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络保健及常见病辅助治疗一、按摩疗法:1、“按摩”又称“推拿”“按跷”,是一种不用任何药物或医疗器械,全凭医者双手在患者体表施行各种操作手法的一种疗法,俗有“以指代针、以穴代药”之称,是中国的传统医学;2、儿童经络按摩: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经过联络的通道,经是主干,络是分支,互相连贯把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百骨骸等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儿童经络状况和成人经络的状态有很大区别,头面的经络是漂移的,穴位和功用也和成人有所区别,不能按成人的状态去按摩,但按摩的基本手法和理论是相同的,都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3儿童经络保健儿童经络是人体经络中最具价值的灵丹妙药,儿童经络推拿不仅是带给孩子健康平安,而且对儿童常见病,如:百日咳、肺炎、厌食、腹泻、便秘、小儿脑瘫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二、按摩手法原则及注意事项(一)儿童经络按摩的操作原则1、小儿推拿的力度应从轻到重,以孩子皮肤微微发红为主;2、小儿推拿的手法常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灵活运用;3、小儿推拿在操作时常用一些介质(姜汁、滑石粉等),以润滑皮肤,提高疗效;4、由于孩子还处在快速发育的过程中,因此很多穴位和成人有很大区别,有的穴位名称与成人相同,如,攒竹(儿童8岁以前在天门位置),但位置不同,有的位置相同而名称不同,如,龟尾(也叫总筋);5、小儿推拿中,上肢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但习惯上一般以推拿左手为主;(二)儿童经络按摩使用的注意事项;1、时间和推拿的次数仅适合6个月至8岁的孩子,可以具体酌情增减;2、严禁来回推和不按要求推;3、心肝肺经宜清不宜补,脾经肾经宜补不宜清;4、向上为补,向下为泻,向里为补,向外为泻,以顺为补,以逆为泻,疾者为泻,缓者为补;轻者为补,重者为泻,泻又称为清;(三)儿童寸数“寸”数均为周身寸,小儿周身寸是弯曲小儿食指,以食指中节侧面两横纹尖之间的距离(内圈尺寸)作为1寸,尺寸均以孩子的手指宽为准(即以患者本人的手指宽为准),即通常所说的“周身寸”(也可以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食指和中指并排的宽度为1.5寸,食指前两关节的长度为2寸,四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三、按摩手法(一)抚法1、定义:手部自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轻而滑的往返移摩的方法,称为抚法;抚法是按摩手法中用力最轻的按抚手法之一2、抚法要领:清而不浮,重而不滞,使局部感到温和舒适3、抚法作用:温通经络,活血散瘀,解症止痛,镇静安神(二)按法1、定义:按法是用指腹或掌心直接按压在穴位上,逐渐用力,施以压力,按而留之;2、按法一般有四种手法:1)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或大拇指和中指,相互对合,着力而按下,适用于四肢及牙关节等处;2)单用右手大拇指直按向下,适用于胸、背、肩部的各个穴位;3)用右手大拇指背屈而向下按,适用于膝和足跟凹陷处;4)用右手掌心向下而按,适用于胸、腹部的各个穴位;3、按法的手法要领:垂直按压,固定不移,由轻到重,稳而持续4、注意事项:按法力达皮肉,压法力达筋骨;5、作用:调和气血,理筋正复,温中散寒,疏松肌筋(三)摩法1、定义:摩法是以手指或手掌贴附于体表施术部位,有节律的做直线或环形摩擦的手法;2、摩法的两种手法1)右手大拇指侧直按,往返摩擦,适于四肢2)右手掌心直按摩擦,适于胸、腹部3、摩法要领:压力均匀一致,动作轻柔;(四)推法1、定义:是以手指正面或侧面着力于受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2、推的方式:1)右手大拇指内侧着力,向上、下或左、右2)右手大拇指指腹着力,向上、下或左、右(五)捏法是以拇指与其余手指对合,着力于施术部位,反复交替捏拿皮肉肌筋的手法;最常用的是华佗捏脊法---捏三提一,自脊柱由下往上,从臀裂到颈部大椎穴(低头时颈部突出最高的那块骨即是大椎骨),拇指在下食指在上或拇指在上食指在下捏皮肉,要连续连贯不可跳跃;(一)掐法1、定义:掐法是以指端(多以拇指指端)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肤的方法,又叫切法;2、手法:以甲缘长按而掐之3、要领:垂直用力,由轻到重,不能抠动;4、次数:一般3-5次,不宜反复长时间掐(二)运法1、定义:是以掌、指螺纹面于施术部位做直线或环形的反复运摩揉动;2、要领:作用力仅达皮表,不带动深层组织,多用于头、面、腹部;用力悬而不浮,不可跳跃拍击;比推法力小而速度快,与揉法相似;四、儿童常用穴位名称、位置、手法(一)脾经位于大拇指指尖节螺纹面;主要手法:1、补脾经:在大拇指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为补,称为补脾经;2、清脾经:将大拇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清,又称泻;治疗范围: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痢疾等(二)肝经位于食指指尖节螺纹面主要手法:补肝经:在大拇指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为补;清肝经:将大拇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清,又称泻;(三)心经位于中指指尖节螺纹面主要手法:补心经:在大拇指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为补;清心经:将大拇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清,又称泻;(四)肺经位于无名指指尖节主要手法:补肺经:在大拇指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为补;清肺经:将大拇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清,又称泻;(五)肾经位于小指指尖节主要手法:补肾经:在大拇指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为补;清肾经:将大拇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清,又称泻;(六)板门(大鱼际)位于大拇指指根和腕部中间,手掌肌肉隆起的地方主要手法:1、由板门推向腕横纹2、由腕横纹推向板门(七)胃经位于大拇指掌侧指根节主要手法:1、补胃经:大拇指掌侧指根节向手指指尖方向直线推动为补;2、清胃经:由大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清;治疗范围:恶呕嗳气,烦渴善饥,食欲不振,吐血等(八)大肠经位于食指外侧缘,自食指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主要手法:1、补大肠:用拇指指腹,自食指指尖直线推向虎口;2、清大肠:用拇指指腹,自虎口直线推向食指指尖;治疗范围:腹泻、便秘、脱肛、痢疾等(九)小肠经位于小指外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主要手法:1、补小肠:沿小指外侧,自指尖向指根直线推动2、泻小肠:沿小指外侧,自指根向指尖直线推动治疗范围:小便赤涩,水泻,遗尿,尿闭等(十)三关穴(属于温穴)位于前臂靠大拇指,自腕横纹(阳池)至肘(曲池)的一条直线主要手法:大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治疗范围:气血虚弱,病后体弱,阴虚肢冷,腹疼腹泻,疹出不透,感冒风寒等;(十一)六腑穴(属于凉穴)位于:前臂靠小指,自腕横纹(阴池)至肘的一条直线主要手法:自肘向腕横纹推称为推六腑;治疗范围:惊风,咽痛,大便秘结,咳嗽气急,腮腺炎,鹅口疮等;(十二)天河水(凉性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横线至肘的一条直线(三关和六腑中间的直线)主要手法:食指中指自腕向肘推一直线,称推天河水治疗范围: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十三)内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外为半径画圆;主要手法:用运法,按顺时针方向掐运,称为运内八卦治疗范围:咳嗽,痰喘,胸闷纳呆,腹胀,呕吐等(十四)二扇门位置: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指蹼缘,赤白肉下半寸处;主要手法:1、掐二扇门:大拇指指端甲缘重按2、揉二扇门:大拇指偏锋按揉治疗范围:惊风,抽搐,身热无汗等(十五)合谷穴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间之中点(大拇指横纹紧贴虎口按向手背的位置或大拇指指根和食指指根间突起的位置);1、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放在虎口上,大拇指指尖所指之处是合谷穴;2、拇指食指并拢,第一二掌骨间背侧肌肉最高处的中央是合谷穴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感冒,头痛,鼻莥(出血),各种疼痛等;(十六)曲池穴位置: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的正中;主要手法:指按法治疗范围:发热,风疹等(十七)内关穴位置: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主要手法:指按治疗范围:呕吐,呃逆,胃痛,胸闷,心烦等(十八)膻中穴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咳嗽,哮喘,气短等(十九)天突穴位置:前正中线,胸骨上缘凹陷处(喉咙下方部位)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咳嗽,痰鸣,咽炎,呕吐等(二十)中脘穴位置: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手法:按揉治疗范围:腹胀,呕吐,呃逆等(二十一)天枢穴(双侧穴)位置:腹部,脐中旁开2寸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泄泻,便秘,腹痛,腹胀,脐周疼等;(二十二)七节骨位置:背部,第四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主要手法:1、推上七节骨:用大拇指外侧缘,自下而上直线推2、推下七节骨:用大拇指外侧缘,自上而下直线推治疗范围:脱肛,遗尿,泄泻等(二十三)龟尾位置:为椎骨端主要手法:揉龟尾,大拇指或中指指端揉尾椎骨端;治疗范围:泻肚,便秘,脱肛,遗尿等(二十四)肺腧(shu)穴(两侧双穴)位置: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手法:点揉治疗范围:咳嗽,气短等(二十五)脾腧穴(双侧穴)位置: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手法:点揉治疗范围:腹胀,肠鸣,泄泻,黄疸等(二十六)胃腧穴(双侧穴)位置: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手法:点揉治疗范围:(二十七)肾腧穴(双侧穴)位置: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手法:点揉治疗范围:(二十八)外劳宫穴位置:手背中心主要手法:点揉治疗范围:祛寒邪(二十九)足三里穴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左右各一;主要手法:按,揉,掐治疗范围:消化不良,腹胀,呕吐,胃痛等(三十)涌泉穴位置:脚底板1/3凹陷处;主要手法:推,搓治疗范围:足心热,咽痛等(三十一)太阳穴位置:两眉稍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指宽的凹陷处主要手法:推太阳穴,两手拇指同时在面的两侧不断运转;向眼睛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朵方向推运为泻;治疗范围:(三十二)关元穴位置:腹部前正中线,脐下3寸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三十三)大肠俞穴(双侧穴)位置: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腹痛,腹泻,痢疾,尿路感染等(三十四)三阴交穴位置: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消化不良,腹痛等(三十五)风门穴(双侧穴)位置: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感冒,呼吸道疾病,遗尿等(三十六)天门(攒竹穴)位置: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额头的正中线;主要手法:大拇指在正中线由下而上交替直推治疗范围:(三十七)大椎穴位置: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三十八)肩井穴位置: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中点;主要手法:按捏治疗范围:(三十九)风池穴位置:颈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感冒,头痛等(四十)丰隆穴位置:小腿中间(距离胫骨前缘2横指)主要手法:按揉治疗范围:便秘等五、儿童日常按摩保健手法五指一捏法:推孩子的5个手指面和捏脊,每天几分钟,持续两个月,孩子的体质会比以前好好几倍,脾胃好睡觉香,远离同龄孩子的常见病;操作手法:补脾经200次清肝经100次清心经100次补肺经100次补肾经100次揉板门150次捏脊3-5遍六、儿童健脾按摩保健手法有的孩子没生病,但吃饭不香,脸色萎黄,可以用以下手法进行推拿,可健脾和胃,增进食欲,强壮身体,预防疾病;操作手法:补脾经200-500次摩腹2-5分钟揉脐3-5分钟捏脊3-5遍按脾腧穴30次按胃腧穴30次按揉足三里50-100次注意事项:应在空腹时进行,每天一遍,7天一个疗程,每一疗程做完后可以休息2天;七、儿童预防感冒按摩保健手法长期坚持能达到远离感冒的目的操作手法:1、以两手掌快速互擦,发烫为止,将手掌按在孩子前额,先按顺时针方向环摩面部50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摩面50次,使面部微红有温热感;2、以两手食指在孩子鼻两侧做快速上下推擦,用力不宜过重,以局部产生的热感向鼻腔内传导为度;3、以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搓揉孩子两侧耳垂1-3分钟,以耳垂发红发热为度;4、以全掌横擦孩子肩背部,以透热为度;5、按揉合谷穴、曲池穴各50次;6、每天按摩1次时,手法可增加1-3次八、小儿腹泻的经络疗法小儿腹泻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改变饮食,吃了过多或冷或不洁的食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