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心包围学生,以期望促进学生——《读懂孩子》读后感假期读着边玉芳老师的《读懂孩子》,书中图文并茂,从多角度进行阐述,不仅介绍了儿童成长发育的客观规律,而且提出了简单易行的教养策略,让我从中领略了好多思想,也获得了一些启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的困惑一直围绕着我。既想和学生亲密无间,又想树立老师的威信。边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随着年级的增长,师生关系从亲密转向平等、民主。”正是如此,刚入学的新生,他们总是围绕在老师身边,喜欢与老师亲近,毫不吝啬地赞美老师,关注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升入中年级,学生开始能够客观评价老师的行为,对老师的看法更具有批判性。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渴望与老师平等相处,不再“惟命是从”。随着师生关系的转变,老师似乎越来越难于走进学生的内心。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地与老师交流,真正信服老师,爱心是教师走进学生内心的法宝。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有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热爱之心则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赢的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当我们和学生相处中不经意的一件小事,例如,给学生带红领巾,为他们整理衣领,叮嘱他们多喝水,用真诚理性的谈话代替歇斯底里,或许,那时的我们与孩子的心最接近。面对全班学生,最让我们费尽心思的还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当我们不厌其烦地引导,加班加点地辅导,却换来他们不尽人意的成绩时,确实会有些沮丧。多番打击之后我们甚至会对他们失望,不再抱有期望。然而边老师告诉我,关注、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对他们建立积极的期望。书中提到:“老师对孩子抱有积极的期望,有助于孩子的发展”。当教师对学生积极良好的期望时,会对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学生会把这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继续前进。“说你行,你就行”,然而这种期望的目标也要因人而异。面对一个唾手可得的苹果和一个跳了无数次都够不到的苹果,同样无法促进学生进步。因此,只有那种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超出其原有水平但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期望,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和行动的动力。对每个学生来说,教师的期望水平应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因人而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智力水平,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对每个学生的积极期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的优势给予期望。读懂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想法,解读他们的感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真挚的爱心换来孩子纯真的笑容,以积极的期望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