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知识点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正视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2.人体三面:冠状面(左右纵切)矢状面(前后纵切)水平面(上下平切)3.成人:206块骨;分部:颅骨,躯干骨,四肢骨骨的分类:(一)长骨:多分布于四肢,分为一体两端,体,又名骨干,内有髓腔。(二)短骨:多分布于腕部、踝部。(三)扁骨:围成体腔。(四)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功能多样。4.骨的构造:骨质:(1)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在颅盖骨常称为内、外板。(2)骨松质:由骨小梁构成,在颅盖骨内、外板之间称为板障。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营养、再生和感觉作用。(1)骨外膜:包被在骨的表面。(2)骨内膜:衬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网眼内。骨髓:充填于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1)红骨髓:有造血功能。(2)黄骨髓:沉积大量脂肪失去造血活力5.躯干骨组成:24块椎,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2对肋骨6.椎骨的一般结构特征:①椎体②椎弓椎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2对7.各部椎骨的特征:1)颈椎:横突有孔(称为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棘突末端分叉2)胸椎:有(横突,上下)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3)腰椎:椎体粗短,横断面呈肾形;棘突宽而短,成板状,水平伸向后方4)骶骨:由五块骶椎融合而成,下端有孔称骶管裂孔5)尾骨:由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8.胸骨:胸骨体,胸骨柄,剑突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平接第二肋,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9.肋:由肋骨与肋软骨构成,共12对。区分:真肋:第1~7肋直接与胸骨连接假肋:第8~10肋不直接与胸骨连接浮肋:第11~12肋前端游离10.椎体间的连结:椎间盘23个(中央部为髓核,周围部为纤维环,具有“弹性垫”样作用)11.骨之间的连接:直接连结:1)纤维连结:韧带连结、缝2)软骨连结:透明软骨连结、纤维软骨连结3)骨性结合间接连结:关节或滑膜关节12.间接连结(关节)(一)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有关节软骨(透明软骨)关节囊:外层—纤维膜,内层—滑膜,产生滑液关节腔: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有滑液,呈负压,维持关节的稳固(二)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滑膜囊13.胸廓:12块胸椎,12对肋一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14.颅骨的连结: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15.(1)胸锁关节:锁骨的胸骨端和胸骨的锁切迹及第一肋软骨的上面构成,关节囊内有关节盘(2)肩关节: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为球窝关节,盂唇加深关节窝肱二头肌长头腱,关节囊薄而松弛,上壁有喙肱韧带下壁薄弱,易前下方脱位,肩关节运动(3)肘关节:①肱尺关节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切迹②肱桡关节肱骨小头和桡骨关节凹③桡尺近侧关节桡骨环状关节面和尺骨桡切迹16.下肢带骨的连结:1)骶髂关节2)耻骨联合3)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17.骨盆(bonypelvis)组成: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及其连结构成界线:上方的大骨盆(假骨盆)、下方的小骨盆(真骨盆)、小骨盆上口、小骨盆下口、骨盆腔耻骨下角:女性为90°~100°,男性为70°~75°18.足弓:内侧纵弓、外侧纵弓、横弓19.肌的起止:附着在固定骨上的为起点、也称定点;附着在移动骨上的为止点、也称动点。20.咀嚼肌:配布于下颌关节周围,参加咀嚼运动。21.颈浅肌:胸锁乳突肌:(作用)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颈深肌:斜角肌间隙:是前中斜角肌于第1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22.背浅肌:斜方肌(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背阔肌(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肩胛提肌、菱形肌背深肌:竖脊肌(使脊柱后伸和仰头)、夹肌23.胸肌:胸大肌(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前屈。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也可上提肋以助吸气)、胸小肌24.膈:1)主动脉裂孔:第12胸椎高度,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第10胸椎高度,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脉孔:第8胸椎水平,通过下腔静脉。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呼气;松弛时,膈穹窿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以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25.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嵴与耻骨结节之间26.腹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腹肌的作用:1、共同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内压,保持腹腔脏器位置的固定。2、增加腹压以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功能。3、降肋助呼气。4、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27.腹股沟管:(1)位置(2)构成(四壁、两口)(3)通行结构28.(四)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腹壁下动脉围成。29.上肢带肌:三角肌:(作用)使上臂外展。前部肌束可使上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可使上臂伸和旋外。30.臂肌(一)前群:肱二头肌:屈肘关节;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还能协助屈上臂。(二)后群:肱三头肌:伸肘关节,长头尚可使上臂后伸和内收。31.呼吸系统:呼吸道和肺组成。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32.鼻的分部:外鼻、鼻腔和鼻旁窦(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33.喉:喉软骨,作成喉的支架。包括甲状软骨(一块)、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一个)、杓状软骨(一对)喉连接:弹性圆锥34.声门裂: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是喉腔最狭窄部,前3/5为膜间部,后2/5为软骨间部35.喉腔分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36.气管:由黏膜、气管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气管软骨由14~17个“C”形缺口向后的透明软骨环构成气管分部:颈部和胸部(气管隆嵴为气管杈内面呈半月形向上凸的纵嵴)支气管:左主支气管:细、长、倾斜;右主支气管:粗、短、较直37.肺:一尖(肺尖)一底(肺底:膈面)三面(肋面、纵膈面、膈面即肺底)三缘(前缘、后缘、下缘)肺的分叶:左肺(左二)斜裂由后上斜向前下,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右三)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38.支气管树:各级支气管在肺叶内如此反复分支直达肺泡管,形状如树39.支气管肺段(肺段):左、右肺通常分别有10个肺段40.胸膜:是衬覆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肺表面的一层浆膜胸膜分类:壁胸膜: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在胸锁关节与锁骨中、内1/3交界处之间,胸膜顶高出2.5(1~4)cm.在锁骨上臂丛麻醉或针刺时,为防止刺破肺尖)脏胸膜胸膜腔:两层胸膜之间密闭狭窄、呈负压的腔隙,间隙内仅有少许浆液,可减少摩擦。41.胸膜隐窝:肋纵隔隐窝、膈纵隔隐窝、肋膈隐窝:肋胸膜和膈胸膜折返形成一个半环形间隙,左右各一,是所有胸膜隐窝中位置最低、容量最大的部位。42.胸膜下界和肺的体表投影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肺下界6肋8肋10肋胸膜下界8肋10肋11肋43.纵隔:左、右两侧纵膈胸膜间全部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胸骨角水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再分三部: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44.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45.肾(一)位置:腹后壁。因受肝的影响右肾较左肾约低1~2cm(二)肾的外形: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renalhilum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三)肾蒂:renalpedicle肾门诸结构为结缔组织包裹肾蒂结构的排列关系:前后顺序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上下顺序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四)肾的被膜:1)肾筋膜2)脂肪囊(肾床)3)纤维囊(五)肾的结构:(1)肾皮质:新鲜为红褐色,细小颗粒,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伸入肾椎体之间的皮质称肾柱(2)肾髓质(色淡红):(15~20个)肾椎体、肾乳头和乳头孔、肾小盏(呈漏斗形,共有7~8个)、肾大盏、肾盂(六)肾段血管与肾段:1)肾动脉2)肾段: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后段46.输尿管分部:输尿管腹部输尿管盆部输尿管壁内部输尿管3处狭窄:①上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移行处;②中狭窄,位于骨盆上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③下狭窄,在输尿管的壁内部,狭窄处口径只有0.2~0.3cm。在女性盆部的毗邻47.膀胱的形态: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分四部:膀胱尖、膀胱体、膀胱底、膀胱颈膀胱的内面结构:膀胱三角(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此处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输尿管间襞(两个输尿管口之间的皱襞)膀胱的位置:成人膀胱位于盆腔的前部,空虚时膀胱全部位于盆腔内,充盈时膀胱腹膜返折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膀胱的毗邻:前方:耻骨联合后方:男性的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女性的子宫和阴道48.女性尿道:短而直49.消化系统(一)消化管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二)消化腺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胰、肝小消化腺:胃腺、肠腺50.腭:硬腭、软腭(腭帆、腭垂、腭咽弓、腭舌弓)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51.牙组织:包括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牙周组织:指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的总称,对牙有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52.舌(一)舌的结构:舌分舌体、舌根。两者以界沟为界。舌体的前端为舌尖(二)舌粘膜:背面: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舌扁桃体(舌根背部粘膜内,由淋巴组织组成的小结节)(三)舌肌:舌内肌和舌外肌颏舌肌:起自下颌体后面的颏棘,肌纤维呈扇形向后上方分散,止于舌正中线。两侧同时收缩,伸舌;单侧收缩,使舌伸向对侧。53.唾液腺小唾液腺:位于口腔各部黏膜内,属黏膜腺,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等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54.咽位置:咽是消化道上端扩大的部分,是消化管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位于1~6颈椎前方,上端起于颅顶,下端约在第6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的高度移行于食管咽腔分别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1)鼻咽: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鼓管扁桃体、咽隐窝(2)口咽:咽淋巴环(由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以及前下方的舌扁桃体组成,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3)喉咽:梨状隐窝(喉的两侧和甲状软骨内面之间的粘膜下陷形成。)55.食管分部:颈部、胸部、腹部食管的狭窄部:第一狭窄(位于咽与食管交接处,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狭窄(位于气管杈水平,左主支气管跨越其前方,相当于胸骨角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狭窄(为食管通过膈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56.胃(1)胃的形态和分部:胃形态有2口,2弯和2壁,分为4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2)胃的位置:通常,胃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57.小肠:小肠上起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58.十二指肠(1)十二指肠的位置:位于胃和空肠之间(2)十二指肠的分部:上部、降部(十二指肠下曲、十二指肠纵襞、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小乳头)、水平部、升部59.空肠和回肠(1)空肠:管径较大,管壁较厚,血管较多,颜色较红,呈粉红色,管内环状襞密度高,只有孤立淋巴滤泡,脂肪少,动脉弓级数少(2)回肠:管径较小,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颜色较浅,呈粉灰色,管内环状襞密度低,有孤立淋巴滤泡、集合淋巴滤泡两种,脂肪多,动脉弓级数多60.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1)结肠和盲肠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2)盲肠的位置:位于右髂窝内(3)阑尾的位置: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4)直肠的位置:位于小骨盆腔的后部、骶骨的前方弯曲:直肠骶曲、直肠会阴曲直肠内有三个直肠横襞:最上方的直肠横襞接近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位于直肠左侧壁上,距肛门约11cm;中间的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通常位于直肠壶腹稍上方的直肠右前壁上,距肛门约7cm;最下方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