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2738—2016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Technicalregulationforsurveyingofoldandnotabletrees2016年10月19日发布2017年1月1日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LY-I-目次前言.....................................................................................................II4总则....................................................................................................25普查技术环节.......................................................................................36普查前期准备.......................................................................................37现场每木观测与调查.............................................................................48古树群现场观测与调查.........................................................................99内业整理..............................................................................................910数据核查、录入与上报...................................................................1111资料存档.......................................................................................12附录A...................................................................................................13表A.1古树名木每木调查表...................................................................13表B.1现场观测与调查存疑树种鉴定表...................................................14表C.1古树群调查表..............................................................................15表D.1古树名木清单..............................................................................16表E.1省(自治区、直辖市)古树名木分类株数统计表...........................17表E.2省(自治区、直辖市)古树名木目录.............................................18表E.3省(自治区、直辖市)古树名木分树种株数统计表........................19 -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学会、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炎明、刘合胜、潘兵、许晓岗、张强、王枫、马莎、李彦、王秀珍-1-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普查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普查技术环节、普查前期准备、现场每木观测与调查、古树群现场观测与调查、内业整理、数据核查、录入与上报和资料存档等技术规定。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除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原始林分、西南西北国有林区原始林分和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古树名木的普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1664古树名木代码与条码LY/T1439森林资源代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林资〔1985〕232号)古树名木鉴定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古树oldtree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2-3.2名木notabletree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3.3胸围bust指树木根颈以上离地面1.3m处的周长;分枝点低于1.3m的乔木,在靠近分支点处测量;藤本及灌木测量地围。3.4树高treeheight指树木根颈以上从地面到树梢之间的高度。3.5平均冠幅averagecrownwidth指树冠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垂直投影平均宽度。3.6生长势growthpotential指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和潜在能力,用叶片、枝条和树干的生长状态来表征。3.7古树群communityofoldtrees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一个或多个树种组成、相对集中生长、形成特定生境的古树群体。4总则4.1普查周期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古树名木普查,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组织资源普查。4.2普查内容(1)古树名木资源数量、种类和分布的总体情况与动态;(2)古树名木的树种、树龄、保护级别、生长地点、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3-(3)古树名木的生态、历史、文化、观赏和科学价值;(4)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状况。4.3普查的总体要求(1)普查以县(市、区)为单位,逐村、逐单位、逐株进行全覆盖实地实测,不留死角;(2)普查数据要全面、真实、准确;(3)建立完整的古树名木普查档案,包括文字、影像和电子档案;(4)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古树名木的动态监测与跟踪管理。5普查技术环节古树名木普查包括以下技术环节:普查前期准备、现场观测与调查、内业整理、数据录入、上报、核查和资料存档。6普查前期准备6.1技术人员与技术培训古树名木普查的现场观测与调查技术人员中,应有熟悉树木分类、测树和仪器操作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普查的内业整理技术人员中,应有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林业或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相关技术规范、仪器和器材的使用、现场观测与调查、内业整理、数据录入、上报、核查和资料存档等内容。6.2普查器材准备-4-现场观测与调查应准备地理定位、测树和摄影摄像器材。地理定位器材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全站仪、坡度仪和海拔仪等;测树器材包括测高器、测高杆、皮卷尺和胸径尺等。内业整理器材包括电脑、打印机和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等。6.3普查辅助资料准备准备《中国树木志》等工具书。收集上一次普查数据,对上一次普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核实,对缺项因子做好补充观测准备。收集地方志、族谱、历史名人游记和其他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本地森林资源清查相关树种的树干解析资料以及其他技术资料。7现场每木观测与调查现场观测与调查以县(市、区)为实施单位,要求对县(市、区)范围内的单株古树名木进行现场观测,确定树种、树龄、位置、权属、生长势、保护价值、保护现状等,并填写《古树名木每木调查表》(附录A表A.1)。7.1编号与地理定位古树名木编号由11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6位为调查地的行政区划代码,要求同时记录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市、区)名称;后5位为调查顺序号,由各乡镇(街道)统一核定。地理定位要求记录树木的具体位置,要求准确填写小地名,位于单位内的可填单位名称,标注具体分布区域,并利-5-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生长场所分为乡村和城区。分布特点分为散生和群状。权属调查应据实确定树木属于国有、集体、个人或者其他。7.2树种、树龄和生长势鉴定树种鉴定应观察鉴定对象的营养器官(茎、叶)和繁殖器官(花、果)形态、解剖特征和生长特性,根据《中国树木志》等工具书的形态描述和检索表,鉴定出树木的科、属、种。对于存疑古树名木和新增古树,由调查人员采集标本以及不同器官(花、果实、叶、树干)照片,由县(市、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标本进行鉴定;县(市、区)无法确定的,将照片送市(地、州)进行鉴定,以此类推。特别重要的古树名木,请专家现场鉴定。树龄鉴定应按以下先后顺序,采用文献追踪法、年轮与直径回归估测法、针测仪测定法、年轮鉴定法、CT扫描测定法和碳14测定法进行判定,并视为真实年龄;上述鉴定方法仍未解决的,可采用访谈估测法判定,并视为估测年龄。生长势鉴定根据古树叶片、枝条和树干的生长状态划分为正常、衰弱、濒危、死亡四级(表1)。表1古树生长势分级标准生长势级别叶片枝条树干正常株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95%以上枝条生长正常、新梢数量多,无枯枝枯梢树干基本完好,无坏死-6-衰弱株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95%~50%新梢生长偏弱,枝条有少量枯死树干局部有损伤或少量坏死濒危株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50%以下枝条枯死较多树干大部分坏死,干朽或成空洞死亡株无正常叶片枝条枯死,无新梢和萌条树干枯死7.3测树树高测定采用测高器或测高杆实测,以米为单位,读数至小数点后1位。胸径采用胸径尺实测,以厘米为单位,读数至整数位;同时记录胸围读数,读数至整数位;分枝点低于1.3m的乔木,在靠近分支点处测量;藤本及灌木测量地径和地围。冠幅分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量测,以树冠垂直投影确定冠幅宽度,采用皮卷尺实测,计算平均数,以米为单位,读数至整数位。7.4古树等级确认与名木鉴定根据年龄鉴定结果确定古树等级,树龄达到500年以上的树木定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的树木定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的树木定为三级古树。名木鉴定采用实物证据鉴定法、书面证据鉴定法或口头证据鉴定法。有确凿植树证据的,应记录名木栽植的具体年月日和植树人全名。7.5立地条件测定-7-坡向和坡度实测可采用手持GPS和坡度仪。坡向为古树名木的地面朝向,分为9种,划分标准如表2。坡度分为6级,划分标准如表3。坡位分脊部、上部、中部、下部、山谷和平地6种。土壤名称根据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分为10种。土壤紧密度分极紧密、紧密、中等、较疏松、疏松5种。表2坡向划分标准北坡:方位角338°~22°东北坡:方位角23°~67°东坡:方位角68°~112°东南坡:方位角113°~157°南坡:方位角158°~202°西南坡:方位角203°~247°西坡:方位角248°~292°西北坡:方位角293°~337°无坡向:坡度<5°的地段表3坡度划分标准Ⅰ级为平坡:<5°Ⅱ级为缓坡:5°~14°Ⅲ级为斜坡:15°~24°Ⅳ级为陡坡:25°~34°Ⅴ级为急坡:35°~44°Ⅵ级为险坡:≥45°7.6历史资料调查-8-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档案或听取当地人口述,简明记载群众中、历史上流传的对该树的各种故事,以及与其有关的名人轶事或历史文化信息等,字数300字以内。7.7养护、管理与保护状态调查(1)管护者调查:调查具体负责管护古树名木的单位或个人;无单位或个人管护的,应具体说明。(2)受害情况调查:调查是否有病虫害、雷击、雪害及其他危害症状。(3)保护现状调查:调查是否有避雷针、护栏、支撑、封堵树洞、砌树池、包树箍、树池透气铺装或其他保护措施。(4)养护复壮现状调查:调查是否有复壮沟、渗井、通气管、幼树靠接、土壤改良、叶面施肥或其他养护复壮措施。7.8其他调查内容(1)生长环境调查:可根据立地条件和人为干扰程度划分为良好、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