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十:穴位的演化进程十、穴位的演化进程此前我们曾对穴位作过简单的论述,如果大家还没有明白穴位是怎么回事,那么我们可以把穴位放大一百倍则你将会发现,这些部位其实与人体的九窍是很相似的,在本质上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用鼻子与宏观的天气交通,而用百会穴与微观的天气交通,用嘴与宏观的地气(阴性物质)交通,而用劳宫穴与微观的地气交通。我们可以嘴吸食地球的宏观产物,但也可以将腹中病态产物呕吐而出,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劳宫穴也可以吐纳地气的微观产物,如地球自身的电磁波。另外,我们可以通过肛门与尿道将体内的宏观废物分道排出体外,也可以用会阴穴与涌泉穴将体内的微观废气分类排出体外。所以说,窍与穴是相通的,只是存在宏观与微观的分别而已。《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所谓“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说的就是人体的穴位共有365个,而每个穴位的共性是“节之交”。也就是说穴位的形成是由于节与节之间的交替所致的。那么,什么是节呢?虽然节的含义很多,但这里由于365这个数字提醒了我们,这里的节指的是每一天之间的交替,很明显是指每天的子时这个时间位置。为什么交替就会产生穴呢?因为这里是一个转折点,这个时候是阴阳交会的时候,是内在生命力最平衡旺盛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就形成了穴位。我们知道,人体处处是穴位,但由于这个阴阳交会的特殊性,使得某些地方就形成了比较特别的孔窍——穴位。打个比如,尽管地球处处都是孔窍,哪里都可以与天气交通,但如果你在某个地方挖个洞,则这个地方与天气交通的能力很明显就比其他地方强,而这个洞,就是地球的穴。所以,归纳来说,穴位的基本功能就是与天地自然进行交通。如果按照不同程度的阴阳划分,则每个季度也有交替,每一分钟也有交替,所以,在人体内就对应不同的节,如膝关节就是人体比较大的节,从某种意义上它也属于人体一个大的穴位。而周身的毛孔,就是人体较小的节,或者称为小穴位。这与“全身是穴,全身无穴”的认识是相一致的。论述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人体的经络与穴位是相互协作的关联官能部位,并没有孰轻孰重的区别。他们的关系,就像消化道与肛门的区别,消化道就像经络而周流循环,肛门则像穴位而与天地交通,他们又怎能彼此分个轻重呢?由于一天是天地的一个小循环,所以每一天的交替所产生的穴位相对来说就比较有实际意义,因此古医家就着重研究并利用这些穴位。如果应用到植物上,例如竹子,它们的节也是自身对应的穴位,这个在其他生物体上也是没有矛盾的。由于生物体在经络形成之初,首先形成的是络脉,而在这个时候出现的穴位也并不多见,并且每次形成穴位都是按照一分为二的方式对称出现的,这也是生物特别是动物无论在外貌形态还是经络分布多呈对称特性的原因。由于刚开始出现的穴位的主要功能是与外界的宇宙进行交通以及使生物体内部使各组阴阳经进行沟通,因此我们据此基本上可以确定穴位的演化是从原穴与络穴开始。而最初演化出来的原穴就是百会穴,对应地,最初的络穴就是会阴穴。接着下来才按照“胃-脾-膀胱-肾-心包-胰-小肠-心-大肠-肺-胆-肝”的脏腑演化顺序相继演化出对应的原穴与络穴。即按照冲阳与丰隆—太白与公孙—京骨与飞阳—太溪与大钟—大陵与内关—阳池与外关—腕骨与支正—神门与通里—合谷与偏历—太渊与列缺—丘墟与光明—太冲与蠡沟的顺序相继演化出来。原穴名称,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五脏原穴: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灵枢·本输》补充了六腑原穴: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骨,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包经原穴神门,后由《甲乙》补齐。在这里很明显就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错误,就是《甲乙》误会了《内经》的意思,它把心经的原穴跟心包经的调换了,以致后世均认为心经的原穴为神门,而心包原出于大陵。但实际上,《灵枢·九针十二原》已明确指出,“心原出于大陵”,真正缺的心包经原穴也并非《甲乙》所认为的神门,因为在心包经里面,更为符合与外界的宇宙进行交通原则的是劳宫穴。对应地,我们也认为肾经的原穴不是太溪而是更为符合与宇宙交通原则的涌泉。并且,参合心包与胰的顺序互换,则上述的原穴与络穴演化顺序表就应该加以这样的修正:胃冲阳与丰隆—脾太白与公孙—膀胱京骨与飞阳—肾涌泉与大钟—胰劳宫与内关—心包阳池与外关—小肠腕骨与支正—心大陵与通里—大肠合谷与偏历—肺太渊与列缺—胆丘墟与光明—肝太冲与蠡沟。这样一来,真正的经络循环图就有必要进行局部小范围的修正了。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来治疗。余皆仿此。络穴又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够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经的病证,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等疾患。络穴在临床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使用,即谓之“原络配穴”。而他们之所以能够配合使用并往往效果显著的真正原因,正在于原络二穴本来就是天生的一对。接下来的问题是,在经络系统的不断演化中,在由简单到复杂之后,特别是脏腑出现之后,人体格局已经完备,穴位还继续在演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脏腑出现之后,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这就像城市建立之后,相互之间的公路只会有增无减。而在人体内部,有通道的出现就有孔窍的对应,也一定有相关的穴位以之对应。这就是沟通脏腑的筋膜背俞穴与募穴。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篇,载有五脏背俞穴名称和位置。《素问·气府论》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甲乙》又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而完备。但在这里,我们也补充一个胰俞,也就是原来的心包俞,它的位置在膈俞和肝俞两个俞穴之间。而《千金方》所补充的厥阴俞亦即修改后的现在的心包俞。至于《甲乙》所补充的三焦俞则毫无实际意义,因为三焦筋膜处处皆俞。“募”读作幕,通膜,意指其位置与内脏相近,同时也有募集的意思。并不限于在其本经。例如,胃的募穴中腕就在任脉上。由于胸腹为阴,所以《难经•六十七难》说:“五脏募皆在阴”。《类经图翼•经络》说:“募,音幕。《素问•举痛论》作膜,盖以肉间膜系为藏气结聚之所,故曰募。”募穴常用于脏腑病证的诊察和治疗,如《素问•奇病论》说:“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募穴与背俞穴常配合使用,且效果也甚为显著,其根本原因,也是那句话,他们本来就是天生的一对。此后,由于人体的高度进化,体内交通错综复杂,相应地就广泛地出现了交会穴,如三阴交之类,它们就像城市的十字交会公路甚至天桥立交一样,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络交会而成的,所以这类穴位经常能调理来自多方面的证状从而使人们经常地应用它们。是文至此,则穴位的形成及其演化进程已基本论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