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先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君子之风,两岸传承—梅贻琦梅贻琦,字月涵。天津人。1908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学堂学习。1909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毕业于马萨诸赛州吴土脱工业学院。同年回国。曾任清华学校讲师、教授、教务长。192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28年后任清华大学代理校长、校长,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1940年获吴土脱工业学院名誉工科博士学位。1949年以国民党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身份参加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1950年后在美国任“华美协进社”常务董事。1955年到台湾。历任台湾“教育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副主席。)。1962年5月19日病逝于台北•梅贻琦执掌清华大学时期被誉为创造清华“黄金时代”的带头人,他也被人们尊称为清华的:“终生校长。”•应该说,梅贻琦是近代中国大学校长中像蔡元培一样杰出的代表。•一、梅贻琦与清华大学•二、梅贻琦与西南联大•三、梅贻琦的教育思想•四、历史评价一、出长清华——梅贻琦与清华大学•1931年,清华学生会一再发表“清华校长人选标准。”规定了这样五条:•1、无党派色彩•2、学识渊博•3、人格高尚•4、确能发展清华•5、声望素著•故1931年冬,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在美国的梅贻琦为清华大学的校长。时年42岁。清华的黄金时代•梅贻琦就任五年来的各项成就1、师资队伍的充实2、在“民主治校”的思想指导下,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校务管理制度。3、在“通才教育”思想下,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4、重视体育二、危难中受命,激流中导航梅贻琦与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文学系师生的合影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联大期间,“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防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联大政策•1、梅贻琦在联大实行“精兵简政”除了三位常委为专制外,总务长、训导长、各系院长均由教授担任。•2、以民主治校的思想继续治理联大,在联大中继续推行“教授治教”“梅校长始终以民主思想、学术自由的开明政策为治校原则,他的左右派思想兼涵并容,并不干涉。”•3、在通才教育的思想下,他聘请名师,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教学;实施富有弹性的选课制。三、梅贻琦的办学思想与治校方略•1、论大学性质其一,梅贻琦认为大学是一个研究高深学术,造就人才的地方。其二,梅贻琦认为大学的使命就是训练学生、研究学术。其三,梅贻琦认为大学负有教化之责,应成为社会的表率2.论造就通才其一,“通识教育”,“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其二,“全人格的人”:德、智、体、美、群、劳诸育并进.3.“大师论”4.学术自由的思想四、德风撷萃•1、寡言君子•2、廉、俭、谦、德•3、专、大、公、爱参考文献:•1、黄延复,清华的校长们.[M].中国经济出版社•2、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3、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4、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5、其余资料来自百度文库•谢谢大家!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