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词语盘点任务:读记词语(5分钟)要求:1.自读词语,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2.互助检查,准备展示。评价:正确、流利、有感情。•腊月初旬展览蒜瓣演绎•翡翠栗子爆竹预备风筝•柔顺压抑敦厚酷热抽象•榛子描述掺和杂拌布施•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蜂拥而至肃然起敬截然不同•能歌善舞别无所求美不胜收交流平台—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任务:自读题目(20分钟)要求:1.自读题目,明确交流内容及要求。2.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评价:正确、流利、有感情。•小林:这组课文真有意思,让我了解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小东:我通过阅读课外书、向长辈调查了解,也知道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像蒙古族的那达慕,藏族的雪顿节,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等的火把节……•小林:我觉得这组课文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例如《北京的春节》,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小东:让我们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和本组课文的写法,作进一步的交流吧!交流平台北京的春节藏戏客家民居各具特色的民居(一)各具特色的民居(二)和田的维吾尔6、北京的春节6、北京的春节7、藏戏8、客家民居8、傣家竹楼9、和田的维吾尔江南民居潮湿的气候使通风显得格外重要,民居多用木架承重,屋脊高,放热通风效果好。与北方民居相比,江南最大的特点是绝大部分民居出门见水,水路、街巷则成不规则的网状覆于民居之中,与之相映成趣。吊脚楼的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在大草原上建起的一种房屋。由于,蒙古族人民经常要转场放牧,因此,蒙古包的材料都是做成装配式的构建,可以随意拆装卸,便于游牧的蒙古族人民迁移。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交流平台—本组课文的写作特色任务:自读题目(15分钟)要求:1.自读题目,明确交流内容及要求。2.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评价:正确、流利、有感情。交流平台——本组课文的写法:《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按一定的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问与答相呼应,概括描述与具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每个自然段都有中心句,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日积月累—《元日》任务:自读诗句,理解意思(10分钟)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感悟作者所表述的景象。2.小组内读,准备展示。评价:正确、流利、有感情。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日积月累—《元日》【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一岁:一年。除:过去。屠苏:酒名,用屠苏草浸泡而成。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据说喝此酒可以避瘟疫。曈曈日: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每逢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后来演化成春联。诗的大意是:鞭炮响转眼间一年已过,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旭日升千门万户多明亮,庆新春到处是新桃换旧符。日积月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任务:自读诗句,理解意思(10分钟)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感悟作者所表述的景象。2.小组内读,准备展示。评价:正确、流利、有感情。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唐皮日休日积月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趣味语文—《有趣的标点》任务:自读诗句,理解意思(10分钟)要求:1、自读材料,感悟理解,体会标点的妙用。2、组内交流,准备展示。评价: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表述。趣味语文有趣的标点唐朝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有人只改动了一下标点符号,竟把它变成一首绝秒的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将标点符号再作改动,这首诗还可以变成一处精妙的小短剧:【时间:清明时节】【布景:雨纷纷】【地点: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于标点符号的不同,一首诗竟会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多么有趣啊!巩固练习1、背诵古诗。2、抄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