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应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在小学教育中所处的位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习惯则是孩子一生学习极为重要的习惯之一。吕淑湘先生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局限在小课堂里的语文学习是封闭的,是脱离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因而不可能是高效的。只有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的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练习中有一课“认识图书馆”,笔者便亲自带领全班同学去图书馆参观。蓦然发现学生们的眼睛竟齐刷刷地盯着那一长摞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刊。有的吐着舌头惊叹,有的情不自禁伸出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书卷。那眼神宛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充满欢喜。笔者心里猛地豁然开朗,经常埋怨学生无知,就没有想过为他创造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更多地受到阳光雨露滋润。笔者索性和图书馆老师协商每周三利用中午时间带学生们到图书馆看书。渐渐地中午一个来小时时间太短暂了,孩子们觉得不解渴。于是,笔者又和图书馆老师商量为学生们办书证,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图书借回家去看。虽然为学生开通了阅读渠道,但是激发他们阅读兴趣,还需要循循善诱,逐步培养。阅读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越早养成越好。若孩子的家庭和学校不能强化读书的乐趣,他们是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地喜欢起读书来的。因此必须为孩子创造读书的好时机,帮助他们养成这种最重要的习惯。阅读的习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这就和其他习惯一样。实践证明,阅读习惯的养成要以兴趣为突破口,孩子一旦有了兴趣,自己就会不断阅读。心理学原理曾指出,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也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从而激发阅读兴趣。一、从语文课堂入手,借助讲故事诱读。一年级第二学期有一篇课文《别问这是为什么》上课伊始,笔者没有讲解课文内容,而是先把《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在课堂上声情并茂读出来。把学生们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来,了解主人公悲惨遭遇,进而理解了课文内容。课下,学生们纷纷带着对小女孩命运深切焦虑主动借《安徒生童话集》来读一读,笔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学生们想读课外书了。渐渐地,笔者发现再到图书馆借书,多数学生都在借阅《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寓言故事》等。提起“白雪公主”“丑小鸭”“拇指姑娘”个个兴趣高涨,都争先恐后想说一说。笔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学生们想看课外书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在教学《三味书屋》时,笔者找来一幅鲁迅的肖像,拿着一本厚厚的《鲁迅散文集》走进教室,为学生们饶有趣味地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师高超的叙事本领和俏皮的语言深深打动了孩子,这不仅为学习《三味书屋》打好了基础,而且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印下了这位文学巨匠的身影。第二天就有很多孩子拿来了许多鲁迅的书。在教学老舍的《猫》时,我也找来厚厚的《老舍全集》,摆在讲桌上,给孩子们讲起老舍平易近人的文风,又读了《阳光》中有趣的一段。下课了,学生们都到讲台上来翻书。……这样,崇尚书、热爱书的“火苗”逐渐在孩子们心田中燃起熊熊大火。二、借助评选优秀读书笔记、手抄报引读。读书同时,实验班又开展了写读书笔记和办手抄报活动。二年级第一学期,小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增强了,笔者单独利用一节课时间教给学生记读书笔记方法,即以表格形式记录下读书时间,作家,书名及主要内容体会,并抄写好词佳句。笔者根据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记读书笔记和办手抄报。这样,学生从无目的看书,变成有目的读书,并且做到边读边思考,并将有用可积累词、句记录下来,并配以合适插图,还可以在读报过程中将感兴趣内容剪下来,制成手抄报。这些手抄报都是自编、自写、自画,而且紧跟形势,报纸可称五花八门,“新芽报”、“儿童报”、“神王报”等等。孩子们在读读、记记、画画过程中,培养了兴趣、审美情趣,同时也能表现孩子们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及树雄心、立大志、向先进人物学习信心和心愿。例如:实验班邢艺凡同学上学后,天天爷爷接送,路上总要买些小食品。吃饭时,也是爷爷一口一口喂着吃。自从班里开展读书活动,艺凡变化可大啦!她曾在自己读书笔记中写到:“我都二年级了,为什么还抱着我吃饭,甚至一口一口喂我?我应自己独立了。”进入三年级,小艺凡也写了上百篇读书笔记,并办了几种读书报,在一篇习作中,小艺凡是这样写的:“爷爷,我听爸爸说您太宠爱我了,当时我不懂,感觉好玩儿,我看了很多书,知道自己一切应该独立了,因为我长大了,还应帮爷爷、奶奶干家务。”从那以后,爷爷确实发现小艺凡变了,手帕、内衣、袜子都自己洗,还练了家务活,整理房间等。爷爷看到艺凡成长变化,从心里高兴,并反思着自言自语地说:“小孩子已经向老子挑战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笔者又根据学生不同能力教给学生怎样写读后感,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班里每周要检查学生记读书笔记、读后感情况,既查数量,又看质量。优秀笔记、读后感让同学之间相互传阅、展览以激发读书记笔记习惯。学生读书笔记的记录来源于读书,促进了学生读书热情,而记笔记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读书笔记、手抄报、读后感的定期展览,又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提高。三、努力创设读书氛围促读。笔者不但带领学生们到校图书馆看书,班里图书角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学生们捐到班里来的图书都要夹进自制书卡,并且每人为自己设计一个精美的书证,由两位学生负责图书整理与借阅。一批图书看完了,再换一批新书。有效地利用学生家里的藏书资源,让图书角流动起来。便于学生课下有时间也看看书,整体上创设读书氛围。进入三年级以来笔者又利用活动课时间大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例如:“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朗诵大赛”“双簧”等。一次,学生讲述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都被他“车水读书”刻苦学习精神所吸引。当听到他在清华预备留学班里,考试以十门功课1000分成绩顺利出国深造时,大家不禁吃惊地张大了嘴。课余,就发现有些学生在别人休息游戏时,仍在读书学习。问之,方了解到他要向侯德榜那样十门考1000分,成为有名的化学家。又一次,当学生讲到前苏联飞行员科马洛夫,当他完成航天任务,准备返航时,却因故障将在两小时后在着陆地附近爆炸殉难时,个个神色紧张,当听到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用70分钟时间向领导汇报航天情况时,有的同学眼圈红了,有的流下了眼泪。他在最后几分钟对自己女儿及全国小朋友说:“要认真学习数学,不要忽视每一个小数点,此次事件就是由于飞船在检测时工作人员忽视了一个小数点造成的。”学生们听后,都感到很震惊,并纷纷表示认真学好数学。读书讲故事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刻苦、认真学习的精神及有助于树立远大理想。总之,学生要参与不同形式交流,就必须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广泛开展以上活动,读书就必然成为学生一种“需要”。这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后,读书兴趣自然而生。学生在“需要”基础上读书,并不感到是一种负担。相反,会变成一种自觉行动。他们在乐中读,在读中乐,在读中学,在讲中练,不知不觉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积累,智力得到开发,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三得。课余在与一些家长交流中,有些家长说:“哎呀,这孩子真拿他没办法,手里的零花钱都买书了。”还有的说:“他在自己房里可老实啦,一点动静都没有,走进去一看,准是在看书。”也有的说:“她在家里走到哪儿手里都拿着书,甚至去厕所,那本书也端着。”听了这些议论,笔者非常欣慰,学生已渐渐在养成阅读的习惯。四、丰富的阅读成果激读。读书为阅读和写作奠定了基础,多读书学生知识面宽了,语言丰富了,创新思维发展得快,作文质量高。笔者从一年级坚持训练学生读书与习作相结合,开始学生真是不知写什么好,自从开展课外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不但生活中注重观察、描写,也能模仿童话故事情节自己编写,内容丰富,语言充满童真童趣。至今班里学生日记、周记、习作累计每人有三、四百篇,优秀范文都收录在班里作文集中,多数学生作文在作文报上发表,在各级作文大赛中获奖。同时学生们思维想象能力较同龄学生发展得快。例如:三年级上学期一篇想象作文,学生们观察一只小蚂蚁在一片树叶上顺流而下的图画,写一篇小短文。这节课上,孩子们通过看图,当堂课就编出了许多题目:《小蚂蚁历险记》、《寻亲记》、《乘叶漂流记》、《脱险了》、《独立生活的蚂蚁》等。作文交上来,几乎没有千篇一律的文章。大部分学生都自己围绕自拟题目展开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一般只要想象合理,内容完整,语句通顺的文章,笔者都打上“优”的好成绩,以激励学生敢想敢写,轻轻松松写作文。又如:本班王钰涵同学,在每天帮助家长做家务中发现碗橱中的盘子各不相同,有的凹,有的平,又通过细心观察它们不同作用加之自己丰富的想象写了一篇寓言故事《平盘子与凹盘子》,内容富有哲理,语言耐人寻味。在学生的自我介绍中笔者读到这些文字:“大家好,我是邢雨。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学习也算不错。我最喜欢的学科是语文。我喜欢语文是因为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记者是需要写稿子的,从小就应该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再说,语文学习很灵活,不像数学,只有统一的公式。语文学习很随意,不用认死理,还能读许多有趣的故事,所以我喜欢。”纯真质朴的语言袒露了孩子真爱语文的心扉。四、五年级以来,学生的多篇作文在作文报、红领巾报及市、区级作文大赛中获不同级别的奖项。同时笔者也分别多次获得市区级读书活动优秀作文辅导教师奖。通过实验班开展阅读活动,孩子们视野拓宽了,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增强了,特别是思想也发生着变化。之一,仅实验班三年级搞了一个调查,今年压岁钱用在何处?结果是,同学们买课外读物的占55%以上,让家长存银行占40%。之二,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学生家长不仅支持学生读书,更主要是一致反映学生听话、懂事、有礼貌。学生们自理能力增强了,并能主动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之三,实验班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明显变化,基本上直线上升,优秀率达90%以上。读书活动不仅没有成为学习负担,而是促进了学习。之四,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班集体荣誉感也大大增强了。同学关系密切了,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多了,无论搞什么集体活动,只要老师一号召,同学们都积极响应。学生们从课外阅读中了解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理解和感悟语言的能力随之增强。恰恰通过课外阅读,弥补了一些书本学习的不足,学习新知速度快了,自信心增强了,渐渐从对课外阅读兴趣进而迁移到对学校各科知识学习的浓厚热情中来。课堂上对课文的理解深刻,常常有精彩的发言,并且你言笔者语,畅所欲言。每学期,笔者班都要开几次读书交流会。会上,同学们畅谈读书体会,交流读书方法,推荐喜欢的书籍,欣赏优秀习作。丰富的阅读成果又激发了学生旺盛的读书热情,久而久之习惯自然养成。现在,笔者班大部分同学课余都能自觉阅读,确已养成阅读习惯。新课标明确指出:教育要为人的终生发展服务。从小学生入学开始,让学生明确读书重要性,并从读书中体会到读书乐趣。几年的阅读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渐渐地学生学习自觉性提高了,端正了学习态度,养成了学习习惯。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指出“如果你能引导学生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学生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学生的未来”。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师,要努力为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学生终生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不断进取。,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⑶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