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适应性,其中新陈代谢是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特征。1、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①刺激:能够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称为刺激。刺激分为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生物性刺激和社会心理性刺激等。②反应:刺激引起机体的变化称为反应。反应的两种表现形式:兴奋、抑制。③刺激引起机体反应需三个基本条件:刺激强度、刺激作用时间和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④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值(阈强度),是指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阈值与兴奋性成反比关系。二、人体与环境体液:人体内液体总称,占体重60%,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脑脊液、淋巴液等。内环境与稳态①内环境:细胞外液(占体重20%),包括组织液和血浆。②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动态平衡状态。③意义: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人体功能的调节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的生理功能进行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①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②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2)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对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3)自身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影响范围比较局限。2、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反馈的概念正反馈和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1)反馈的概念:受控部分向控制部分发送信息,对控制部分的功能状态施加影响的过程。控制部分是反射中枢、内分泌腺等,受控部分是效应器、靶器官。(2)负反馈:①概念: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相反。②生理意义:维持机体功能活动和内环境稳态,是主要的反馈调节机制,体内多见,如减压反射、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等。(3)正反馈:①概念: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一致。②生理意义:使某些生理过程迅速发动、不断加强、及时完成,体内比较少见,如排尿反射、分娩、血液凝固。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1.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O2和CO2等气体分子)顺电-化学梯度从细胞膜一侧向另一侧被动转运的过程。不需要代谢供能和膜蛋白的帮助。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被动转运的过程。不需代谢供能,需要膜蛋白的帮助。包括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3.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生物泵和代谢供能,将小分子物质、离子逆电一化学梯度由膜一侧向另一侧转运的过程。特点:依靠膜上的离子泵、逆着浓度差进行、耗能。钠泵活动的意义:①造成细胞内高K+,为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②防止细胞水肿;③建立势能储备,供其他耗能过程利用。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和阈值①兴奋性: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②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③阈值(阂强度):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兴奋性越高。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原理①概念: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数值稳定。②原理: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①概念: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布的电位变化,是细胞兴奋的标志。②原理: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成分,包括上升支(由Na+内流产生)和下降支(由K+外流产生)。3.极化、去极化、超极化、阈电位的概念细胞安静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称极化;膜内负值增大,称超极化;膜内负值减小称去极化或除极化;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先产生去极化,再向静息电位的方向恢复,称复极化。引起Na+通道大量开放.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称阈电位。4.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①“全或无”现象,电位一旦产生,幅度不会因刺激的加强而增大。②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大小和形状不随传导距离发生改变。③有不应期,因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融合。④双向传导,动作电位向两侧未兴奋部位传导。三、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1)传递过程: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实际上是“电-化学-电”的过程,神经末梢电变化引起化学物质释放的关键是Ca2+内流(电压门控性钙通道),而化学物质Ach释放到接头间隙,引起终板电位的关键是ACh和受体结合后受体结构改变导致Na+内流和K+外流增加,使终板膜去极化。正常情况下,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1:1的。(2)传递特点:①单向传递;②时间延搁;③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3)影响因素:影响递质合成,释放及消除的因素包括:①细胞外液的钙离子浓度或镁离子浓度,可影响乙酰胆碱释放;②肉毒杆菌毒素可选择性阻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接头传递阻滞;③美洲箭毒和α-银环蛇毒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位点接头传递受阻;④有机磷农药和新斯的明使乙酰胆碱不能及时水解,大量堆积,导致肌肉颤动等;⑤重症肌无力体内产生N型乙酰胆碱受体,引起受体功能障碍。2.兴奋-收缩耦联①概念:肌膜的电变化引起肌细胞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②过程:动作电位通过横管传向肌细胞深处,三联管(结构基础)传递信息,肌质网(纵管系统)对Ca2+(耦联因子)的释放和再聚积。第三章血液一、血液的组成与特性1.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的概念(1)血量:指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每千克体重70~80ml血液)。(2)血液的组成:①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②血浆包括溶剂(水)和溶质(蛋白质、无机盐离子、激素等)。2.血细胞此容血细胞(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性40%~50%,女性37%~48%。3.血浆、血清的概念、血浆渗透压(1)血浆: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离心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2)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凝血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3)血浆渗透压的来源与生理作用①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能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②胶体渗透压:由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渗透压,能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保持一定的血浆量;③溶液的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为等渗溶液,如0.85%NaC1和5%葡萄糖。二、血细胞1.红细胞数量及基本功能(1)数量和功能:①数量:成年男性(4.0~5.5)×l012/L,血红蛋白120~160g/L。成年女性(3.5~5.0)×l012/L,血红蛋白110~150g/L。②功能:运输O2和CO2,调节酸碱平衡。(2)生理特性:①通透性;②可塑变形性,正常成双凹碟形;③渗透脆性;④悬浮稳定性:用血沉表示,血浆白蛋白增多,血沉减慢;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多,血沉加快。(3)红细胞的生成:①部位为红骨髓(功能障碍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②原料为蛋白质(缺乏将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③成熟因子: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将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白细胞数量及基本功能(1)数量:(4.0~10)×109/L。(2)分类及功能:①中性粒细胞,占50%~70%,吞噬病原微生物,组织碎片和异物;②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和释放肝素、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③嗜酸性粒细胞,抑制嗜碱性粒细胞,限制速发性过敏反应,杀伤蠕虫。④单核细胞,进入组织中发育为巨噬细胞,杀灭细胞内的病原微生物,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参与激活淋巴细胞,清除衰老的细胞及细胞碎片。⑤淋巴细胞,占20%~40%,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执行体液免疫。3.血小板数量及基本功能①数量:(100—300)×l09/L。②基本功能:参与生理性止血;②促进凝血;③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三、血型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分型依据: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的有无与种类不同进行分型,分为①A型:红细胞膜上只含A凝集原者,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②B型:只含B凝集原者,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⑧A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B两种凝集原者,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④O型:不含A凝集原和B凝集原者,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输血原则:输血的基本原则是保证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凝集素所凝集。具体①同型血互输为首选;②在无法得到同型血液、紧急的情况下,可考虑将O型血输给其他血型的人,AB型接受其他血型的血液。但输血量要少(<300ml),速度要慢并避免反复输血。③每次输血前均应做交叉配血。第四章血液循环一、心脏生理1.心率与心动周期的概念①心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正常成人安静时60~100次/min,平均75次/min。②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2.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容积、压力以及瓣膜的启闭和血流方向的变化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压力、容积、瓣膜、血流方向的变化分期压力比较房室瓣动脉瓣血流方向容积等容收缩期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关关无血液进出心室不变射血期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关开心室一动脉减小等容舒张期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关关无血液进出心室不变快速充盈期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开关心房一心室增大心房收缩期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开关心房一心室3.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1)心输出量:①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泵出的血量,安静时正常成人搏出量为60~80ml,平均70ml。②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约为5L/min。每分输出量=搏出量×心率。(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①心肌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血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搏出量增多;超过一定限度时搏出量减少;②心肌的后负荷(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升高,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搏出量减少,反之则增加。③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多,反之则减少。④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如果达到180次/min以上时,心室血液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心输出量下降。心率低于40次/min,心输出量减少。4、窦房结、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①0期:Na+内流形成的;②1期:Na+内流形成;③2期(平台期):K+外流和Ca2+内流形成;④3期:K+外流形成;⑤4期(静息期):恢复到静息电位的水平,由Na+-K+泵,Na+-Ca2+交换体。平台期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区别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2)窦房结细胞的动作:0期Ca2+内流形成,去极化速度慢、幅度低;无1期和2期;4期电位不稳定,能自动去极化。5.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1)自动节律性(自律性):窦房结自律性最高,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房室交界、浦肯纤维是潜在起搏点。(2)传导性:①传导途径:窦房结一——→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左、右心室肌↓左、右心房。②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最慢,时间较长,使心房和心室交替兴奋和优势传导通路收缩,保证心室的充盈和射血。③兴奋在心室内浦肯野纤维传导速度最快,使心室肌同步收缩,保证一定的搏出量。(3)兴奋性:①有效不应期:心肌细胞去极化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约-60mV,任何强大的刺激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②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过后,膜内电位-60~-80mV,需阈上刺激才能产生动作电位。③超常期:相对不应期过后,膜内电位-80~-90mV,阈下刺激能使心肌产生动作电位。(4)收缩性:①“全或无”式收缩,②不发生强直收缩,③依赖细胞外液的Ca2+;当血Ca2+升高时,心肌收缩力增强,反之则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