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体育馆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单位:滁州市第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地基与基础分公司2002年11月12日一工程概况建筑结构概况青岛大学体育馆工程位于香港东路青岛大学院内西南角,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体育馆由比赛主馆和一个训练房、一个练习馆三部分组成。屋面采用大跨度钢网架结构,其中比赛馆网架结构跨度约75米,主馆外地面高约28米,两个训练房跨度为21.2米,高约6米。体育馆主体与看台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砼灌注桩基础,桩径有800mm、1000mm、1200mm、1500mm四种。桩基础砼采用C25,护壁砼采用C20砼。工程地质情况1、桩基础岩土层结构:根据青岛市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区的岩土组合为:上部0.4~12.70米为人工填土;0~3.00米的砂质粘性土;0~1.00米的残积土,下部为本场区积岩④-1强风化花岗岩;④-2中风化花岗岩;④-3微风化花岗岩;局部为裂缝、劈理发育的碎裂岩。2、水文的地质特征:拟建场区内第四纪地层厚度较大,含水率主要集中在第①层中,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埋深为1.80~6.80米,稳定水位为21.09~25.92米。该场区第四纪地下水并不丰富。判断地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细筋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若腐蚀性。根据大跨度结构基础荷载较集中及岩土为杂填土的特点,本工程桩基础宜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二、施工管理1施工布署总原则:组织强有力的指挥管理班子及过硬的施工队伍组织施工,以项目法为基础、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以机械化施工为主导,推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合理的组织工序穿插,严格计划管理、质量管理,确保质量、确保工期.2施工机构组成2.1现场设项目经理,下设技术、质量、计划、安全、设备材料等职能机构,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2.2项目经理对工程全面负责,各职能机构对项目经理负责,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实行严格的管理责任制。3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3.1组织以项目工程师为主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组织,对工程技术和质量全面负责。3.2项目工程师及其领导下的技术人员,认真按照国家规范和质量标准,执行本公司的“技术管理制度”并负相应层次的责任。3.3配合设计、服从监理,对设计或监理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正确执行。3.4认真编制分项工程技术实施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并监督执行。3.5实行质量目标管理。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手段,对质量通病有预见,并编制相应的技术措施、建立质量控制点,样板领路,严格工序间质量验收,将质量通病消灭在操作过程中。3.6认真执行工序交验制度,建立工种操作档案,展开自检、互检、交接检,建立分项质量档案,由项目工程师认可签发工序施工令后,下道工序方可施工。3.7实行样板领路制度、作业区挂牌制度、质量奖罚制度,责任到人、质量奖罚到人。3.8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控制机构网络。做到专管成线,群管成网,实行质量否决制,以质量为前提,保证各分项工程合格、分部工程优良。3.9实行工程复核制度。对隐蔽工程实行上一级复核认可签发隐蔽工程验收单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10实行原材料检查制度。对原材料进行认真验收,无合格证的原材料不得验收,需复检的材料无复验合格证的不得使用。3.11严格原材料的计量,保证各种配比正确。3.12实行最有效的管理方式——走动管理、旁站监督,只要有人操作,就有管理人员监督。3.13制订成品保护措施,使已完工程不损坏、不污染。4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4.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度必须服从安全,做到“两管”、“五同时”。4.2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安全宣传,施工现场悬挂安全标志牌,危险地带及夜间施工悬挂安全警示灯。4.3实行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目标责任制,层层分管、条条落实,责任到人、奖罚到人。4.4实行现场工作面验收制度。垂直运输机械、施工用电等必须经验收签证后方可使用,并定期跟踪检查,消除隐患。4.5立体交叉,多工种作业实行安全监护。4.6所有机械设备实行专人管理、专人操作、持证上岗。4.7充分利用“三宝”,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现场。4.8作好总平面规划管理,定点搭设机械和操作棚,定点堆放材料、码垛成堆,必须加强计划进料、计划使用。现场保持整洁、道路畅通。4.9施工用水、用电线路按施工组织布置使用,走向合理。做好现场雨水、污水流向规划,设置排水管及排水沟,并保持通畅,按向导泄。4.10按城管要求,做好施工围挡,使整个施工空间清爽、整洁。4.11设专人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时清扫,做到当天工完、料净、场地清,按时运出场外。4.12设置公共厕所,设专人管理,定期清扫消毒。不准随地大小便,并制定相应措施,教育做文明工人、树文明企业形象。5进度计划管理5.1总工期的安排必须满足甲方要求,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安排好总进度计划,宏观控制、微观调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总计划安排好材料、工具、劳力的用量计划。5.2能衔接的工序进行连续作业,适时安排两班作业。5.3实行计划工期合同管理,投入工期保证金,与专业队伍及操作班组签订工期合同,奖罚兑现,调动其积极性及对工期的责任感。5.4组织平行流水、立体交叉多工种穿插作业,多创造工作面,使项目展开多、劳力投入多,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5.5制订好冬期施工措施,必要时需加大投入、加大措施,克服不利因素,确保正常施工。5.6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解决设计、设备、材料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尽量使有预见性的问题解决在出现之前,做好协调安排,确保总工期的实现。5.7每天安排一次调度会议,对各作业队当天的进度完成情况、存在问题进行摸底,对存在材料、劳力矛盾及时解决,确保阶段计划的完成。6环境保护措施6.1施工及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6.2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应尽量采取室内(或封闭)存放或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6.3现场的临时道路其面层应采用砼铺设,防止道路扬尘。6.4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大灶,必须符合环保要求。6.5砼搅拌站必须进行全封闭围挡以防扬尘.6.6进行混凝土搅拌做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使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亦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6.7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制定降噪的相应制度和措施。6.8尽可能选用低噪音设备,对于噪声大的设备采用集中布置、搭设隔音棚的措施,降低噪音的传播强度和范围。6.9进行强噪声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22H。必须昼夜连续作业的施工现场,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作好周围群众工作,并报有关环保单位备案后方可施工。三、施工准备1、现场准备1.1根据场地情况及总平面布置,按照“两型五化”的要求,进行施工总平面规划,按要求布置临时建筑:办公室、加工棚等位置,施工用水用电的走向,材料堆放位置,使施工现场整齐有序,使有限的空间得到合理的利用。1.2根据施工总平面准备施工机械,各施工机械按需进场。1.3根据临电施工组织设计及平面图将电源接至施工地点,并安装总电表和配电箱等。施工用水从建设单位提供的供水管道接至场区和施工地点等。1.4施工道路及入口应设围护,非混凝土路面应铺细石砂浆等进行硬化处理,两侧设排水沟,雨水等排入排水沟。1.5落实施工用的机械、机具等及三材、预制构件、地材等各种材料的货源,以备开工时及时调入场内。1.6机具设备及材料要求提升机具包括:辘轳、吊桶;挖孔机具包括:短柄铁锹、镐、锤、钎;水平运输工具包括:双轮手推车或机动翻斗车;砼浇筑机具包括:砼搅拌机(含计量设备)、小直径插入式振动器、插钎、串桶等。提升装置、浇筑架和测锤。其它机具设备包括:钢筋加工机具、支护模板、支撑、电焊机、吊挂式软爬梯;36V低压变器、井内外照明设施。1.7组织安排各操作工种劳力进场。1.8沿建筑物东西两侧各设一道集水沟,现场抽出的水先排入集水沟内经沉淀后再排入雨水管道,以免泥沙堵塞管道。1.9现场排除桩孔内的水应采用多级排水,即每十个桩孔设一个集水坑,桩孔积水经分管抽入集水坑后再用总管抽入场外沉淀池中,以节省管道,加快施工速度。1.10由于目前已临近冬期施工,因此必须提前做好冬期施工准备,准备好足够的防冻剂和各种保温加热材料及器具等,以备突然降温时应急或冬期施工之用。2、技术准备2.1组织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总工程师为技术负责人的技术管理体系。设立施工技术、质量安全、预算计划、材料供应、治安保卫等部门。2.2审学施工图纸,提出审图意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2.3编制定位放线施工方案,组织人员成立放线班子。2.4编制钢筋、水泥、木材、砂、石子、外加剂等材料总计划和分段供应计划,以及及时进行原材料的试化验。桩护壁砼、桩砼提前到实验室进行试配。2.5按资源计划安排机械设备、周转工具等进场。2.6按各工种及技术力量配备施工作业人员,并根据作业计划组织相应人员进场。2.7绘制施工进度计划图,指导具体施工。2.8会同有关部门复核定点坐标和水准点(甲方向乙方交验坐标点)。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四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条件,桩基施工拟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的顺序展开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科学组织协调管理使各工序之间合理穿插有序进行。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砼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辘轳、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砼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砼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出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砼。五各工序的施工技术措施1、放线定位:按设计图纸放线、定桩位。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2、土方开挖:采取分段开挖,每段高度决定于土壁保持直立状态的能力,一般以0.8~1.0米为一施工段,如遇有局部或厚度不大于1.5米的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土涌砂时,每段护壁的施工高度宜减少到0.3-0.5米,必要时应采用钢护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层用钎、锤或风镐凿除。挖土顺序先中间后周边弃土装入活底提升桶内。垂直运输在孔上安装提升架,井口安装活动安全盖板。土方用辘轳吊至地面上后就地摊平,多余土方用手推车或翻斗车运走,桩孔底面应平整不带泥沙。3、测量控制: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一致,以做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4、支设护壁模板:模板高度取定于开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一般为1.0米,由4块或8块活动钢模板组合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用U型卡连接,上下设两个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砼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5、设置操作平台:在模板顶放置操作平台,平台用角钢和钢板制成半圆形,两个合起来即为一个整圆,用来临时放置砼拌合料和灌注护壁混凝土用。6、灌注护壁混凝土:护壁砼要注意捣实,因它起着护壁和防水双层作用,根据土层的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含桩壁)不得小于0.8m,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等小于4.5m,孔深不宜大于40m。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护壁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多节护壁时,上下节护壁间宜采用钢筋拉结。上下护壁间搭接50~75mm。第一节井圈护壁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见护壁剖面图)。7、拆除模板进行下一段施工:当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时,方可拆除模板,一般在常温下约24小时可以拆除模板,再开挖下一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