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30NO.1国内首家现代化昆虫博物馆6月1日起免费开放(图)来源:中国新闻网漂亮的二楼展厅国内唯一一只宝石金龟子标本国内首家现代化昆虫博物馆6月1日起正式免费开放,展出标本数量居亚洲第一。●国内首家现代化昆虫博物馆在青城山建成,将于6月1日正式免费开放。●该馆馆藏蝴蝶种类达700余种,超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种类总和,是日本全国蝴蝶种类的3倍。国内首家现代化昆虫博物馆、拥有全亚洲最多展出标本的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经过多年的筹备,终于在青城山新游客中心建成。记者昨日获悉,该博物馆将于6月1日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据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这座昆虫博物馆珍藏的蝴蝶占我国已知种类的95%以上,还珍藏有世界各国名贵蝴蝶以及近两万只珍稀奇特的昆虫标本。该博物馆成立后,将结束我省至今没有一家专门的现代化昆虫博物馆对丰富的昆虫资源进行展示、研究的历史。蝴蝶标本种类超过欧洲大陆总和我省被国际专家视为世界研究昆虫最有价值的地区之一,仅蝴蝶种类就达700余种,超过了整个欧洲大陆的种类总和,是日本全国蝴蝶种类的3倍,比号称“蝴蝶王国”的中国台湾地区还多出近300种。赵力表示,建成后的华希昆虫博物馆收藏有全部四川蝴蝶种类,以及大量我国各地的蝴蝶、昆虫标本。其中蝴蝶占我国已知种类的95%以上,是国际学术界公认全球收藏中国蝴蝶种类最齐全的博物馆。此外,华希昆虫博物馆还珍藏有大批珍稀奇特的昆虫标本,包括20多个目的种类,以观赏昆虫为主,达数千个种类。国内唯一一只宝石金龟子标本亮相除本土种类,昆虫博物馆还收集了来自6大洲40余国的世界名贵蝴蝶和昆虫上千种,许多资料和标本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其中包括宝石金龟子在内的大批国内从未被展出过的奇特昆虫。【现场探秘】上千只蝴蝶标本制成蝴蝶树众所周知,云南有个蝴蝶泉。每年到蝴蝶会时,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蔚为奇观。如今,这一胜景在华希昆虫博物馆得以重现。一进昆虫博物馆,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棵2米多高的“怪树”。它的“叶子”五颜六色,其实全由蝴蝶标本制作而成的,因此这是一棵不折不扣的蝴蝶树。赵力说,制作这棵蝴蝶树,花费了上百种、上千只蝴蝶标本,其目的就是让蝴蝶泉旁蝴蝶会这一奇景重新出现在观众面前。此外,在蝴蝶树的两旁,还有两个由蝴蝶标本制作的巨大DNA双螺旋模型。为追求美观,这两个模型分别由金裳凤蝶、巴黎翠凤蝶、大紫蛱蝶、赤顶粉蝶这4种色差较大的蝴蝶标本来制作,表现生命的最基本的形式。再现《阿凡达》生命巨树奇景在昆虫馆的二楼,还有两棵巨大仿真树。赵力说,在开馆前,这两棵树将会挂上总长上万米的发光纤维特制的树叶,就如同电影《阿凡达》中的生命巨树一般,发出梦幻般的光芒,十分震撼。宝石金龟子身披黄金甲对于金龟子,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又有谁见过全身金黄发亮的金龟子呢?赵力说,除我们日常见到的金龟子外,世界上还有一种名为宝石金龟子的物种存在,但非常稀少。《国家地理杂志》曾经还专门登文介绍说,美国的科学家为得到它,甚至动用了直升机去热带雨林捕捉。“华希昆虫博物馆就有一只全身金黄的宝石金龟子,这也是国内唯一一件宝石金龟子的标本,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赵力一边拿着这只宝石金龟子的标本,一边介绍。“这只宝石金龟子来自哥斯达黎加丛林深处,十分不易。”如赵力所说,这只金龟子的外表全身金黄,如同黄金打造一般,还发出黄金的光芒。华西都市报记者现场探访发现,除称奇于世界的标本外,华希昆虫博物馆还拥有专门设计的配合展品内容的多媒体电脑展示系统、昆虫电影放映厅等现代化展出设施,颇具视觉冲击力。华西都市报记者刘鹏摄影吕甲NO.2丝路遗产——吐峪沟石窟寺遗址保护筹划会”在吐鲁番召开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5月22—23日,“丝路遗产——吐峪沟石窟寺遗址保护筹划会”在吐鲁番市召开,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承办。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韩子勇,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盛春寿,吐鲁番地区地委委员、秘书长牛学兴,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以及新疆文物保护部门的相关专家,共同探讨了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的考古、保护及规划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代表考古执行单位,通报了2010年度考古发掘工作情况,并介绍了吐峪沟考古发掘材料整理研究的新进展。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代表规划部门介绍了“吐峪沟石窟寺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情况。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规划编制的相关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强的建议,对出土文物的及时保护提出要求。在共同做好吐峪沟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上达成共识,形成并一致通过了《“丝路遗产——吐峪沟石窟寺遗址保护筹划会”倡议书》。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吐峪沟石窟寺及其周边遗址,现场对吐峪沟现有的大坝蓄水问题提出了建议。NO.3河北省张家口泥河湾博物馆将于10月初正式对外开放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记者日前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县委获悉,将充分展现东方古人类文化的泥河湾博物馆目前正在全面进行馆内的布展工作,将于10月初正式对外开放,届时人们可以亲身体验200万年前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据介绍,泥河湾博物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4623平方米,属国家中型展馆。馆内将陈列约5万件泥河湾出土的文物,由序言厅、主展厅、临时展厅、活动厅四部分组成。主展厅主要展现泥河湾从200万年前到1万年前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分东方人类出现、现代人类起源的证据、人类社会的巨变、中华文明的摇篮、远古时代的泥河湾等展区。素有“人类的东方故乡”之称的泥河湾遗址群是世界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之一,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目前在泥河湾已先后发现早期人类遗址80多处,其中在全国已发现的25处100万年以前早期人类遗址中,泥河湾就占21处,出土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数万件,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2001年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年国务院批准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O.4文化遗产专家在贵州考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5月19日至23日,在贵州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邀请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文化遗产专员杜晓帆博士、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项目总裁李光涵女士来贵州考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王红光博士率相关处室人员陪同考察,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兆丰一级规划建筑师、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任和昕馆长等参与考察。专家组一行历时5天,穿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铜仁地区,行程2000余公里,爬山涉水、不辞辛劳,进村入镇调查了解,先后对黎平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锦屏隆里古城、文斗苗寨、三穗米场坝历史文化街区和石阡万寿宫古建筑群、汤山古城、印江合水土法造纸露天博物馆、铜仁东山古建筑群、中南门古城及铜岩阁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后。专家组一行对贵州省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贵州的村落人文要素与自然环境结合很好,手工技艺传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见证各时期的建筑保留完整,历史街区保留和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信息,保存了古城的原有风貌。专家组一行与地方政府部门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沟通,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资源,专家组提出了保护思路与合理利用的建议。考察结束后,王红光局长与专家组进一步商讨,形成了一系列可行性合作框架。通过此次考察,贵州省与相关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积极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切实助推了贵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NO.5平山发现战国时代平民墓群文物部门邀市民考古来源: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6月11日将迎来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记者5月26日从石家庄市文物局获悉,省文研所组织的考古队在平山县两河乡张杨村发现了一处战国墓群。目前,考古队已完成对整个墓群的勘探工作,并对一座墓葬进行发掘,出土了铜带钩、铜削、刀币等遗物。据悉,新发的战国墓群共计16座,初步推断为战国平民墓群,属于中山国时代墓群,距今2000多年。6月11日将迎来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省市文物部门将以此为契机推出“穿越千年时空,探秘中山文明”公众考古活动,对新发现的张杨村墓群进行深入考古发掘,并邀请公众参与。“这是继去年省市文物部门成功组织“水帘洞遗址——石家庄先民的家”公众考古发掘活动举办后,再次推出的一次大型公众参与考古发掘活动。”石家庄市文物局副局长张献中说,考古队将对张杨村墓群内一定数量的墓葬进行清理与发掘,并对部分出土遗物进行修复。文化遗产日当天,部分公众有望参观考古发掘现场,参观中山王陵、中山国文物展,进而了解中山文明。NO.6“厨神”伊尹墓旁发掘汉代军官墓尚存在多座古墓来源: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经过近一周时间的抢救性发掘,5月26日,商丘市文物工作队完成了对“厨神”伊尹祠汉墓群中第一座汉代墓葬的发掘整理工作。前段时间,商丘市文物保护部门发现,“烹饪鼻祖”伊尹的墓葬封土东北侧约30米处,一处古墓裸露出地表。为保护古墓,同时解决封土下有“空洞”,不能涵养水分导致的古柏死亡问题,一周前,商丘市文物局决定对伊尹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在抢救性发掘前的钻探中,文物工作队意外发现伊尹墓周围存在汉代古墓群,最深的墓葬埋藏于距地表三四米处,其中一座汉代砖室墓保存较完整。该古墓墓室内长3.22米,内宽0.8米。经发掘,该墓中共出土黑陶罐一组4个,五铢钱5枚,素面青铜钵一个,星星纹铜镜一面,铁带钩一个,铁刀、剑各一把,其中铁剑为铜剑首、剑格,黑陶罐、五铢钱、铜镜保存较完整。“该砖室墓具有典型的西汉时期特点,结合黑陶罐、星星纹铜镜、五铢钱等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出土文物,可以断定该墓为西汉中期墓葬。”商丘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郑清森说,西汉时期男子有佩剑的风尚,墓中出土刀或剑等陪葬品比较多见,但墓中同时出土刀和剑的情况比较少见。鉴于该墓出土铁剑、环首铁刀各一把,结合墓葬形制,初步判断墓主人为当时军队的下级军官。郑清森告诉记者,这座砖室墓是一座未被盗掘、文物保存齐全的西汉古墓,而且出土文物包括生活器具、钱币、刀剑、服饰等多种日常用品,堪称“最完整”。这种“成套”出土的文物将为研究西汉时期生产生活情况提供翔实的文物资料。据悉,伊尹墓东北侧墓葬发掘结束的同时,文物工作队开始了对紧挨着伊尹墓封土的一处墓葬的发掘,初步判断,该墓同样为汉代墓葬。而在伊尹墓周围,尚存在多座汉代古墓。NO.7共同推进山西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5月25日,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君的共同见证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平在太原签署了《国家文物局、山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加强山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规定,国家文物局将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加强协作,共同指导做好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力度,进一步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发展途径,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事业整体水平,弘扬三晋文化优秀传统,促进文化遗产事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合作包括八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一是国家文物局优先把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列入全国文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项目库,山西省将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纳入全省总体规划,并着力推动市县人民政府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五纳入,夯实基础工作;二是继续推进山西南部早期木构建筑保护工程;三是共同指导、推进应县木塔保护和申遗工作;四是积极推进云冈石窟、五台山佛光寺、平遥古城等世界遗产地的文物保护工程;五是重点推进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工作;六是全面提升山西博物院、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整体水平,力争早日列入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七是加强科技保护基地建设;八是共同推进山西文物安全“金铠甲”达标工程。《协议》还就工作机构和会商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协议签署仪式前,王君会见了单霁翔一行并进行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