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推进中的困惑与对策有宝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5年8月现状与任务面对的问题理性面对课程改革当前和今后的主要工作现状与任务一、义务教育新课程推进2005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新课程在全国全面铺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局部实验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课程的工作重心由面上铺开向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移;即由落实课程改革政策向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和微观问题转移。2004年11月,教育部组织了7省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状况调研评估活动,本次评估以中西部省份新课程实施情况为重点,涉及安徽、辽宁、河南、山西、江西、重庆、湖北七个地区,其中每个省考察2个实验区(一个侧重农村,一个侧重城区),每个实验区考察4所学校(中、小学各2所)。1、学生发展•孩子们的各项能力也有很得的提高,确实能够将知识学好,学活。”•“学生亲历生活,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学生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现在所任教的一年级的学生,从阅读到写作,能力提高显著,是以前学生不能相比的。”学习态度020406080100123总是这样通常这样有时这样通常不从不这样喜欢上学喜欢课本愿意上课2、教师发展•“我感到每一次教学是一次幸福愉快的教学体验。”•“新课程改革为老师们的成长,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了更多的挑战。”•“我逐渐在学习、交流与实践中明白课改的理念,并用理念指导教学,把理念化为行为。课堂上更注重学生的学情,而不是仅仅想着自己怎么完成教案。希望课改能够更‘实’一些,我们一线老师也要克服浮躁的心态没,不光追求形式,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自我。”•“频繁的期中、期末考试比赛排名使教师疲于应付,难于有空闲学习、提高。请给教师一些自由的空间吧。教师需要有思想变化,有思索空间,有创新的自由空间。”•“教师的压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教改难道不能为广大教师的生命质量提供更好的境界了么?”3、学科感受•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依次是:数学、语文、外语;•感觉压力最大的是外语、数学、语文;•最不喜欢的是地理、美术和思想品德;•最有用的是外语、数学、语文;•难度最大的是外语、数学、语文;•内容最多的是外语、语文、数学;•内容最少的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4、教材感受教材的难易程度1.434.362.12.10.21.327.957.611.50.6010203040506070过难稍难适中稍易过易中学小学教材使用情况3.52169.42.401020304050607080完全按教材组织教学基本按教材组织教学根据实际适当调整按自己的想法组织教学•“教材编写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大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相悖,不利于学生健康地发展。”•“新教材在编排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数学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衔接还不是很合理,过分估计了学生的能力,教材内容偏难,偏于灵活。”•“新教材贴近生活,但知识系统性差。”•别教材的内容难度有点大,比如英语难度大,单词比较多,数学例题简单,习题难;在教材编排上,内容不连贯,不系统;二、普通高中新课程推进四省正按部就班锝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今年江苏省将开始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存在的问题:•教师专业水平较低,难以适应改革的部分要求•高考方案未形成,难以把握教学的方向•教学管理滞后•课程资源匮乏•教师和学生负担加剧面对的问题一、现象应试主义的顽疾保守主义的抗争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的较量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无奈二、问题分析课程改革出现问题属正常现象,但对问题的归因要冷静分析:•课程改革自身的问题。如:课程资源准备不充分、部分课程标准设计存在缺陷、专业指导与支持不到位等。•课程改革引发的问题。如: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的两难、评价制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班额过大等。•非课程改革的问题。如:教师编制不足、应试环境、政府支持不够、教育教学设施不足等。理性面对课程改革一、正确看待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抓手和途径,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由之路。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各种力量的通力合作。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韧性课程改革是一项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工程,需要深入研究,并逐步克服暂时的困难。二、党中央、国务院对课程改革的基本态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工作部署,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我国教育未来发展愿景的具体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明确表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已经责成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事部等部委开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调研,拟准备协调各有关部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当前和今后的主要工作一、教育部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1、深化教学改革,开展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研究。即将颁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全国各级教研人员的研究活动组织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项目全面实施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本质:校本教研是有别于理论研究的行动研究,通过观察、总结、分析、提炼教育教学行为,在微观层面认识教育教学活动,进而寻求或建立可以推行的经验或模式。因此,研究的主要目的并非构建一种理论模型,而是探索和尝试可以应用的实践模型;并非体现为理论性成果,而是体现为具有推广或迁移价值的认识或操作模型。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理论工作者;但教师是校本教研主体的核心校本教研的内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内容与教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大班额教学,等等。校本教研的形式:学校独立组织、联片教研、区域教研、跨区域教研、城乡结合教研、个体合作校本教研的组织: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学校要组织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开展。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研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和研究成果的交流工作。校本教研的保障:把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作为对教研机构、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经费、时间、必要材料或设施设备2、修订完善新课程的政策、制度和方案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制定中观层面的课程标准实施指南颁布《地方课程管理指南》3、加强农村地区推进新课程工作4、加快评价制度改革中考改革高考改革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业质量监测5、加强专业决策和专业指导与监控组织成立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6、深化教材制度改革,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尝试建立教材评审“陪审团”制度建立实验教材反馈意见制度开展教材评价工作,引导形成主流教材,规范教材选用市场7、实行激励机制,推广优秀课程改革经验和成果年底召开新课程实验总结交流会议明年组织开展首届国家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8、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形成主流舆论导向二、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的主要工作制定、完善有利于新课程推进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各项评价制度、教师发展制度等,使新课程推进有章可依,有法可据。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管理和支持。积极组织探索开发基于新课程推进的课程资源,探索并推广有价值的教学与评价经验和模式。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机构和人员在推进新课程中作用。坚持制度创新,为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有利的条件。促使政府真正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责任。加强社会宣传和引导,为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三、学校的主要工作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核心。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不同内容和课型下的教学范式研究、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等。开展新形势下的教师专业培训由以大规模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为主,转向以专题培训、案例研究和校本教研为主,即在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培训的同时,更加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培训。加强学校内涵发展,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有积极主动的发展愿望,始终处于坚持研究与学习,谋求自我持续发展的状态;•学校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和学校文化建设上来,能够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条件和机会;•学校形成了积极、健康、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并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发展道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符合新课程需要的制度真正落实并有效运行校本教研制度,健全学业评价制度、专业支持制度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