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与方法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制动对关节活动的影响•第三节上肢关节活动技术•第四节下肢关节活动技术•第五节躯干活动技术•第六节持续被动运动(CPM)返回•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时,能够产生的最大活动量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活动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返回二、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生理因素1.拮抗肌的肌张力2.软组织相接触3.关节的韧带张力4.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5.骨组织的限制返回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有:(1)构成关节两个关节面的弧度之差(2)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3)关节韧带的强弱与多少(4)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与伸展性返回三、为什么病人需要做关节活动技术?1.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2.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痉挛3.肌力降低4.关节本身病变返回•骨折、关节炎、手术→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疼痛→主动活动↓、被动活动↓•中枢/周围神经病变、肌肉/肌腱断裂→肌肉无力→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关节性强直、关节融合术→关节僵硬→主动活动丧失、被动活动丧失•烧伤、中枢神经病变、长期制动→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粘连→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制动导致关节活动受限限制关节活动就会在关节囊、筋膜、肌肉、韧带等处出现疏松结缔组织的短缩,变成致密结缔组织,失去弹性和伸缩性,从而限制关节的活动返回关节挛缩烫伤、创伤、炎症→皮肤瘢痕→皮肤性挛缩韧带、肌腱短缩→结缔组织挛缩肌肉疾病、创伤→肌肉萎缩→肌源性挛缩神经损伤→周围软组织挛缩→神经源性挛缩四、关节活动基础(一)关节的构成关节结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两部分1.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2.辅助结构有关节盘(或称关节内软骨垫)、关节盂缘、滑膜皱襞和关节韧带等返回(二)关节的类型1.根据关节的运动分三类不动少动活动2.根据关节运动轴心或自由度多寡分三类单轴双轴多轴关节返回(三)关节的运动1.运动轴单轴双轴多轴2.运动平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返回3.运动方向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内翻、外翻、背屈、跖屈、环转等4.关节活动的类型主动关节活动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被动关节活动返回•看视频•对关活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五、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一)主动运动是患者在可活动的关节范围内由肌肉收缩产生的运动(二)主动助力运动以徒手或机械提供外力,援助需要帮助的主要肌肉以完成动作(三)被动运动关节的活动完全是由外部力量提供(四)持续被动活动返回•(一)被动运动•适宜症:1.急性发炎部位•2.当病患无法移动身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时•禁忌症:1.运动破坏愈合过程•2.运动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3.运动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4.当病情危急生命适应症与禁忌症•(二)主动运动与主动助力运动•适应症:1.患者能主动收缩肌肉或需要协助时能主动收缩肌肉•2.当身体的某个部位固定了一段时期后,主动活动固定部位的上部或者下部区域•禁忌症:急性发炎部位关节活动技术注意事项1.熟悉关节的结构2.早期活动3.全范围活动4.与肌肉牵伸结合持续被动运动(CPM)是利用机械或者电动活动装置,在关节无疼痛范围内,缓慢、连续性活动关节的一种装置返回持续被动运动(CPM)一、作用机制1.温和而持续地牵伸保持关节活动范围2.保持软骨营养,防止其退变性变化3.关节面获得较好的塑形,从而减少以后发生骨关节疾病的机会4.增加修复的韧带强度5.减轻疼痛6.作用时间长、运动缓慢、稳定、可控,因而安全、舒适返回应用范围1.适应证①骨折,特别是关节内或干骺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②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韧带重建术、滑膜切除术后;③创伤性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化脓性关节炎引流术后;④关节挛缩粘连松解术后;⑤关节软骨损伤、自体骨膜或软骨膜移植修复术后。返回具体实施方法1.仪器设备由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构组成2.操作程序(1)使用时间(2)确定关节运动弧的大小和位置(3)确定运动速度(4)疗程返回第三节上肢关节活动技术•一、肩部关节•(一)解剖•肩部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以及与肩部运动密切相关的胸骨和胸壁,它们组成肩部6个关节(图2-11)。(二)肩部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包括以下操作技术(1)肩关节前屈(2)肩关节后伸返回(3)肩关节外展(4)肩关节水平外展和内收返回上肢关节活动技术(5)肩关节内外旋(6)肩胛骨被动活动返回第三节上肢关节活动技术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常用的有器械练习滑轮练习此外还包括肩轮、肋木、吊环等训练方法3.主动活动技术返回上肢关节活动技术二、肘关节(一)解剖1.构成肘关节由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端构成二、肘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包括以下操作技术(1)肘关节屈曲和伸展(2)前臂旋转返回•2.器械运动•改善肘关节和前臂关节的器械最常用为肘屈伸牵引椅,前臂旋转牵引器•3.主动活动技术返回•三、腕关节•(一)解剖•腕部骨骼包括桡骨远端、尺骨远端以及8块腕骨。从功能看,腕关节应包括3个关节,可以进行掌屈、背伸、桡偏(外展)、尺偏(内收)4种运动三、腕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1)腕关节的屈曲、伸展、外展、内收2.主动活动技术•3.器械运动•改善腕关节活动的基本器械为腕屈伸牵引架(图2-31),此外,也可双手托住一体操球,进行腕的屈、伸、桡偏、尺偏全方位活动(图2-32)。•四、手指关节•(一)解剖•手部骨骼由8块腕骨、5块掌骨、14块指骨以及数个籽骨构成,除拇指为2节指骨外,其余均为3节指骨。27块骨构成以下5种关节(图2-33)。•(二)手指关节活动技术•1.主动运动•拇指腕掌关节可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1)腕掌及腕骨间关节病人仰卧位或坐位,前臂旋前。治疗者双手握住其手部,拇指放在手背,指向肘部,其余4指放在掌部。双手同时将腕骨及掌骨向手掌方向运动,然后还原。•(2)指间关节病人仰卧位或坐位,治疗者一手固定其掌部,一手活动其近端指间关节,也可以一手固定近端指骨,一手活动中端指骨,或者固定中端指骨.活动远端指骨(图2-34)。2.被动活动•3.器械运动•手部关节的常用器械有分拇圆锥,分指板,拇指屈伸牵引架,拇指外展牵弓架,屈指、伸指牵引架等(图2-35~39)。第三节下肢关节活动技术•一、髋关节•(一)解剖•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属多轴的球窝关节,为全身位置最深的关节,也是最完善的“球与凹”型关节(图2-40)。第四节下肢关节活动技术一、髋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1)髋关节前屈(2)髋关节后伸返回(3)髋关节内收、外展(4)髋关节内旋、外旋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1)髋关节屈曲训练(2)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3.主动活动技术返回第四节下肢关节活动技术•二、膝关节•(一)解剖•构成膝部的骨骼有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腓骨近端以及髌骨。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为复关节,包括以下3个关节(图2-45)。二、膝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滑轮悬吊3.主动活动技术返回•3.器械练习改善膝关节活动的最常用器械为屈膝牵引架(图2-46)。•三、踝及足关节•(一)解剖•踝部骨骼有胫、腓骨的下端与距骨,三者构成2个关节(图2-47)。三、踝及足关节1.被动活动技术(1)踝关节背屈(2)踝关节跖屈返回(3)踝关节内翻、外翻(4)跗横关节旋转(5)趾间关节和跖趾关节的屈伸和外展、内收返回三、踝及足关节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1)踝关节屈伸训练器(2)踝关节内翻、外翻训练器3.主动活动技术三、踝及足关节3.器械练习•(1)踝背伸垫块用一楔形木块放在足的前部,足跟着地。练习可取坐位或站立位,坐位时还可以在膝上加重物如沙袋,以增加小腿向下的压力。踝背伸活动受限的病人,可以在保持足跟着地的同时,膝及小腿向前运动,被动牵拉跟腱(图2-52)。•(2)踝屈伸练习器病人坐位,双足放在练习器上,用带固定足前部,双手抓住助力杆做前后摆动(图2-53)。•(3)踝内翻,踝外翻练习器病人坐位,患足放在练习器上,用带固定足前部,同侧手抓住助理杆做左右摆动。(图2-54)第五节躯干活动技术1.颈区活动技术(1)被动活动技术前屈—后伸侧屈左右旋转活动(2)主动活动技术返回2.腰区活动技术(1)被动活动技术:髋和骨盆向相反的方向旋转(2)主动活动技术第五节躯干活动技术功能性动作范围活动早期上肢与颈部的关节活动训练功能模式早期下肢及躯干的关节活动功能训练模式握持食具:利用手指伸直和屈曲从平躺而坐起在床的一旁:利用髋关节外展屈曲与伸直,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饮食:利用肘关节屈曲及前臂旋后,以及一些肩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站起来或者坐下、行走:利用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曲与伸直、踝关节的背屈和趾屈,以及一些髋关节的旋转伸手至不同柜子高度:利用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直穿上袜子和鞋子:利用髋关节外旋和外展,膝关节屈曲及踝关节背屈和趾屈与躯干屈曲刷牙或梳头:利用肩关节外展及外旋、肘关节屈曲、颈部旋转套头穿上或脱下外套:利用肩关节伸直、外旋、肘关节屈曲和伸直将手伸至自动柜员机:利用肩关节外展、外旋、肘关节伸直与一些躯干测弯批判性思考和讨论分析各种功能活动,如梳头、穿衣、洗澡等,并确定进行每项任务需要的功能活动范围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