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PPT学案3:统计图表的判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案3统计图表的判读核心点一坐标图的判读技巧1.二维坐标图直角坐标,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象的时空变化规律。这一种应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也好识别,但要注意横、纵坐标不唯一时的切换。2.三维坐标图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如图1、图2。(1)因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2)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是100%,而不可能大于或小于100%(3)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构成图(4)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一致,向上延伸方向也一致,而不是既可以向右上方,又可以向左上方。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图3土壤的成分组成,图4气候的气温、降水资料,图5风频玫瑰图等。图5对于风频玫瑰图这一特殊的坐标而言,我们要弄懂它的绘制原理,也就比较容易看懂了。它是在一个八方位(或更多)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制而成的,坐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远说明风频率越大。一般而言,要能读出一个地方的最大风频和最小风频,以此结合有关城市和工业布局知识。核心点二结构图的判读技巧(1)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仔细看图例和图中的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哪些地理项目,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各要素的比例及其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2)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类型1坐标统计图的判读【例1】(09·广东地理)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解析由图可知,距离五角形中心越远,比例值越大,结合图例可知,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答案A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常见的坐标图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包括折线、曲线和柱状图)及平面正三角坐标系两类。柱状图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用柱状的长短或高低表示地理数量的差异。线状图通过曲线和折线的走向变化反映地理事物的量值随时间或空间连续变化的规律。平面正三角坐标系图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因此也是一种结构图。变式练习1读“某地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回答(1)~(2)(1)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从A到E反映的是()A.城市化现象B.C.逆城市化现象D.(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A.D阶段B.BC.E阶段D.F阶段解析第(1)题,从A到E,该城市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反映了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故选A。第(2)题,乙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较大,故该阶段城市化水平不高,应属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早期阶段,选B。AB类型2结构图的判读2008年是房地产市场波澜壮阔的一年,房产价格大起大落。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市场调研后绘制的“影响该地区住房价格因素的权重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区二手房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为6.42%,新房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为0.67%,影响程度均没有现实生活中想象的那么重要,这可能是因为该地区()A.人口密集B.C.交通便利D.(2)有关该地区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B.C.地理位置对二手房、新房价格的影响权重差异较大D.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权重差异较小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结构统计图的判读及相关分析。(1)根据常识,交通条件对二手房和新房价格的影响权重都很大,但是该地区交通条件对它们的影响却比较小,说明该地区交通便利。(2)对比两图可知,环境质量对二手房和新房价格的影响权重都非常大,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十分关注环境质量。答案(1)C(2)B结构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展示,常采用几何图的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饼状、柱状和矩状图。扇形图或饼状图主要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大小的结构和比重,一般以圆为100%,将地理事物按百分比在圆内分割成若干个扇形,用来表示同类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组成。柱状和矩状图是在扇形图和饼状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往往强调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理事物的对比关系,可形象鲜明地提示比较内容的对比关系。变式练习2读“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出、流入饼状图”,回答(1)~(2)题。(1)b地区是()A.东部沿海地区B.C.中部地区D.(2)关于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对aB.使bC.减缓了cD.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解析(1)2006年b地区跨省劳动力流出占全国的比重是12.37%,而吸纳的农村跨省劳动力占全国的比重是70.26%,由此可以判断出该地区属于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即东部沿海地区。(2)a地区跨省劳动力无论流出还是流入比例都很小,因此对该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A说法错误;b地区经济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将促进其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B说法错误。c、d两地的劳动力都是以流出为主,但并不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短缺,相反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多地少的矛盾,C说法正确。答案(1)A(2)C读“中国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统计图”,回答1~2题。1.此图反映出我国沿海省区水土配合()A.北方较协调B.C.总体较协调D.总体不协调2.我国华北地区春季缺水的原因有()①降水量小,蒸发旺盛②水资源利用率低③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大④北水南调,水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沿海省区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第2题,我国华北地区需要外水调入,A正确。答案1.D2.A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返乡农民工达2200万人,结合“产业模式图”,回答3~5题3.返乡农民工主要集中的产业模式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产业中最适宜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是()A.房产建筑业B.C.广告业D.餐饮服务业5.金融风暴期间,物价普遍下降,但两会期间,我国煤电价格人为调高,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满足市场需求B.C.与国际接轨D.淘汰中小企业解析第3题,金融风暴对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的冲击较大,该地区的中小型涉外企业数量多,这类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抗风险能力小,受其影响,许多农民工被迫返乡。第4题,农民工自主创业应侧重于第三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5题,煤电价格的调高是通过价格调控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答案3.D4.D5.B读“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回答6~86.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1月温和多雨,7B.1月炎热少雨,7C.7月温和多雨,1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7.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A.信风B.C.夏季风D.台风8.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A.水稻种植业B.C.乳畜业D.特色瓜果种植业解析第6题,由图判断甲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第7题,给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带来水汽的是西风。第8题,乙地常年降水都较少,适宜在盛夏季节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答案6.B7.B8.D读图,回答9~109.若a、b、c分别代表农业投入要素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商品谷物农业B.C.水稻种植业D.原始迁移农业10.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动力、原料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可能是()A.炼铝工业B.C.航天工业D.服装加工工业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劳动力投入的比例占绝大多数,科技投入所占的比例小,可能为水稻种植业。第10题,读图可知,影响该工业部门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动力,其次是原料、市场,所以该工业部门可能是炼铝工业。答案9.C10.A读图,回答11~1311.图中Ⅰ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A.原始低增长阶段B.C.增长减缓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12.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似于()A.ⅠB.ⅡC.ⅢD.Ⅳ13.对图中人口增长模式对应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A.ⅠB.ⅡC.ⅢD.Ⅳ是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国家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Ⅰ的人口出生率约为46‰、死亡率约为38‰,自然增长率约为8‰,人口的增长模式是“高—高—低”,处于原始低增长阶段。第12题,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属于现代型。在图中的四种人口增长模式中,Ⅱ属于现代型增长模式。Ⅰ属于原始型,Ⅲ和Ⅳ都属于过渡型。第13题,Ⅰ处于原始低增长阶段,经济落后,A说法错误。Ⅱ属于现代型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B说法正确。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应该是发达国家,Ⅲ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答案11.A12.B13.B下图表示“台湾省1951年、1991年和2031年(预测)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A.1951年、1991年、2031B.1991年、2031年、1951C.2031年、1991年、1951D.2031年、1951年、1991年15.从1951年到1991年的人口变化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A.B.C.D.人口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解析第14题,②图上部相对①③较宽,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大,应该是预测203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③图很明显上窄下宽,表明人口增长快,老年人口比重小,应是1951年的人口状况,因此B正确。第15题,①图与③图相比,底部较窄,说明年轻人口比重相对较小,这是由出生率下降形成的,A说法正确;①图中60岁以上比重大于③图,说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但60岁及以上男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女性,B、C、D错误。答案14.B15A16.我国某地区近二十年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如下面(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答案土地利用方式不当,山区和平原的农业结构大致相同。这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严重。(2)①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②结合图四谈谈植被覆盖情况变化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答案常绿植被覆盖比例大使当地冬季林内气温比林外高,夏季林内气温比林外低。从1988年到2008年植被覆盖情况从草灌木丛占比例大转变为常绿植被占比例大(3)图三到图四综合反映了森林的作用。调节气候解析图一反映了该地区的山区和平原不同农业类型的总产值差异均很小,图二反映了该地区土地类型多样,图一反映的土地利用方式不适应本地区地形多样的特点,农业结构要因地制宜。图三和图四综合反映了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17.图甲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乙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产业,其原因主要是(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二工业快速发展(工业是用电大户)东部地区发电量、用电量都大;东部地区用电量大于发电量;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理由开源方面节流主面区际协调答案见下表:理由开源方面开发新能源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中、西部地区能源丰富;东部地区科技水平高节流主面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区际协调实施产业转移;能源跨区域调配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主要是因为我国工业发展迅速。(2)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电力消费大于生产,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电力生产大于消费,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发展和能源分布的不平衡造成的。(3)要注意区分缓解东部电力供应紧缺的开源措施和节流措施。返回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