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谋篇布局要点:记叙文议论文结构模式,开头结尾方法,过渡照应,拟标题谋篇布局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在主题的统帅下,把表现主题的有关材料进行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展开,怎么过渡,怎么结尾,有条不紊地组成完整的篇章。古代文章家认为“章有章法”,认真按章法办事,能使文章“首尾开阉、繁简奇正,各极其度”。“文章”俩字,我的理解就是,“文”是条理,“章”就是谋篇布局的方法。当然,谋篇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地运用。谋篇布局涉及到文章的各个部分,如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以及贯串全文各个部分的线索等等。文章的整篇要谋划,文章的各个部分要巧安排。把握每个方面的要求,写出来的文章就能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繁简得当。谋篇布局最为重要的准则是要突出文章的主题。谋篇布局要遵循的另一准则是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人的思维的逻辑规律。谋篇布局须有清晰的线索。谋篇布局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照应也要巧作安排。文章谋篇布局还要讲究开头与结尾。讲究开头结尾,目的在更好地表达内容。古人对文章有个十分形象的说法,即文章要“凤头、猪肚、豹尾”,文章除内容要充实外,开头要漂亮,“首句标其目”,结尾要有力,“卒章显其志”。开头要响亮,“起句当为爆竹,骤响易彻”。开头,开门见山也好,形成悬念也好,激发感情也好,引人入胜也好,总要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开头最忌绕弯子,说不到点子上。平实、朴素也是好的,平中寓情、寓理,对表达主题同样起积极导人的作用。文章结尾犹如一首乐曲的终了,应清音缭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结句当为撞钟,清音有余。”结尾与文章的开头一样,怎样设计,采取什么形收尾,同样要根据表达写作主旨的需要。最常用的形式是总结全文式。例如吴晗的《说谦虚》,论证了“谦受益,满招损”这个中心论点后,结尾一段是这样写的:“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结尾,关键在:一要紧扣写作主旨,即使是宕开去,也必须有内在联系。二是要与全文的笔调协调,不能给人以外加之感。文章结尾最忌虎头蛇尾,尾细而弱,与“虎头”不相称,使文章趴下,站不起来。当然更不能没有结尾,使文章残缺不全。文章的开头结尾是文章的有机整体一部分,要注意前后呼应,要与全文内容协调一致。第一节整体结构一、议论文的结构布局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的整体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凤头分析问题(本论)------猪肚解决问题(结论)------豹尾1.凤头------引论提:提出论题、论点2.猪肚------本论证:证明观点的正确;联:联系实际,进一步论证;议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应显示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1)★总分总式(分的部分呈现并列式结构)2)横列式分层论述结构引论提出分论点分论点(一)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分论点本论分论点(二)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分论点分论点(三)摆事实讲道理结论总结观点横列式分层论述结构实例《神奇的问号》引论:比喻兼排比引论分论点(一)“?”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本论:分论点(二)“?”能启发人们对社会、结世界的思考。分论点(三)“?”能引发着人们对人生的无尽思考。结论:“?”的确是一个神奇的符号。(3)纵贯式分层论述结构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分论点分论点本论分论点(一)分析论证分论点(二)分析论证分论点(三)分析论证小结小结小结结论总结观点(4)正反对比论述结构A、正反对比论述结构常式:引论正面提出论点正面论证正面说理正面举例本论反面提出论点反面论证反面说理反面举例结论例文:学然后知不足河水来到浩瀚的大海,就会望洋兴叹,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井底之蛙跳出井底,看到无垠的天空,就会自惭孤陋寡闻;我们通过学习,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学习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的去学习。不断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知识领域不断开拓的过程,每开拓出一片知识的荒地,就可以种下一片智慧的种子,以努力作阳光,把汗水作基肥,智慧的种子就会生出智慧之芽,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智慧之果。随力着知识的逐渐积累、增多,就会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从狭小的知识境界到更广阔的知识境界的升华。人们常说,“登高”便可以“远望”,远望才能够开阔视野。在知识的海洋里,知识境界愈高,视野就愈开阔;视野愈开阔,就愈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过“大海之一滴”而已,于是便愈知己之不足;愈知己之不足,便愈是谦逊虚心.学习起来便靠是勤苦,所以他达到的知识境界就愈高。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总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其实,选种人的知识太浅薄不过了,任何博学多才的人都不会自满自足。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这种人即便有满腹的才学,也会像高空中洋洋自得、自做美梦的云雀一样,从虚幻的云雾中坠落下来。摔在现实的岩石上。不是吗?夜郎自大的清王朝,以“天朝”自居,不愿意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闭关自守,结果使中国变成一个匍匐在洋人铁蹄之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不学无术,自高自大,同样是我们做学问的劲敌。由此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谦自励,才能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永不知足,永远进取。(本文作者张明厚,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本文思路结构学然后知不足引论――类比引论法类比体河水望洋兴叹井蛙自惭孤陋本体:我们学然后知不足本论——正面论证正面提出论点――学习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正面说理比喻论证――以拓荒比学习层进论证――八个“愈”字正面举例(无)反面论证反面提出论点――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而自高自大反面说理――比喻论证――云雀之喻反面举例――清王朝闭关自守结论――我们只有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有自谦自励,永远进取。二、高考记叙文写作结构模式近年高考语文,由于不少考生一味模仿部分高分作文,片面追求形式上“创新”,致使考场中上出现大量的“四不象”作文;有些考生忽视常规作文的结构训练,缺乏快速架构作文的能力,所写作文思维紊乱、残缺不全、颠三倒四、主次不分,不能让阅卷人在快速审读中迅速把握其思维逻辑,自然只能得到较低分数。考场作文就写作主体来讲,是急就章,要在不超过6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就阅卷主体来讲,是浏览者,高速运作的机制决定了阅卷人只能在最多两分钟内(有些十几秒)浏览完毕并作出判断给出分数。这二者都决定了考场作文在结构上的一些特殊要求。首先是结构必须有头有尾,层次清楚,清晰明朗,条分缕析,使阅卷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其次是结构应有一定的模式特征;近年的高分作文中,不少就是按常规体式和模式结构获得的。熟悉几种常规而实用的结构模式,并经过长期操练使之了然于胸,必将提升同学们快速架构文章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档次。上一专项我们重点介绍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本专项重点介绍高考记叙文的结构模式。一、时序顺进式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二、平列展开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基本模式是:材料①开头(引出材料)→主体{→结尾(抒情、议论)材料②三、对比映照式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为:正面材料开头(引出材料)→{}→结尾(抒情、议论)反面材料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四、穿插回放式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其模式为: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结尾抒情、议论)(高考记叙文例文欣赏一)我的母亲(提要)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儿行千里母担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俗语到古诗,歌颂这一伟大主题的名言名句多不胜数,而且脍炙人口。然而,我是女孩,母亲的女儿。我曾经憎恨我的母亲,坚决地否定母爱。(开头以对比的方式引出材料,吸引读者)那是2001年8月底,我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母亲坚决反对我上高中……(描写我与母亲的冲突或父亲与母亲的冲突及我的心理活动)快三年了,我很少搭理我的母亲,甚至很少回家。每当我从母亲的眼中读出痛苦与无奈时,我心中甚至生出一丝莫名的快意。然而我错了!大错特错!(以上两段过渡)2004年5月15日,星期六,晚上11点15分。一个让我刻骨铭心的日子,一个让我终身愧疚的日子,一个让我谢天谢地的日子。因为从那一刻起,我读懂了我的母亲,终结了可能的终身遗憾。5月15日,学校难得地放了一天假,让我们回家和父母商量填报志愿的事。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父亲说了,父亲没说什么。晚上是照例的看书。11点15分,我去客厅喝水,经过父母的房间,无意中听到了一段对话……(描写对话内容)(对比材料要写得震撼人心,方能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我如遭雷击一般立在饮水机旁。我的脑中一片空白。只觉得天旋地转,客厅里的家具像在空气中飘浮起来一样。忽然,“砰”的一声,我手中的水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我扶着饮水机,总算没有倒下。母亲从房间里冲出来抱住我,拼命地问我“怎么了”。“没事,妈妈——”我大叫一声,紧紧地抱住母亲,恨不得钻进母亲怀里。母爱,是伟大的。没错!(结尾:着力描写自己的感受,不可用太多的议论或抒情破坏文章的意境和情感氛围。若描写不到位,则可增加抒情或议论。)(例文欣赏二)钢笔人生走进考场,我首先将一个精致的钢笔盒子放在座位的右上角。望着它,我思维的野马在记忆的原野上奔驰……以前,妈妈经常自豪地向亲朋好友炫耀,说我“抓周”的时候抓的就是钢笔。从此,父母对我的前程便充满了憧憬。“钢笔”便注定与我的一生结下渊缘。(交待物象及与“我”的人生关系,是故事的开头)带着幸福的憧憬,父母亲高兴了好多年。从幼儿园到小学,我的成绩在智力正常的孩子中还算不错。我还会时不时地抓着钢笔做刻苦学习状,引得父母那带点虚荣的希冀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进入小(五),我开始恨钢笔了。因为像山一样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钢笔不再给我带来快乐。我的成绩随着小学毕业的临近而从优秀降到中等,再降到中下。感谢《九年义务教育法》让我顺利地进入初中。然而成绩却丝毫没有起色。为了我,父母的争吵愈来愈多、愈演愈烈:那种伤心明明是看着一位神童毁灭或天才堕落的伤心。我无暇顾及父母的伤心,因为我正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网络游戏可比钢笔有趣得多啦!初中三年,一眨眼就过去了。我虽然没有坏到哪里去,但自然也不是父母骄傲的“神童”。其间,我常常不自觉地用精彩的游戏镜头驱赶父母失望甚至痛苦的眼神。我知道父母每年在我生日的时候都会给我买一支精致的高级钢笔——它们正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父亲略显空荡的书架上。但我却不敢正眼看它们,甚至尽量不去父亲的书房。在父亲失落的目光中,我以“择校生”的身份走进了一所“全封闭管理”的学校。“全封闭管理”,这意味着我每五天半才能和我心爱的网络游戏幽会一次。果然,不到三天,我对游戏的渴望就像犯了毒瘾一样难以控制。更为恼人的是,班主任是个语文老师,要我们用钢笔书写,还说出了一大堆理由——虽然我一句也没记住。然而,改变我的也是一支钢笔。(注意这一段转折性过渡)那应该是开学后一个多月了。对陌生环境的新鲜慢慢散去,压抑在心底的顽劣就冒出来了。看班主任那憨厚的模样,应该不难骗倒他吧!我随便编了个理由去请假,他却随手就给我签了字。第二天.我按时回了校,却因为通宵熬夜实在打不起精神,以至语文课我都听得“摇头晃脑”。晚自修放学的时候,老师把我叫去了。我迅速制订了“低调”应对的策略。但老师的话却让我大吃一惊。“你昨晚去网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