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製程管制簡介1.統計技術分類:A.初級:QC七大手法(解決95﹪問題)B.中級:抽樣計劃、統計檢定/推定(解決5﹪問題)C.高級:田口式品質工程、相關迴歸、變異數分析等(視產業產品特性選用)1SPC製程管制簡介2.管制圖的由來&目的&種類:A.由來:1924年由Shewart博士發明B.目的:判定產品特性在批量中是否呈現在穩定狀態下及非機遇原因(特殊原因)C.管制圖種類:(1)計量值:由量具實測(連續性)(2)計數值:由單位計數(間斷性)2SPC製程管制簡介3.常態分配:A.數據蒐集→查檢表→次數分配→直方圖→常態分配→管制圖B.常態分配特性:(1)對稱X軸(2)-∞<X<∞,尾巴無限延伸漸近X軸但不相交(3)X=M=樣本平均值(4)以±3σ為管制界限(稱為Shewart’sChart)34SPC製程管制簡介4.管制圖形式一般的選擇:品質系統IQCOQCIPQC/PQC計數值計量值計數值5SPC製程管制簡介5.管制圖之用途:(1)查覺製程有無產生變異之非機遇原因存在,所謂非機遇原因就是引起產品品質大變動的原因。(2)利用所獲得資料制定或變更規格或判斷製程是否符合規格要求,並處於穩定管制狀態下(3)利用所獲得資料提供或變更製造方法。(4)利用所獲得資料提供或變更檢驗方法、允收方法。(5)作為製造或購買之產品允收或拒收之依據。(6)用於非生產性方面之問題,例如能源消耗之管制、意外事件之發生頻率、打字或填表錯誤等6機遇原因之變異非機遇原因之變異1.大量之微小原因所引起。1.一個或少數幾個較大原因所引起。2.無論發生何種機遇原因,其個別的變異2.任何一個非機遇原因,都可能發生大的極為微小。變異。3.幾個較代表性之機遇原因:3.幾個較代表性之非機遇原因:*原料之微小變異。*原料群體之不良。*機器之微小振動。*不完全之機器調整。*儀器測定時,不十分精確的作法。*新手之作業員。4.要完全消除是非常困難且不經濟的作法。4.要完全消除是經濟且正確的作法。5.發生次數多且微小,不值得調查。5.發生次數少且顯著,必須徹底調查。【其對產品品質並無不良影響】【其對產品品質影響甚為嚴重】6.機遇原因:6.非機遇原因:*在管制下的變異(ControlledVariation)*不能管制的變異(UncontrolledVariation)*穩定者(Stable)*不穩定者(Unstable)*無法避免的原因(UnavoidableCause)*可避免的原因(AvoidableCause)*製程中固有的變異(InherentVariation)*過多的變異(ExcessVariation)*可用作『修改』一個經常而穩定的製程。*可用作『創造』一個經常而穩定的製程。76.差異比較:7.平均數(X)與標準差(σ)與變異(σ):A.平均數:代表群體值的一個數值。B.標準差:代表群體值間差異大小的一個數值。C.變異數:代表群體值標準差之平方值例如:有一批產品,隨機抽取n﹦5件,其量測數據分別為:1,2,3,4,5SPC製程管制簡介X﹦﹦﹦3ΣXn155σ﹦ΣX-(ΣX)2n2√﹦1.414n288.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X﹣RChart)(1)由平均值管制圖(X﹣Chart)與全距管制圖(R﹣Chart)兩者合併使用。(2)平均值管制圖是管制平均值之變化,即分配集中之趨勢之變化。(3)全距管制圖是管制變異之程度,即分配之散佈(離中)狀況。(4)取樣方法:*依(不同的機器、操作者、原料)分別取樣本,以免除這些因素變異而產生非機遇原因。*儘量使樣本『組內變異小,組間變異大』管制圖才容易生效。99.統計技術應用:項次1管制項目統計技術應用擔當者核准APQP。DFMEA。CPk分析。管制圖。MSA分析。查檢表(含PPAP)品質規劃小組開發主管2。抽樣計劃。查檢表。推移圖品檢員IQC3IPQC。管制圖。CPk分析。查檢表。PFMEA品保員品保主管品保主管4FQCOQC。抽樣計劃。魚骨圖。柏拉圖。推移圖。查檢表品檢員品保工程師品保主管品保主管5量規儀器。MSA分析。查檢表。管制圖6設備保養搬運檢查。查檢表。推移圖作業員製造主管1010.第一種錯誤(α)與第二種錯誤(β):(1)第一種錯誤(生產者冒險率):(緊張忙亂的錯誤)*亦即製造程序實質上未改變,樣本因機遇原因落於管制界限之外,使檢驗人員判斷錯誤,認定不良致將製造程序修改,造成人工、工具、材料遭受損失,此時所犯之錯誤。(2)第二種錯誤(消費者冒險率):(心不在焉的錯誤)*亦即群體已經改變,平均值亦已經移動(由μ1轉變為μ2),因為μ2之一部分仍在μ1這一邊±3σ範圍之內,而使檢驗人員誤判μ2為正常,致喪失尋找非機遇原因之機會,造成廢品增加,此時所犯之錯誤。(3)比較:良品不良品判為不良品判為良品α1-β1-αβ批量判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