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知识培训1培训内容22院感基本知识13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手卫生知识院感基本知识31、什么是医院感染2、消毒、灭菌3、标准预防医院感染的定义4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5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6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7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爆发8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爆发:疑似医院感染爆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侯群相识、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近年来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回顾998年深圳妇儿医院发生严重院内感染事件,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此次感染是以龟型分枝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感染原因是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因配制错误未达到灭菌效果。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患儿死亡。该事件后果严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安徽宿州眼球事件: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后感染9名患者患侧眼球被摘除。09年至10年3月,半年时间云南省大理州医院血透病人先后有60余名在透析过程中感染丙肝2013年年初,辽宁省丹东东港市社会保险医疗门诊部日前发生疑似医源性感染事件,已导致120名患者疑似集体感染丙肝。该门诊部一支针头多名患者使用,是导致集体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感染后千疮百孔的手术切口10诸多的事件告诉我们11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医院的消毒和灭菌12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3环境类别标准空气cfu/m3物体表面cfu/cm2医护人员手cfu/cm2Ⅰ类≤10≤5≤5Ⅱ类≤200≤5≤5Ⅲ类≤500≤10≤10Ⅳ类-≤15≤15环境类别14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15方法剂量基本程序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16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医院常用消毒方法17空气消毒方法: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机含氯消毒剂通风换气物品消毒方法18含氯消毒剂碘伏酒精过氧乙酸隔离19定义: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技术措施。原则=“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标准预防20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DCD)提出了“标准预防”的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基本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标准预防措施21认为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具体要求:一、预计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作,要戴手套;二、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者面罩。三、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应及时消毒处理;四、避免可能会造成锐器损伤的操作,如用后针头不可回套针帽。血液、体液传播预防措施22主要用于预防HIV、HBV、HCV、梅毒、淋病等的传播,按要求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要求:注射器、针头、输液器、侵入性导管等必须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巾”执行,标本应醒目注明,已引起重视。血液、体液隔离231、同病种可同住一室,必要时住单间。2、为防血液、体液等溅到脸部或污染工作服,应戴口罩、护目镜并穿隔离衣。3、接触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是应戴手套。4、防止被针头等利器刺伤,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接触另一病人时也应洗手。5、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或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6、病人用过的针头等应放入防水、防刺破且有标记的容器内,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7、物品表面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手卫生知识24全球洗手日_每年10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倡导号召全世界各国从2008年起,每年10月15日开展用肥皂洗手活动,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第三届“全球洗手日”主题:“正确洗手,‘手’筑健康”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25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cm2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26272829干手措施30医务人员擦手方式调查31白大衣是首选甩手运动第二重复毛巾是摆样子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32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是:认真、规范的洗手但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规范合理的洗手设备33手卫生的重要性34接触病菌洗手菌沾满各种病原菌的双手35什么时间洗手36–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什么时间洗手37–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38保护你的双手39冲净皂液正确干手不长时间戴手套使用护肤品接触污染物和腐蚀性物品戴手套特别提醒40所有的化学消毒剂都有毒性!不能过度使用!如果保护不得当-你的双手4142使用符合自己的护肤品---有效保护您的双手43医疗废物的管理44医疗废物分五类45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感染性废物46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弃的血液、血清医疗废物47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注意事项481、医疗垃圾放在黄色垃圾袋内,医疗废物达到容器的3/4时,应有效的封口,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增加一层包装2、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3、医疗废物、生活垃圾桶内禁止混放锐器废物,生活垃圾桶内禁止混放医疗废物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