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迁移”教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中的“迁移”教学所谓“迁移”教学,是把学过的旧知识整体迁移到新知识的教学环境中来,使之发挥“柱石”、“先导”作用,让学生产生更新、更多、更广的知识。“迁移”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很重要,因为小学数学教学是对学生加强数的最基本知识的认识与运用的过程。迁移教学作整体搬迁,便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积IJ}If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教师正确认识与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一块一块重叠扩大,大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提高我们称之为“正迁移”;相反,如果教师运用不当,就会破坏与}一扰教学的进行,我们称之为“负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正迁移而避免负迁移呢?一、在迁移教学中,结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决定迁移的时间、方法与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还停留在形象思维的阶段,而数学教学则是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这是教学中矛盾的一面。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仍以直观的教学为主体,多给学生一些感知,逐步培养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Ill“统一性”的表现。每一章、每一竹、每一个知识点的迁移需要视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要求而定,教师需要灵活掌握。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木性质》,学习木竹内容是要学生掌握比和比伯等概念的基础知识。教学中通常要讲清这是由两个比伯相等的比导出比例的概念;通过计算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再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去解比例。以上所说的知识都是在学习正比例、反比例的基础上的迁移。但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要使学生理解组成比例的条件,搞清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可以先复习比的意义和中}质并给出一些比,让学生II算比伯,然后举出实例。如:土刚买练习木,第一次买8木,用去2元,第一次买14木,用去3.5元。请学生写出每次所买木子的总价与每次所买本数的比,并且求比值。学生写出两个比和比值以后,再引导他们比较。另外还可以举出类似的例子,让学生找出口算练习中比值相等的比,把他们用等号连接起来,然后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并提问: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是否注意的两个比都可以组成比例?组成比例的条件是什么?在五年级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宜,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较好,相反,运用不当,就会}一扰与破坏教学的程序,适得其反。二、在迁移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基本规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之顺利迁移,为后而的学习做准备,成为BU而学习的延伸和发展,促进正迁移的实现。如加法的迁移有利于乘法的学习,因为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这样,可以通过加法的意义来理解乘法的意义。再如,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和“直角”的概念,就很容易理解“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了,这就是学习中的正迁移。又如,在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不统一常常是制约解题思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索。为此统一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环节。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解答分数应用题,其原因是不能很好地运用这种迁移。其实,在学习分数应用题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整体看作“1”并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由此在分数应用题解题指导时,可以这样组织教学话动。例:某工程队,缺勤人数是出勤人数的1/5,后来又有1人请假,这时缺勤人数是出勤人数的1/4。问这个工程队共有多少人?在解这道题时,应充分利用分数意义的迁移知识,从数量关系的变化中,找出一个不变量,并设这个不变量的单位为“1”,再统一单位“1”,进而解答这个问题:1/5和1/4的单位“1”不统一怎么办?1人请假前后,缺勤人数在变,出勤人数也在变,但工程队的总人数不变。抓住了这个不变量,把它设为单位“1。原来缺勤人数是出勤人数的1/5,即出勤人数平均分成5份,缺勤人数是这样的一份,工程队总人数为5+1=6份),则缺勤人数是工程队总人数的音1/5+1。同理,根据后来又有1人请假,缺勤人数是出勤人数的1/4,则缺勤人数是工程队总人数的1/4+1。两种情况缺勤人数相差1人,对应分率是(1/(4+1)-1/(5+1))因此,这个工程队的人数为:1/{1/(4+1)-1/(5+1)}=30(人)。教学中加强了这种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三、在迁移教学中揭示知识之间的差异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正迁移的产生,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应该注意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不同因索,尤其要李l:意它们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表而看来是现象,实际木质上它有自己的矛盾与特征,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一定要揭示这种现象与木质之间的差别。如,学生经常混淆“偶数”和“合数”的概念。其原因就是这两个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自然数,而且除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为此,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点进行区别井讲清这种区别。偶数能被2整除,而合数则不一定被2整除;合数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以外,必须能被其他的某个或几个自然数整除,而偶数则不一定能被1除或本身以外的其他自然数整除。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细致区别,就可以保证两个概念之间不会混淆,从而使学生产生正迁移。这样,将“偶数”与“合数”进行比较,确定两数的相似点与不同点的辩证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数的差异、正反、变化等比较,使学生认识更加深刻。四、在迁移教学中,帮助学生增强综合分析能力小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不强,他们不能将已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知识或假设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教师需要及时加以总结、概括、综合,引导他们进行归类,逐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必将大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关系密切,它们的运算规律相同,可以在运算中相互转化。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种关系,就能使学生在运算中以简为繁,化难为易,实现知识迁移。五、在迁移教学中,要及时发掘学生智慧潜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有极大的智慧潜力,只要教师及时引导,小学生的潜能同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发掘是指对知识的“重组”、“转换”、“转移”,等等。这样不但可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智慧潜力。如,在比例教学过程中,教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先列举一些比例式,让学生分别计算出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再作归纳。也可以先给出能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如3,6,8,16,先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教师板书,有意识地加以排列,以便学生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