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寓言教学方法临武五完小史琳菲【摘要】寓言是通过简短的故事内容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形象鲜明,手法夸张,把对孩子的教育与批评蕴含于有趣的故事中,深受儿童的喜爱。寓言故事的学习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为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浅谈了小学语文课中寓言的教学方法,和教师们分享。【关键词】寓言;目标;形象;寓意寓言大多通过一些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等奇怪的东西说着人的话,做着人的事,来阐述深刻的道理。它的内容简短,题材广泛,形象鲜明,手法夸张,把对孩子的教育与批评蕴含于有趣的故事中,这种方式容易被学生接受,适合小学生阅读。因此,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适当地选编了一些寓言故事,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由于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讽喻性,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所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采用恰当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寓言故事的形象和寓意。以下是个人在寓言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初浅的认识,拿出来和大家共享。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寓言教学课堂导入环节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猜谜,猜成语导入。比如我在讲《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时,我就是先出示几张寓言图片,让生猜寓言成语导入的,学生兴趣被激发了。有一部分寓言课文有插图,是作者精心绘制而成,可以利用它导入新课,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导入。寓言课文旨在说理,而结合故事说道理就是这种文章的常用方法,因而,以深含哲理的故事作导语,就极能唤起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对寓言课文观点的理解。教者动情,学习者方能动容,寓言教学中,我也会从语文课本中精选与寓言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让学生受到感染,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寓言,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二、紧扣目标教学寓言内容虽通俗易懂,但要扣住一些“关键词”,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如在教学《亡羊补牢》时,我紧扣“亡”字,首先让生自学,了解“亡”是什么意思?几次亡羊?每次因为什么而亡?每次亡羊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又如在教《自相矛盾》时,要紧扣“夸口”这个词的含义,什么是夸口?卖矛又卖盾的人怎样夸口?透过字里行间,引导学生自己读懂故事内容。这样,扣住关键词就落实了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对理解文本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寓言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寓言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塑造具体生动的角色,使深刻的寓意通过故事表现出来,作家们常常会在寓言中采用拟人、比喻、象征、夸张等表现手法,以达到比较强烈的教育性和讽刺性。在寓言作品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些表现手法,以绘声绘色的语言再现寓体生动的情节,让学生仿佛看到了活生生的角色,对寓体有了较全面的感受,对寓言的学习有了较强烈的兴趣。如寓言中常用的拟人手法,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中,贪婪、狡猾的狐狸,贪慕虚荣、被花言巧语所欺骗的乌鸦,这些形象都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和思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抓住角色的特点,并总结其表现手法,引导生运用到写作中去。在教学寓言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方法的传授。寓言教学中要求学生纵观整个故事,能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低年级学生有赖于老师的指导和支持,如二三年级的两则寓言《守株待兔》和《揠苗助长》,其中的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孩子太小,寓言表达的确存在障碍,但可以试着慢慢引导。但四年级的《亡羊补牢》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流程自己去复述,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寓言教学还应该注重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寓言不过是复杂的现实生活的折射而已,现代社会愈益复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寓言故事,切实帮助学生去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使学生更聪明。三、引导学生感受寓言的形象在任何文体的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寓言也不例外,但大多教师认为寓言的价值在于它的寓意,因此,在教学中不重视引导学生想象形象,往往只简单地把寓言的形象当作寓意的比喻来告诉学生,把分析形象的目的看作是为了能够在最后告诉学生“这个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如果这样对待寓言的形象,学生只能从中获得几条抽象的教训与道理,不能真正地领会寓言的寓意。由于寓言的艺术形象有它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引导学生感受寓言的形象的时候,必须紧紧抓住寓言形象自身的特点。在引导时,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一)领会寓言中形象,精辟的语言和其他文体一样,寓言的形象也是用丰富的语言来描绘的。例如,在《狼和小羊》的寓言故事中,作者写凶残的狼几次想要吃掉小羊,但机智的小羊每次都以合理的理由阻挡了狼想吃掉它的欲望,当狼理屈词穷后,“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往小羊身上扑去”。这就使狼的神态、动作跃然纸上,把狼那种强词夺理的劲儿表露无疑。教学的时候,我注意让学生挑出这些形象的词语,并想象它所描绘的凶恶的狼的形象,并且帮助或者指导学生说明它的作用。又如在《农夫和蛇》的寓言中,最后农夫说:“蛇是害人的东西,我不该怜惜它。”这是这篇寓言中心思想的集中体现。我帮助学生了解了这些警句的含义,也就是帮助学生了解了寓言的中心思想。在教学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寓言的警句呢?我认为应该在学生对寓言故事获得了具体而完整的印象之后进行。最好不要由教师来解释这些警句的含义,而应当由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出警句的含义。(二)抓住寓言单纯生动的情节寓言总是通过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故事来表现主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想象寓言的内容。例如,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对《狼和小羊》进行想象:故事发生地点(小溪边),故事的开端(狼非常想吃小羊),故事的发展(狼两次找借口要吃小羊,被小羊婉言戳穿),故事的结果(狼露出真面目扑向小羊)。这样,教师就能帮助学生对寓言故事形成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学生对狼的凶残狡猾和小羊的善良形象的认识也就更为深刻。(三))师指导朗读,感悟形象。有感情地朗读寓言,可以增强想象的鲜明性,但寓言不像诗歌那样富于音乐性,也不像童话那样有比较复杂的情节,而是一个很有情节的小故事。所以朗读寓言时应该用日常讲故事的口吻,要求语调轻松、柔和、幽默而带讽刺意味。组织好学生分角色朗读,是朗读寓言的最好的方法,但这一环节应该放在学生已分析完全文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各个形象的特点进行朗读,如狼的蛮横,小羊的善良等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形象的理解。但要防止学生朗读时装腔作势,以免影响寓言的教育效果。四、帮助学生领悟寓言的寓意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因此,我们在引领学生理解故事的过程中,要时刻留心找出并抓住这根“看不见的线”,沿着这条线顺藤摸瓜,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抓住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故事中的一切事物都活动起来,让他们来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使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理”。我们将这一环节称为“研读体会,感悟明理”。比如《扁鹊治病》这篇故事中看不见的线在哪里呢?扁鹊的“拜见、又拜见、再拜见、远望掉头跑”和蔡桓公的“不相信、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奇怪”,都是故事情节中的明线,从这里是看不到深层的寓意的,而在蔡桓公的“不相信、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奇怪”的背后所隐藏的“讥讽、反感、厌烦、请”,才是这条看不见的线,在这条线上我们看到了蔡桓公的霸气、傲气和对扁鹊的藐视,以及在最后病入膏肓时的恐惧,只有在这条线上认识到这一层,才能得出——不虚心、不诚恳、不耐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产生不良后果,直至后悔莫及——这样的道理来。寓言教学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以下是揭示寓意的一些方法:(一)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感知寓言的形象,揭示寓意。如《鹬蚌相争》这篇寓言故事中有鹬和蚌的对话,教学时引导学生品读它们的对话,如“鹬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蚌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它们为了利益而争最后被渔翁捉住。引导生分析,品读它们的语言,体会争一时两败俱伤,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二)通过分析事物特点或发展规律来感知寓意。在教学《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时通过对禾苗的生长规律的揭示,以及这位农夫违反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驳斥,从而让学生懂得事物发展都有客观规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三))通过分析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辨证关系来感知寓意。在教学《守株待兔》这类寓言故事时要让学生懂得野兔撞树这一现象的偶然性,如果没有认清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把它看成一种期望值很高的必然现象,那么只会自食其果。(四)联系生活,感悟寓意。寓言的形象是以比喻的形态出现的,寓言中所讽刺、批评的真正对象,不在寓言本身,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或现象。这也是寓言的真正价值所在。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我们知道,《南辕北辙》的中心思想是说某人要去南方的楚国,却往北走,结果越走离楚国越远。它的寓意是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即使各种条件很好也达不到目的。因此,揭示寓意的过程也就是把寓言的形象指向现实生活的过程。一般来讲,入选教材的寓言,是学生在生活中能感知和体会到的人、事、物或现象,所以只要学生真正领会了寓言的形象,在他们的生活中又确实碰到过那样的事情,寓言故事就是不难理解的。例如,《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通过修羊圈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办错事,只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劝告,认真改正还不晚。”寓言本身没有点明这一点,只是记叙亡羊补牢的过程,学生可能一下子说不出来寓意,我便启发学生:“丢羊的人认识到现在把羊圈修好还不晚之后,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学生会回答:“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我接着提问:“一个人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后,应该怎么办呢?”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把寓言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了,从而体会出寓言的寓意。随着学生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增长,他们便能慢慢地自己总结出寓言的寓意,并把总结的寓意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重新认识学过的寓言的教育意义。(五)由表及里,概括寓意寓言教学中,学生感知具体的、个别的艺术形象,从认知上讲,只是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是准确理解寓意的起点。但这种认识还有待深化,即需要舍弃具体的、个别的特征,进行抽象概括,揭示出一般的、共同的本质。为此,在寓意的概括操作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为学生铺设思维的过渡,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表入里、由浅而深地概括出寓意。以《群鸟学艺》为例,我这样设计教学,帮助学生逐层深入地概括寓意:第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获取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思考:哪些鸟向凤凰学搭窝?它们是怎样学的?结果怎样?第二步:深入理解课文,尝试就事论事。启发学生思考:同是向凤凰学搭窝,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像“群鸟学艺”这类事情发生?第三步:深化认识,概括寓意。启发学生思考:从“群鸟学艺”这个故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明白了什么道理?这种阶梯式的概括,体现了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既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难发现,寓言总是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暗示寓意的,作者对角色的描绘并不是通过形象描写刻画的,而是由语言、动作、思维、最终结局等来烘托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切记不要直接解释寓意,而是要通过带领学生感受形象各方面的特点,引导他们逐步总结出寓意。寓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应力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条件下,以学生为主体、在不断探索思考,交流中得以开展,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阅读放手于学生,切实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鉴赏能力等得以锻炼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