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小学数学导学—自学—互学模式探究作者:王桂玲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年第05期【摘要】目前,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第一目标。“导学-自学-互学”应势产生,“导学-自学-互学”主要是在老师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形成综合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关键词】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研究一、“导学-自学-互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古代教学模式普遍是传授式,特点就是教师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机械进行知识的记忆。到17世纪时,夸美纽斯提出了“感知—记忆—理解—判断”的教学模式,19世纪时赫尔巴特提出了“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教学模式,但是以上教学模式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要强调灌输的作用,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到19世纪20年代,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以往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教育面临新的改革,人们开始用新理论研究教育问题,在国际化背景的影响下,国内的教育思想得到解放,教育岗位上的教师以最大的热情创新教学模式。二、“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的价值意义教与学是一个双边过程。课堂教学的实质不仅仅是教师进行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学生通过知识传递的方式实现自我探究、自我成长的能力和素质。“导学-自学-互学”模式主要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来创新的。建构主义认为,一个人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和对事物规律的深刻理解,最佳办法是到现实世界中去学习和感受,不仅是听别人的讲解和介绍。“导学-自学-互学”模式中教师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确定学习目标,之后由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最后是师生交流,互相启发。这种模式的意义是减少了教师的“教”,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了传统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三、“导学-自学-互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法1.课前下发导学方案,学生进行预习龙源期刊网课前下发导学方案,主要是让学生在上课前先理解将要学习课程的内容和重点,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这样可以在学习中注意到疑难问题并写下感受。同时,带问题去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网络等学习辅助工具,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合作交流,互帮互学“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固定座位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于其他小组或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个体交流,也可以是小组之间交流,通过交流可以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精神。对小组的组织,教师要遵行以下方法,可以使课堂活而不乱。首先,多数学生的习惯是只关注自己的观点,只想快点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和话语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教师要先教会学生倾听,同时要尊重别人意见。鼓励学生先听完其他同学的话,然后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其次,小组交流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帮助学生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小组讨论中要全程参与,但是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进行尝试的机会。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遇到困难会放弃的原因,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小组中搭建一个有大脑、双手和嘴巴的合理结构,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有成就感。3.教师通过情境设置把握课堂节奏课堂教学还是有特殊要求的,不是随意的,在课堂上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要求是不现实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握课堂节奏,使课堂活而不乱。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脑、耳、手、口等器官,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在课堂中,教师要把教材重点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呈现在学生面前,防止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兴趣被激发后,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路的拓展,利用小组讨论达到对教材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充分理解。4.及时评价,迁移拓展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信息的反馈。课堂检测后,教师可以摸清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不再是大量重复性练习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而是运用知识迁移、语言激励等开启学生创造力,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牢固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总之,“导学-自学-互学”模式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把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表达自我。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利用工具进行自学和适当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参考文献:[1]郑烈平.初中数学导学、自学、互学、悟学的合作学习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56.龙源期刊网[2]王海燕.自学—互学—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