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圈——一种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模式摘要:“文学圈”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的引入与实践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重大革新。在这种开放性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融民主与多元为一体,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与独到见解,关注他们情感、审美、创造力、交流合作与自主学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帮助学生通过在“文学圈”里的阅读,发现自我、提升自信、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与思维品质,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使他们获得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关键词:文学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读者反应理论;多重智力理论班级里定期开展的“文学圈”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它包括形成暂时性的阅读小组、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读准备、确定讨论内容、分配角色和职责、填写发言提纲、进入讨论、成果结集展览等多个环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几乎没有教师的参与,完全由学生自己主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与活动的核心。“文学圈”作为一种具有无限生成性的阅读教学方式,为我国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一、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英语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以教授语文技巧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与人们的阅读行为不相吻合,同时也不符合儿童的阅读习得的自然发展规律。美国阅读教育专家戈德曼(Kenneth,Goodman)提出阅读是一个“心理语言猜谜游戏”,他认为阅读过程不仅仅是译注文字密码,更重要的是理解该文字在特殊文化环境中的独特含义。以戈德曼为代表的“全语教学思想”流派认为,阅读已不在是一个字接一个字的文学编码过程,而是一种与文字互动过程,并将此经验与先前所学的事物相连结,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首先,阅读者浏览文字,进而对它的意义产生预期。其次,阅读者对文字做选择,凡符合原有预期的意义的就保留,凡与预期的文字不符合者就推翻。如果预期被推翻了,阅读者不是放弃就是改变原有的预期,然后继续往下一个阶段推进。最后,就在这样对资讯预期、选择、确认,往前推进的过程中,阅读者将新的资讯整合至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当阅读者阅读完整的文章时,理解便发生了。了解(或称为文意的理解)的深度如何,则取决于阅读者的预期、文字选择、以及其后来拥有的知识程度。弗兰克·斯密兹(FrankSmith)曾说过:“儿童并不是为了要了解文字,而去学习阅读,他们是先努力地在理解文字,结果就学会了阅读”。因此,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儿童透过积极地与文字互动来建构意义。“全语教学思想”是一种以“儿童本位”及“建构主义”为基础的语言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创意、意愿、生活经验以及自学语文的能力;主张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情境中进行,以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文字作为教材,并以沟通及意义作为语言学习的重点(沈添钲,2002)。它提倡把儿童看成是一个读写过程的建构者,指出儿童在进入学校之前,早已积极地投入在阅读与书写的过程里,接下来的问题即是教师怎样帮助儿童阅读与书写的发展能够持续。它要求学生学习语文是由整体到部分,也就是说它打破以往的零碎语文学习模式,从语文的整体意义出发。正如盖姆勃恩(Cambourne)所言,“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学习读写的过程不复杂,无障碍。”“全语教学思想”推动了以文学为基础的语文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文学作品为教学的核心,学生围绕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讨论、写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阅读技巧与增长写作知识。建立在这一教学思想理论之上的“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适应了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儿童内在的阅读兴趣入手,保证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全面提高,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二、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文学圈”这一概念为人们普遍关注,起源于哈伟·戴勒斯(HarveryDaniels)一本名为《文学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里的呼声与选择》的问世。在此书中他对“文学圈”的含义作了比较全面而明确的描述:文学圈是暂时性的阅读小组,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并阅读同样的故事、诗歌、小说或其它文学作品,在完成独立的阅读之后,小组共同决定要讨论的内容。每一位成员根据自己在小组中特定的角色和职责为即将到来的讨论会做准备,按照角色设计作业纸,填写讨论发言的提纲。在讨论会上,每位成员按照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讨论提纲进行讨论,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当共同完成对一本书的讨论之后,大家会以一定的方式集中展示讨论中的精华内容,以便与更广泛的团体交流和共享。最后,完成讨论的小组之间进行必要的成员交换,选择更多的阅读材料,组成新的文学圈,开始新一轮阅读与讨论[1]。下面简要阐述一下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中所包含的三个主要因素,以便进一步把握“文学圈”的概念:1、个体差异:在文学圈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不同阅读水平与能力的学生同处一个小组,在相互交流与互动中,阅读能力弱的孩子会学到更多的知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巩固已有的技能。2、交流方式:在文学圈中学生除了依靠口头语言进行交流外,还可以运用其它交流方式,例如:书面语言、音乐、艺术、表演等交流沟通的方法,教师在文学圈中要注重对多种交流方式的整合与综合运用,以充分挖掘孩子的交流潜能。3、评价:传统的标准测验是不适宜用在文学圈阅读教学评价之中的,文学圈中的评价应更非形式化一些。着重关注学生的实际进步情况,并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以便学生能更好的发挥潜能,切实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三、文学圈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即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王盛松老师认为“自主”有五种内涵:主人,即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及对所在集体、社会、乃至国家的主人意识;主动;主意,主要指要学生会自选学法;主见,就是对问题、对情况,要确定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主体,它是其它四个方面得以落实的保证。缺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这个“体”,创造精神这个“魂”,就无从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落实在文学圈中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由挑选阅读书籍“文学圈”理论的首创者HarveyDaniels个人最重视的观念即是[realchoice]。他相信学生们被赋于选书权时,他们同时需肩负起[自我规划]及[对自身阅读学习负责]之两大责任。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选择权被忽视与冷落,学生的阅读书籍大都是课本以及一些硬性施加的教学辅助读物。但应该明确的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应该建立在学生自发、自主、感兴趣的阅读之上。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学生对自己选择的阅读材料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学生自发组成合作小组“文学圈”不是按照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进行分组的,而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的阅读文本作为依托,小组成员是一群对同一本书或作品喜爱的“志同道合”的人。其人数以4---8个为最佳,这样小型的安排有利于小组中每位同学都有足够的机会各抒己见,小组中成员的知识背景、能力技巧、个性特怔等可能不尽相同,这样的多样性使小组本身蕴涵着潜在的学习资源。(3)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在自读准备阶段,小组中每位成员都要认真、独立地阅读选定的材料,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能够胜任或者希望尝试的角色。自主选择角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发掘自身潜力的机会,赋予了学生特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4)学生自行安排讨论议题美国两位中学老师如兹·珂干(RuthCohen)和盖勒·耐勒斯恩(GayleNelson)在自己对“文学圈”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认识到由学生自行编写阅读文章中的讨论题目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必须重复地阅读文本,以期发现更多值得讨论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自行安排议题,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与空间去发现、探查,此时,不仅训练了他们自发性地阅读的能力,更训练了学生独立思考与抓住文章主旨的能力。2、合作学习理论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即是合作学习。“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促成人们紧密联系,而不是敌对,学生有与同伴交流的强烈愿望。因此,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来组织课堂是必要的,合作学习在“文学圈”中的应用由以下三个要素发挥出来。(1)基于相同书本选择的小团体在“文学圈”阅读小团体里每个小组阅读的文本是纷呈各异的,一般来说,小说、神话、诗歌、短故事、戏剧、历史文摘、传记、以及其它流行或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各个小组选择的对象。需要指出的是每个小组成员阅读的书籍是相同的,选择同样的书本阅读,给予了小组合作更多的契合点与共鸣点,就更有利于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沟通。在这样的小团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层次不齐的,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获得很好的学习机会,在相互讨论的时候获得最大的启发;而对于阅读能力稍强的学生来说可以促进他们对小组中其它成员负责的责任感,使其学会理解与尊重小组中每位成员的观点与意见。心理语言学家维格特斯科(Vygotsky)的“潜在可能发展区”观念就有力地说明了“文学圈”小团体中学生互相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当一群能力有差异的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时,较为成熟或能力较强的人会引导对内容较不熟悉、能力较弱的其他人,进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如此,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一个“潜在可能发展区”,给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们提供了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2)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参与讨论“文学圈”中通过让学生分工合作扮演不同角色来参与讨论,这样不仅使各成员各司其职有明确的承担任务责任的意识,也可帮助学生用多元的方法及角度去分析文学作品。在自主选择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怎样协调小组内能的各种关系。由于个人所承担的角色不同,使小组成员意识到要对自己所学东西负责,懂得聆听多种争论与观点。“文学圈”成了学生分享、切磋、学习、体验、孕育并呈现思想的欢乐谷。学生们通过“文学圈”里的合作学习成为一个细致的倾听者与诚实的合作者,教室就成了一个充满民主化与多样化的学习空间。(3)定期开展阅读讨论会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的确,“文学圈”要培养终身阅读的爱书人这一终极目标的达成,需要倾注长期的努力与训练,绝非一日之功。“文学圈”中的成员在未开始进入个别阅读的阶段之前,即已共同排定好了每回聚会前的阅读量,每位成员也非常明白下次小组成员碰面时,自己需要读多少页,该扮演何种研讨角色。进度由团体共同订定而产生,并清楚地为每个学生制定相当份量的任务,确保阅读进度有效率有次序地推进。定期开展阅读讲座讨论会可使各个小组成员们感受到,阅读需要长期持续的进行并投入大量的时间才可看出效果。HarveyDaniels建议,老师们若想看到“文学圈”的成效,至少须推行一学期,甚至一学年以上。在每次课堂中进行作品研讨会,给予每一组30—50分钟的时间,让讨论会达到分享的效果,也让各个研讨角色尽情发挥,完成最自然、最真诚的与书本的对话。3、读者反应理论读者反应理论形成于六十年代,到了七、八十年代经过诸多文论家的理论探讨,在文艺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强调读者对于课文的主观参与作用,重视文本的阅读过程以及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着重建立读者与文章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不同的读者,由于不同的审美经验和阅读能力,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同一个读者,由于审美经验的丰富,阅读能力的变化,对同一部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每一次不同的理解。在L.M.Rosenblatt看来,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文学圈”的阅读教学中应用读者反应理论,使学生不仅仅理解课文本身,理解作者的意图,更重要的是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