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9.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①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②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2、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⑤就舍:回到馆舍。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战国策》)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译文:(2)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译文:3、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②。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③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④之心,成觊觎⑤之计,恐青、冀⑥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从之。行至易⑦,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⑧,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顿:乌桓首领。⑤觊觎(j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刘表使刘备袭许(2)徒以威附(3)尚及兄熙走辽东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袁绍有恩于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B.战于长勺(《曹刿论战》)C.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12.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和,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3分)4、文言文阅读《管仲破厚葬》,完成8-11题(14分)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8.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齐国好厚葬(喜好)②布帛尽于衣裘(完)③桓公患之(担忧)④厚葬之风休矣(结束)⑵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布帛尽则无以为蔽”句中用法相同的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B.战则请从C.至则无可用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未几厚葬之风休矣。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⑵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5、宋张融尝乞假还,帝问所居。答曰:“臣陆居非屋,舟居非水。”上未解,问张绪。绪曰:“融近东山,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上岸,住在其间。”上大笑。太祖尝面许融为司徒长史,敕竟不出。融乘一马甚瘦,太祖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融曰:“日给一石。”帝曰:“何瘦如此?”融曰“臣许而不与。”明日,即除司徒长史。融与谢宝积俱谒太祖,融于御前放气。宝积起谢曰:“臣兄触忤宸扆③。”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上曰:“何不与贤弟同食?”融曰:“臣不能与谢气之口同盘。”上大笑。(选自《太平广记·张融》)注解:①敕:皇帝的诏令。②宸扆:皇帝居住的圣殿。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上未解()(2)即除司徒长史()2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句子:太祖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24.文中的张融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你喜欢这种类型的人吗?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25.历史上类似张融这样有急智辩才的人很多,请你例举一个并简要说说他的一个事例。(3分)6、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一霎而绝绝:()②此去西南十里去:()13.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14.年羹尧善于用兵,文中没有体现他这一点的是()A.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B.善于正确判断敌情C.善于指挥部队作战D.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0分)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①谒:②去:③食:2.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的意思。(2分)3.王安石上了哪些菜来招待自己的亲戚萧氏子?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7、13①拜访(1分)②离开(1分)③吃(1分)22果品蔬菜之类的菜都没有准备,那个萧公子心里就有些责怪王安石了。(2分)32先上了两枚胡饼,又上了几块切成小块的猪肉,旁边只摆着菜汤。(2分)43王安石是一个生活俭朴,不铺张浪费的人。(2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8、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②。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③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④之心,成觊觎⑤之计,恐青、冀⑥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从之。行至易⑦,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⑧,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顿:乌桓首领。⑤觊觎(j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刘表使刘备袭许(2)徒以威附(3)尚及兄熙走辽东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袁绍有恩于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B.战于长勺(《曹刿论战》)C.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12.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和,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3分)9、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3题。镜喻客有任目①而恶镜者,曰:“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②。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节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注]①任目:信任自己的眼睛。②莫己若:即“莫若己”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恶:讨厌B.视世称美人视:看C.鲜当意者鲜:新鲜D.泰然谓美莫己若谓:说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翻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的小故事,给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罴说》柳宗元鹿畏貙①,躯畏虎,虎畏罴②。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昔云持弓矢罂③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④挽裂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唐宋八大家品读辞典》)[注]①貙(chū初):兽名。也称貙虎,形状像野狸猫而体大。②罴(pí皮):熊的一种,俗称人熊或马熊。比熊大,黄白花纹,能直立行走。③罂(yīnɡ英):一种腹大口小的瓦罐。④摔(zuó昨)搏:揪住搏击,扭打扑抓。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罴之状,被发人立被:同“披”B.为鹿鸣以感其类类:指鹿的同类C.绝有力绝:隔绝D.摔搏挽裂而食之食:吃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楚之南有猎者望路之远近B.伺其至其真无马耶C.不善内而恃外者佳木秀而繁阴D.至则人也有仙则名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