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本质、起源与发展-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本质、起源与发展本章内容一、教育的本质二、教育的起源三、教育的发展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什么是教育西方的观点夸美纽斯:“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裴斯泰洛齐: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涂尔干: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卢梭:教育者无他,养成正当习惯耳。柏拉图:“教育在于使个人身心得到圆满的发展”。一、什么是教育乌申斯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自觉地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加里宁: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前苏联俄国一、什么是教育我国古代观点《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东汉许慎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顺从和发扬本性称作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叫做“教”。即,修道即为教育。一、什么是教育我国古代观点《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什么是教育(一)教育的科学概念——凡是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是其典型代表。——我国现代的观点(一)教育的科学概念——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内容: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对象教育手段: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教育手段是教育者借以将教育内容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媒介物,或者说,是教育者借以实现认识客体的媒介物。(三)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1、制度化和专门化;2、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3、是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4、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二、教育的本质及其属性1、育人性2、目的性3、实践性4、社会性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本质属性第二节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生活需要起源论一、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1831-1902)基本观点:利托尔诺在其所著《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人类产生以前,已在动物界存在。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生物竞争的存在是产生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小的动物。按照他的看法,人类只是在继承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没有不同。评价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把教育过程看作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二)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1869-1947)基本观点: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教育的实质和基础。他在所著的《教育史》(1925)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评价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途径之一。但孟禄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具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三、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基本观点: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工具的制造标志从猿到人的转变--人及人类社会的诞生;劳动标志着人类从自然到社会的演变;劳动使人和社会产生了教育的需要,并创造了教育的条件。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世纪40-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这种教育起源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四、生活需要起源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理论界在讨论教育本质的过程中,针对劳动起源论的不足,提出了教育起源于适应和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观点。第三节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过程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原始形态的教育非制度化学校教育制度化学校教育一、原始教育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原始教育,指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原始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特点2.教育的普及性与无阶级性。3.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二、古代教育(奴隶和封建)1、学校教育的产生;3、学校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劳动;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5、官学和私学并行;6、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4、教育和学习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并对学生实施体罚式管理;古代教育:以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为基础,为上层建筑服务。三、近代教育(一)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二)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三)教育的世俗化(四)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近代教育: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教育,以机器大生产和商品经济为基础,主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四、现代教育(20世纪以后)1.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2.学校教育的普及性。3.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4.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班级授课制。5.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现代教育: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亚里士多德维多利诺卢梭、狄德罗和爱尔维修莫尔、康帕内拉、傅立叶、欧文马克思恩格斯理想实践走向身体、德行、智慧的和谐发展智、德、体、美诸育普遍实施健全的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人的全面发展设想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科学论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政治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普及化的开始“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教育法制化的形成教育民主化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科学教育指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主的教育。科学教育的学科表现形态主要为:数学、物理、天文、化学、地理、生物等。19世纪20世纪50年代人文教育为主科学教育上升到主导地位走向融合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教育。人文知识的学科表现形态主要为:政治、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历史等。不同观点: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下一章内容教育与人的发展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与脑体的分工;经验的整理与积累;文字的产生与相应的文化工具。国家机器出现,需要专门教育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据古籍文献记载,古代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虞舜时代就已经出现学校教育。在河南安阳出土的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多处出现「学」字,就是当时进行教育活动的证明。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已形成制度。随后历经春秋战国五百年动荡,官学瓦解,私学兴起,出现了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有之。”古代学校教育阶级性的表现官府办学以吏为师统一教育内容招收统治阶级子弟学校教育的等级性1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似大学属大学性质)、书学、算学、律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学校教育的等级性2“二馆”:皇亲贵戚和宰相功臣子弟。学额50人。国子学: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300人。太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500人。四门学:七品以上官员子孙(500人)和庶民中的优异之人(800人)。学额1300人。书学、律学、算学:是专科性质的学校,面向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及庶人。学额各50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樊迟问稼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迟也!……我国古代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欧洲古代教育内容奴隶社会:三艺:哲学、文法、修辞封建社会:教会教育(七艺):哲学、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