱草苏轼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忘忧草属百合科,又名萱草,常生于夏季的山野间,花开六瓣,呈桔红或桔黄色,花头可食用,俗称黄花菜,几乎是我小时候最不屑一顾的一种野花。后来了解到,人们曾赋予这种叶青青、花黄黄的植物那么多感性的寄托与内涵萱草花形端庄雅致,含笑而开,令人善心悦目,像母亲的音容。或许正因如此,早在康乃馨之前,中国自己的母亲之花,就是萱草花。传说古时,当游子即将远行,往往会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忧愁。苏轼有诗云:“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芳心”是指母亲的爱心。白居易为其知己刘禹锡屡遭贬谪予以劝慰时则写到:“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年轻时的我们,往往喜欢收集一些刻骨铭心或令人荡气回肠的心事,还常常自揭伤疤,翻出支离破碎的记忆来玩味,直到心中怆痛不已。曾固执的认为忘忧草只是虚幻和欺骗,除非自欺欺人,否则难以置信。其实又有什么其他生命的品格不是人所赋予的呢?借物抒情,格物致知,天地间孤寂的人类无不寄情于斯。忘忧草的花语是虔诚、纯洁、博爱与隐藏起来的爱。除了忘记,这也是一种蕴涵了至爱的花,让她常开于心吧!24节气之春分春分诗画/吴藕汀度曲犹存玉茗堂,钗头妙语斗新妆。春分昼夜无长短,风送窗前九畹香。春分日(唐)徐铉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