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风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诗歌语言特点语言风格是诗歌总体语言的特色,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伤口中的凝结。从诗人个性角度看:不同诗人语言风格不同。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清新自然高适的悲壮苍凉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陆游的慷慨激昂孟浩然闲静淡远苏轼的旷达豪迈辛弃疾的慷慨悲壮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清新明快冲淡自然含蓄绚丽豪放悲慨沉郁缠绵(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2)冲淡(平淡、朴素、直率)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冲淡不等于简陋,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3)绚丽(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4)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江楼月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5)含蓄(委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相关术语:清新自然、多用口语如李白诗歌的语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7)豪放(奔放、雄奇)其特点语言奔放、有气势,境界宏大,气势恢弘,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情感豪迈奔放。代表作苏轼、辛弃疾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8)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相关术语:悲壮慷慨(9)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相关术语:沉郁顿挫(10)缠绵语言婉曲,感情缠绵细腻。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相关术语:缠绵哀怨、婉约缠绵11.工丽“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2.生动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写出了春日枝头、红花盛开的景象,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美丽热闹。“闹”字使用得相当生动。相关术语:简练生动、生动形象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雄浑豪放……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此步骤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作答)这类试题就题干指向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直白式即直接告诉出诗歌的风格,要求考生阐释分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这里的“简要分析”主要是阐释、印证“新丽”。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二、隐含式先说出命题材料与某个著名诗人的风格特征相近,再要求考生指出命题材料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三、综合式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月圆(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这三篇作品语言特色各异,均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规范答题示例: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题步骤:①用一二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有时需要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打起”“莫教”是口语词,“黄莺儿”是儿化音,活泼生动,纯口语的表达,显出女子的纯真之情,娇憨之态,不落俗套。“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质朴的语言表明女主人公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题: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步骤一)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用女子自报家门的急切程度,(步骤二)传达了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步骤三)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本诗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