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超级工程第三集北京地铁近日,我观看了超级工程第三集《北京地铁网络》。纪录片中的内容在震撼我的同时,引发了我深深的感触。作为一个北京人,我对北京交通状况的拥堵深有感触,堵车是常态。同时我也亲身体会到了北京公共交通的迅速发展。其中便以地铁网络发展最快。正如纪录片中所说的那样北京的交通拥堵不堪,城市的未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改善交通问题,就有了建设地铁的这一项计划。计划中,需要十年时间,完成包括31条线路,560座车站,1000公里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铁交通网络。北京只剩下十年时间,使建设地铁成了一项超级工程。国外的地铁往往与城市相伴而生,甚至早于城市出现。而北京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城市的地下管线密布,高大建筑的地基纵横交错,这给北京地下地铁的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在挖掘过程中,又遇到了是盾构机丧失威力的难题。由于北京复杂的地质,北京西北两侧地势偏高,经过河流长期的冲刷,形成了东边沙土西边卵石的地质。这些难题都需要专家反复探讨来解决,可见这项工程的不易。在修建中,最为主要的是有关文物的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头顶的古建,设计师为这条新修的线路选定了一种首次应用于北京的施工方案,这很好的体现了在工程中的一种富有人情的气息。工程并不是冷血无情的,它更多的是为我们服务,为我们提供方便,同时并不会为这些去破坏祖先留给我们的美好遗产。据我所知,至2014年1月,北京就有17条地铁及城铁(城市铁路或称为“轻轨”)正在运行。在北京,城铁和地铁都称为地铁交通。而且票价仅为2元,不计里程,采用一票制,在站内换乘不用再买票。我在北京出行也会首选地铁交通,它不仅比地面交通更加快速,而且覆盖面很广,几乎覆盖了北京的中心城区,同时也联通了郊区和城区。修建地铁交通网络的成效也是很大的,在2008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北京地铁创造了40分钟疏散鸟巢10万观众的奇迹。但地铁交通也还存在着种种需要解决的弊端。如因北京的交通运输的高峰期,大量人员同时涌入地铁而造成的安全问题;以及换乘效率低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北京地铁网络的修建无愧于“超级工程”的称号,工程师们是用一滴滴汗水,铸就这地铁工程的奇迹。我们应该对日夜工作为完成这项超级工程的所有成员表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