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真理的历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义的实践观和真理观实践实践实践认识认识。。。。决定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反作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复习主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要上升到真理——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①客观物质性②主观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实践的过程、结果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马义实践观•一、实践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二、实践的特点:•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唯一来源2、发展动力3、唯一标准4、目的和归宿1、实践提出新问题,新要求2、实践提供认识工具3、实践提高认识能力≠途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直接现实性•四、实践的基本形式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1)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2)变革社会的实践①表现为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②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社会实践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并于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颗探测器。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也在2003年9月27日顺利升空。2007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发射成功。各国之所以争先恐后探月,据专家分析,其一,为了抢占月球资源;其二,开展探月工程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实践的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体现在月球作为实践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探月所用的飞船和探测器等手段也都是物质的,人的智力也是在当前的客观条件下形成的。(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各国纷纷探月都有其目的。在探月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人的创造性。(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各国的探月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各国在探月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由客观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五、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要求我们重视认识的指导作用,特别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见《五年高考》P200第19题1.“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6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上世纪二十年代,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抗生素问世后,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得到了救治,抗生素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西药。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使人们发现,抗生素具有导致血液疾病和产生耐药性等弊端。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抗生素的发明与慎用是科学家通过实践得出的正确认识。(3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抗生素的发明产生于治病的需要,慎用的结论也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3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抗生素的优缺点是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3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抗生素发明的目的是为治病服务的,慎用抗生素也是为了人类的健康。(3分)见《五年高考》P199第17题(2012年北京卷)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见《五年高考》P199第18题(12年广东卷)36.(2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分析: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这一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干扰和争论,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分析XX材料。(运用实践决定认识分析XX材料)(XX材料是如何让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材料。•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⑤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在浙江发展的过程中,浙江各级政府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总的来说,与许多省份相比,浙江的行政干预不仅较为克制,而且更有选择性,注重发挥民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凡是民间力量能做的事,政府放手和发动老百姓去做;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解决的事,政府尽可能做到不越俎代庖。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暂时看不准或有争议的,不急于下结论;看准了的,则积极加以总结肯定,予以大胆推广。•请运用实践的知识,分析浙江省政府对待“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态度的正确性。(12分)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在浙江发展的过程中,浙江各级政府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了实践的目的性、有意识的特点,体现了人们的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3分)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浙江省政府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留待实践充分检验。(3分)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浙江省政府不急于下结论。浙江省不仅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而且积极对群众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加以总结。(3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浙江省政府在总结肯定的基础上,予以大胆积极推广,指导实践,推动了浙江的发展。(3分)运用实践的知识分析XX材料?=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知识分析XX材料。•①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唯一标准。为什么?•⑴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⑵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⑶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客观性2、条件性3、具体性——最基本的属性反映的内容检验的标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当地)历史的(当时)统一。马义真理观•一、真理含义:•二、真理的特征:三、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随着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发展和完善真理。•见《五年高考》P202第18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大会上,250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天文学代表对四个关于确定太阳系行星身份的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后决定,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被划为“矮行星”。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太阳系九大行星论被修改了。辨题:真理是可以被人为修改的。(11分)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太阳系行星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可以修改的。(4分)⑵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人们不能随意修改真理。(4分)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3分)认识过程具有以下特征1、反复性——不是一帆风顺的2、无限性——永无止境的3、上升性——不断向前发展认识的主体受各种条件制约认识的客体是复杂变化的认识的对象:无限变化的;认识的主体:世代延续的;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追求真理的过程马义认识观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实践→……•见《五年高考》P202第19题(2010年高考福建卷)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