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民间音乐包括川江号子、石柱土家啰儿调、南溪号子、接龙吹打、金桥吹打、木洞山歌、梁平癞子锣鼓、鞍子苗歌、永城吹打、秀山民歌、薅草锣鼓、小河锣鼓、后坝山歌、梁平抬儿调、土家斗锣、甘宁鼓乐、龙骨坡抬工号子、五句子山歌等18项。•属于民间舞蹈的有铜梁龙舞、北泉板凳龙、摆手舞、大傩舞、巫舞、狮舞。•传统戏剧包括川剧、梁山灯戏、面具阳戏、接龙傩戏、阳戏、余家傩戏、石壕杨戏、踩堂戏。此外,还有四川评书(重庆)、车灯、川东竹琴等3项曲艺;中塘向氏武术、木洞龙舟等2项杂技与竞技。•梁平木版年画、蜀绣等2项民间美术;塘河婚俗、尝新、万盛苗族踩山会、丰都庙会、秀山花灯等5项民俗;梁平竹帘、重庆漆艺、龙灯彩扎工艺、荣昌陶器、荣昌折扇、荣昌夏布、涪陵榨菜制作工艺、合川桃片、合川峡砚、永川豆豉、艺庐微刻、龙凤花烛、老腊肉制作工艺、朗溪竹板桥造纸、纸竹工艺等15项传统手工技艺也被评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给大家主要介绍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1、川剧2、川江号子川剧川剧1、2、3、4、5、6、川剧简介川剧是中国戏曲种类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总分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形式多样。川剧的历史渊源•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川剧表演艺术。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曲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著名剧目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亦最特点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彩楼记》等。川剧脸谱•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演员在演出前,要在面部用不同色彩绘成各种图案,以展示人物的身份、形貌、性格特征。历史上川剧没有专职的脸谱画师,演员都是自己绘制脸谱。在保持剧中人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绘制脸谱,以取得吸引观众注意的效果。故川剧脸谱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是各类地方剧种中少见的。川剧脸谱历史上都是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师傅怎样画脸谱,口传身教于徒弟。师傅对自己所绘脸谱烂熟于心,徒弟听之学之绘之,也慢慢烂熟于心并可有改变。演出完毕后,脸上一擦一摸干干净净,脸谱全然成了演员吸引观众的一个法宝。既是口传心授,又是制胜法宝,所以川剧脸谱历史上就缺少纸面的图像记录。学苑版《中国戏剧-川剧脸谱》,共归集几百位川剧老艺人历史上的演出脸谱1000多种,涉及剧目几百出。该谱具有珍贵而丰富的资料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作者龚先生生长在重庆合川,从19岁起到退休,一直是重庆合川川剧院的资深舞台美术设计师,他具有美术功力,又是川剧票友。合川位于川渝交通要道,物产丰富,其民间文化发达繁荣,清末民初,当地剧团和外地剧团云集,好角众多、好戏众多。川剧脸谱历史脸谱的图案形式1、象征图案在用色定调的前提下,在人物脸膛上勾画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图案,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2、动物图案用动物图案表现人物特征,是川剧脸谱的一大特色。3、霸儿脸霸儿脸又叫霸儿花脸,是剧中人物青年的造型,反映人物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特点。4、文字脸谱川剧脸谱中还有以文字作为造型来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段。将书法汉字勾画在角色面部的显著位置,再配以其他装饰图案。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变脸最初的脸谱是纸壳面具,后经改良,发展为草纸绘制的脸谱,表演时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脸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变脸绝技的飞速发展,制作脸谱的材料也发展成为现在使用的绸缎面料,极大的方便了演员的表演。变脸的演变抹脸、吹脸、运气抹脸: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表演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即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需摇变整张脸,就把油彩涂在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将油彩涂在脸上或鼻子上。《白蛇传》中的许仙用的就是“抹脸”。吹脸:用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银粉、墨粉等,装进特定的容器里,表演时,演员只需将脸贴近容器一吹,粉末就会扑在脸上,吹时必须闭眼、闭口、闭气。《活捉子都》中的吹脸,化妆粉末是放在酒杯内的,更多的时候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已经装好粉末的小盒子,演员只需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就可以趁机将脸贴近盒子。运气:顾名思义,运用气功变脸。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在扮演《空城计》中,当琴童报告司马壹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变脸手法川剧现状川剧具有巴渝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近年来,川剧同其他各种地方戏曲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观众减少,演出市场萎缩,经费不足,传承发展举步维艰,抢救、保护川剧的任务正严肃地摆在人们面前。川江号子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宜宾到宜昌1000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航道艰险,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重庆市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历史特色•巴渝境内,山峦重叠,江河纵横,交通不便,货物流通、客运往来,皆需木船载客运货,于是柏木帆船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小的船有几个船工,大的有二三十个船工,以至更多。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皆听艄翁指挥。在明、清时期,是由艄翁击鼓为号指挥船行,统一扳桡节奏。大约在清朝中期,才逐渐兴起号子,产生了专门的号子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川江纤夫“脚蹬石头手扒沙,风里雨里走天涯”,坚硬的石头上留下了纤绳磨砺出来的一道道深深的•纤痕。而纤夫负重前行喊出的一声声号子成了著名的川江号子,•高亢、豪迈而有力,在江之中久久回荡。艺术特色•号子头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根据摇橹扳桡的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如船行下水或平水时,要唱莫约号子、桡号子、二流摇橹号子、龙船号子等,此类号子音调悠扬,节奏不快,适合扳桡的慢动作,也是船工在过滩、礁的紧张劳动后,得以体力精力上的劳逸调剂;闯滩时,唱懒大桡号子、起复桡号子、鸡啄米号子,此类号子音调雄壮激烈,具有强烈的劳动节奏特点,以适应闯滩的行船需要;船行上水拉纤时,要唱大斑鸠号子、抓抓号子、蔫泡泡号子,此类号子一般旋律性强,拉纤时船工很累,为缓解紧张情绪、统一脚步和力点集中的需要而形成了音乐特点;过险滩时,要唱绞船号子、交加号子、此类号子以激烈、雄壮的音调为特点。代表曲目有《十八扯》、《八郎回营》、《桂姐修书》、《魁星楼》等。《拉纤号子》、《捉缆号子》、《橹号子》、《招架号子》、《大斑鸠》、《小斑鸠》等。传承价值川江号子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四川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重庆、四川自古有舟楫之利,历代史籍对此多有记载。近年来,在沿江两岸陆续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锚”、东汉时期的“拉纤俑”等文物都印证了川江水路运输行业的久远历史。而川江两岸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船运中的以歌辅工之俗,无论在民间歌谣还是在杜甫、李白等文人的诗歌中都是久用不衰的题材。川江船工号子犹如一个浓缩了的情感世界申请非遗•随着机动铁船的普及,以人工为动力的船只在一些干流河湾和支流小河中运行,川江号子生存发展的基础开始动摇,加之传承断裂等因素,川江号子面临濒危困境。抢救、保护川江号子,让它在民众中代代相承,对于丰富、发展中国水系音乐文化乃至世界水系音乐文化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川江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艺术的传承•人们一直视川江航道为畏途。在千百年的木船航运时代,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船工的身体。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而且,漫漫路途枯燥无味,需要精神调剂,川江号子遂应运而生。“巴渝民间艺术大师”陈邦贵13岁开始当船工,并师从久负盛名的彭绍清学习川江号子,他的演唱被同行誉为“川江号子正宗味”。在他看来,川江号子既是技术又是艺术,“那时的船全靠人拉,驾长如同汽车的方向盘,负责船只行走的方向;号子就像汽车的油门,控制船只的行驶速度。”因此,号子能够通过其节奏调节船工的用力,从而能够使船只顺利前行。同时,唱号子讲究嗓门亮、调子好、优美动听,因此,“也是一门艺术”。非文化遗产的保护•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民族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它们的保护应当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政府、传承单位及个人、民间力量等各方面应当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角度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更好地发挥公益性作用,同时在市场开发上要寻找传统艺术和现代需求的契合点,开发出适合目前市场和观众认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探索出一条成功的市场化道路,并在获得经济效益后“反哺”公益性需求。2、通过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等“整体保护、统一展示”的形式,开发“川江号子水道”“川剧戏台”“故事村”等山水、人文景观,在旅游中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提供对应的工作,确保传人队伍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