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班主任是做人的工作的,人与人之间少不了交流沟通,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顺畅的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研究中永恒的话题。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大部分是通过对话进行的,班主任与学生对话的质量,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的达成。言为心声,对话,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心灵的碰撞。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其宽广、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不断变化发展的孩子,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沃土,播下适宜他们成长的那粒种子,这是至关重要的。要走进学生心灵,就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浇灌,让他们的心灵绽放出真诚善良、美好光明、积极向上的花儿。在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感召下,即使有很多恶习的、心理阴暗的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从而萌生出否定自己错误、摒弃自己不良行为的强烈愿望,最终被引入一个全新的阳光地带。下面我谈谈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多用“我们”,把学生当自己人所谓“自己人”,是指把对方和自己归为同一类型的人,对“自己人”说话更容易被人信赖,更容易被接受。班主任在和个别学生谈心或对全班学生讲话,有时会不自觉地把教师和学生用人称加以区别,特别在一些不良现象时,更倾向于:“你们怎么会这样”,“我要求你们”等句子,学生听后很不舒服,仿佛教师与学生是对立的,都是教师的要求做到什么,这其实效果不好。今年我第一次班会就提出了“我们是一家人,让我们的教室干净、整洁,温馨如家”这其实就是对卫生、环境、团结等方面提出的整体要求,所以班级卫生、班级文化布置、同学间的关系都很好。自己人,利益一致,建立了一种信任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师生平等观念要落到实处,师生交往和一般的人际交往其实差不多,要想沟通顺畅,贵在真诚、平等。教师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居高临下,认为自己永远比学生高出一大截,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允许学生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比如有学生对现在的教育状况、考试制度有不满,班主任在交流时不需要立即反驳他的意见,而是站在他的立场,肯定他的话中有道理的地方,对有争议的地方不一定非要学生听你的,而是和学生讨论,如果思想还是不通,可以暂时搁置,求同存异。2、要善于找到和学生的“共同语言”,教师和学生的谈话,不仅仅就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对学生施以帮教,还有很多生活化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维系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良好的关系促成了教育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进步了,更巩固了师生关系,形成良性循环。人和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都需要一些基础,也就是要找到一些共同点-------共同的志向、兴趣、爱好等,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其实很多,关键是要用心去寻找,这些共同点是师生继续交往的基础。3、要学会对学生感兴趣,对学生感兴趣,其实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对人的心灵世界充满了好奇-----这既是班主任战胜职业倦怠感的有力武器,也是博得学生信任的有效方法。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说的话,即使教师认为不重要的话,表示出明显的兴趣。学生通常认为教师和自己有代沟,学生的世界教师没有兴趣关心,这样很难产生“自己人”的感觉。师生朝夕相处,但是心却离得很远,教师和学生说话,仿佛隔了千山万水,很难取得效果。二、以心换心,敲开你的心门我们经常说,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蹲下来看孩子,如果真将这一理念变成教师的思考行为习惯,那么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不会那么激烈。而教师的角色置换习惯,对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也会理解他人,包括同学、父母、老师。学会了理解、宽容、分享,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大有益处。比如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最头疼的就是:无论你说什么,他总是不搭腔,被你问急了,挤牙膏似的说一句两句话。这种谈话根本没有效果,因为没有交流,基本上班主任一个人在说,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你无法得到信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说的他是否听进去了,或许你说了很多,但你不知道哪些有用,哪些是废话。这其实就是说教,根本不是谈心,学生不暴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真实信息,教育成了无的放矢。所以我觉得要让学生敞开心扉,自己要首先敞开心扉。不能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对学生进行说教。我们都说要理解学生,其实反过来,让学生理解我们,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已经填平了。一般来说,教师主动和学生说心里话,是引出学生心里话的最佳办法。有时其实也不需要学生说什么了,只要他能理解你话的意思即可,最后一层窗户纸,不点破也罢。我说了我自己的事,其实就是在说他的事,真心换来真心,信任换来信任。三、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用尊重换理解在说话时,听者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冷冷的听,没有任何表情和回应,以至于让说话的人怀疑对方是不是在听或充耳不闻,要不就是对自己的话毫无兴趣,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说话者就没有兴致再说下去了。另一种情形是,听者不断的作出各种感兴趣的表情和动作,还不时发出“嗯”“哦”之类的声音,这其实不会打乱打断对方的说话,而是让说话的人感觉自己说的话对方听进去了,而且很感兴趣,说话者受到这样的暗示或激励,会以更好的发言来回报如此忠实的听众,这称为“格林斯潘”效应。启示是:教师一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听众。尊重是相互的,其实是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对说话者的尊重,只有尊重的对方,轮到自己说话时,才能得到对方相应的回报。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关系比较特殊,成年人对未成年人,阅历丰富对涉世不深,权威对不权威等,教师容易对学生产生优越感,从而对学生说的话比较轻视,在学生说话时毫无表示。很多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以自己说为主,滔滔不绝向学生灌输道理,几乎不留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偶一为之,还没等学生说上几句,就急于打断,继续开始长篇说教,学生说话只是教师两大段说话之间的过渡。一个“嗯”字,一个点头,很容易做到。但是做与不做,区别很大。所以请别忘了在学生对你说话时,你要看着对方,并不时做出反应,这对于融洽师生关系,改善师生对话效果很重要。四、“是的,是的,可是”,先扬后抑班主任要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说话会传递很多信息,也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诉求。当然学生的观点未必都正确,有些甚至就是要批评的,教师观点和学生观点冲突时应该用什么方法协调呢?教师如何让学生听的进去?当我们试图让对方改变观点或接受你的观点,先对对方的观点采取“是”的态度,后采取“可是”的态度,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己方的意见。在谈话中,无论学生说什么,不要立即下结论或简单否定,首先以:“是,是”回应,这体现了一种尊重,尊重学生表达思想的权利,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这个“是”有多重理解,不一定就是赞同,也有“你说的我知道了”这样的含义。但是,让人听了很舒服,还会产生一个让步的感觉,为后面的“可是”做铺垫。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班主任不失实机地以“可是”开场,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好意思不接受老师的意见了。因为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尊重了学生,学生焉能不给老师面子?如果学生说的都以“是,是的”回应,在老师说话时学生怎么可能断然拒绝?因为这样做无疑在表明自己只能听的进好话,而听不得半点批评,谁也不愿意给人留下这样不好的印象。所以,即使仅仅是出于对教师尊重自己的回报,学生也会认真听老师说话。可以说,这是一种互惠的心理------你对我宽容、理解,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五、有什么你就冲着我来吧,做学生的安全阀我们都知道,人又压力就需要释放,否则就会“生病”。就学生而言,其承受的成绩、升学、思想上的压力也很大。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有教育的任务,也有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减压的要求,特别是班主任。有时候跟学生谈话,学生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其实不时学生没有话说,而是因为种种原因和顾虑,忍着不说。而老师说话时,学生又显得心不在焉。当有这种欲言又止的神态时,不放暂停,耐心疏导,不要急于对学生灌输道理,因为此时学生憋了一股气或一肚子话,在他没有发泄出来之间,心里是容不下外来道理的。往往这时他有难言之隐,班主任要以长者的胸襟和宽容迎接学生压力的释放。“有什么话对老师说,没关系,老师帮你想办法”,“老师是值得你信任的,有什么一定会为你保密,请放心说”,“老师知道你心里有话,不要顾虑,说出来,说出来会好受一点,让我们一起想办法”这些宽慰的语言可以舒缓学生的心里压力,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用各种方式鼓励他说完,说清楚,学生发泄完了,心里压力释放了,再进行下一步沟通,效果就好多了。我们应该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班主任因何而精彩。可以说,班主任因爱心而精彩,班主任因奉献而精彩,班主任因勤奋而精彩,班主任因人格而精彩,班主任因科研而精彩,班主任因读书而精彩,班主任因艺术而精彩,班主任因激情而精彩;可以说班主任因诗意而精彩,班主任因思考而精彩,班主任因生命而精彩,班主任因创新而精彩,班主任因追求而精彩;还可以说班主任因后进生而精彩,班主任因终身学习而精彩……但是,我觉得核心之一是:班主任因走进学生的心灵而精彩。以魏书生先生的话作为我的结束语,“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解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使教师的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