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原理的分析(很经典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近期建设规划1近期建设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针对总体规划实施性问题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应与总体规划配合,总体规划是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2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发展(规划)的关系。1)近期建设规划:具体性,操作性,针对性;现实性,实施性。2)远景发展规划:原则性,目标性,指导性。3)近期建设规划应以远景规划为依据,以远景的目标为出发点,为近期建设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并为远景规划创造良好的条件。3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提出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配置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防灾等措施,制定适应市场机制的近期规划的实施政策。4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2)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3)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保护措施。5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性内容根据近期建设规划的建设重点:1)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的选址,规模和时序。2)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时序。3)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4)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二发展用地综合评定1城市发展用地综合评定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定(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定(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情况和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性。)a建设条件现状b工程准备条件c基础设施条件3)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从土地区位条件入手,对土地的经济属性和土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定)2用地适用性评定概念: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作用:1)为城市用地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作为城市用地布局的一项重要依据。具体来说:a.工业用地应符合工业部门发展条件,如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b.道路公路选线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地基承载力等条件。c.经评定确定的不适宜建设区可用作公园建设。d.基础设施的布局选址都要充分考虑土地适用性。3)为某些专项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如防灾规划。4)是空间管制的部分工作,作为提出禁建,限建,适建等控制要求的依据。因素: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地质(地质构造,地质现象,地震,地基承载力,矿藏);水文及水文地质(地面水,地下水)。3发展用地综合评定和用地适用性评定的区别1)用地适用性评定是针对用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评定的。综合评定是对用地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经济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的。2)综合评定包括用地适用性评定。3)都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4城市发展用地选择原则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2)满足环保要求,少占农田。3)保护古迹和矿藏。4)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5)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有利条件。6)考虑城市长远发展需要。三人口调查与预测1调查:1)人口的自然变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年龄中位数,自然增长率。2)人口的迁移变动:人口地域分布,机械增长。3)人口的社会变动:就业的产业结构,劳动构成,文化构成,民族构成。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年初总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年内(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年初总人口2预测:城市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城区的农业人口,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1)预测方法劳动平衡法:根据经济发展确定新增基本人口数。很少采用。职工带眷系数法: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递推法:当年人口数(1+n年的自然增长率+n年的机械增长率)n次方一元回归法;城市化水平法2)人口预测的作用通过对人口的预测可以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确定各级各类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等级和规模。确定防灾规划中各项灾害的设防标准。作为确定城市发展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依据。作为确定城市化水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作为城镇体系中城乡统筹,乡镇布点等方面工作的依据。3)人口预测存在的问题往往都从增长面作预测,忽略了城市的容量和承载力,没有根据城市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四城市用地布局原则1总体布局原则1)立足全局,整体效益作为布局准则。2)集中紧凑,节约用地。3)点面结合,城乡协调发展。4)功能明确,重点安排好城市主要用地。5)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6)近远期结合,兼顾旧区与新区发展。7)保护环境,美化城市,促进可持续发展。2工业用地布局原则1)工业用地应符合工业部门发展条件。地形,地质,供水,供电,排水,防灾等。2)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3)防止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4)工业用地应与居住用地合理布置。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关系:1)工业用地位于居住区下游,下风向,并有一定防护距离。2)考虑职工通勤的便捷与交通的可达性。3)如果是工业的附属居住区,要考虑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4)互不干扰。3居住用地布局原则(※)1)协调城市整体发展。2)以人为本,延续传统居住生活方式。3)生态效应,结合绿化空间。4)遵循相关标准与规范。5)建立和谐,健康,安全的社区,予以空间和设施的支持。6)有利于物业开发。4城市绿地布局原则(※)1)因地制宜,结合河湖山川等自然环境。2)均衡分布,有机构成城市绿地系统两种形态。绿带适用于人口比较稳定的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城市主要采用线形扩展,楔形绿地。5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原则(※)公共设施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和兼容性。公共设施的布局原则1)确定合理的规模和服务半径。2)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3)考虑城市景观组织要求。4)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5)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A商业,服务业,娱乐业等中心地区B大专院校,科研机构1)大学占地多,一般布置在城区边缘2)科研机构和专科学校,与生产性机构相结合,形成一定的专业化地区。3)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应与综合大学毗邻,相互促进发展。C体育设施1)大型体育设施布置在城市外围或边缘,有良好的交通疏解条件。2)其他设施与居住用地,公建中心相结合,构成公共活动中心。D医疗卫生设施1)以不同的级别和服务范围,均匀布置在城区。2)有些小城市担负着较大地区服务的职能,则应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附近增设一些医疗设施。6对外交通运输的布局原则(※)1)充分结合自然条件。2)考虑与城市布局的关系,不要割裂城市。3)提高利用效率,减少重复建设。4)考虑各交通的联运。A铁路:1)货站交通运输量大,仓储用地大,宜在城区外围。2)客站宜在城区中,大城市应安排在中心区边缘,中小应尽量与城区相切。B港口:港口与城市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存在干扰和制约。保留生活岸线。C公路:1)公路是城市路网的延伸,与城市道路良好衔接,过境公路不宜穿越城区。2)客运站宜布置在城区,与铁路站,港口接近,形成换乘中心。3)货运站宜布置在城区边缘,与仓库区结合,有较好的内外交通通达条件,形成流通中心。4)一些大型工厂,仓库的布置要与公路结合。五道路交通与空间结构自己总结六城市总体布局模式1集中式:中小城市应鼓励集中发展。优点:1)便于完善服务设施。2)用地紧凑,节约用地。3)有利于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注意问题:1)应处理好近远期关系。2)规划布局要有弹性,留有发展余地,避免出现混杂和干扰现象。A网格状:1)易于建筑的布置,但易造成布局的单调。2)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发展,但不易形成显著的市中心。3)适合小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B环形放射状:1)一般由放射形和环形道路组成,城市交通通达性较好。2)由于有很强的向心趋势,易形成显著的市中心。3)易于形成城市的轴线景观系统。4)最大的问题在于可能造成中心的拥堵和过度集中。5)用地规整性差,不易于建筑布置,不适合小城市。北京,巴黎2分散式:大城市应以分散式布局为主特点:1)通常由于受到自然地形,资源,交通干线等分割,形成若干片区。2)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方便。3)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A组团状:1)一个城市分为若干不连续用地,通常被农田,山体分割。2)布局因地制宜,较为灵活,易接近自然。3)易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4)关键是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度,合理分工,加强联系。5)要在各个组团形成一定规模,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6)组团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B带状:1)通常由于受地形限制,沿一条交通轴线两侧发展。2)城市交通和景观方向性强。3)不宜过长,否则交通物耗过大,应考虑发展平行交通线。(案例:深圳,兰州)C星状:1)基本上是环形放射状城市沿交通走廊发展而成,多个线性城市叠加。2)受到大运量捷运系统的影响。(案例:Copenhagen)D环状:1)是带状城市的特殊情况,一般围绕山体,湖泊等,联系较带状好。2)中心部分的自然条件可为城市创造良好景观。(案例:浙江台州)E卫星状:1)一般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小城市,中心支配性强。2)外围小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在多方面有密切联系。应处理好等级规模,配套设施以及交通联系等问题。3)有利于人口和生产力均衡分布。(案例:上海,伦敦)F多中心:1)多种方向上不断蔓延发展的结构。2)逐步形成不同的多样化焦点和中心,以及小的轴线。七.调查研究一.调查的作用,目的,方法。1.作用:弄清城市发展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发展条件,找出城市建设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2.目的:1)调查是认识城市的手段。2)调查是研究城市的手段。3.方法:现场踏勘,发表格调查,访谈和座谈,文献查阅,类比。二.主导产业的概念及确定依据。1.概念:指那些能左右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推动全市整体发展的部门,主要是对城市以外地区提供商品产品的部门。2.依据:1)产值在全市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2)产品中外销部分的比重。3)与其他经济部门联系的深度与广度。三.城市用地分类的作用。1.有利于土地的利用和管理。2.对不同城市和不同规划方案之间可以进行类比。3.有利于规划指标的定量与统计。四.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作用。1.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包括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规划建设用地结构。2.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整体控制,对用地进行指导。3.提高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合理经济的使用土地,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4.直接体现城市内部结构。5.决定城市持续扩展增长的能力。八.城市发展一.主导产业的特征1.主导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城市以外地区。2.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一定程度上支配城市经济的发展。3.是新兴的产业部门,促进新技术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能维持较高的增长率。4.与其他产业部门有较高的关联度。二.城市性质的确定方法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2.城市主导产业结构3.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军事防御。。。)。居住区规划:一四大系统各自作用■空间——1空间层次的作用及关系。1)构筑丰富的外部空间,提高居住环境品质。2)满足不同活动对领域感,归属感,安全感的要求。关系:生活空间领域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逐级衔接的原则,并且保证各层次的生活空间具有相对完整的活动领域。2围合空间的作用及注意问题。◎1)具有较强的私密性,易产生安全感,归属感。2)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并提供户外活动场所。3)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4)易于创造外部空间的层次。注意问题:1)考虑日照,通风等技术要求。2)合理的尺度与比例,D/H过大则缺乏稳定感,D/H过小会压抑。■道路——1各等级的道路的作用。1)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区主要道路,用于解决居住区内外联系。2)居住小区级道路:联系居住区各组成部分的道路。3)组团级道路:住宅群内的主要道路。4)宅间路:入户。2路网建构在住宅区规划中的作用。1)是居住区空间结构的骨架。2)实现交通功能,是功能布局的基础。3)是居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