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史和传播学主要流派第一讲传播学概论第二讲传播学史和传播学主要流派第三讲传播过程、传播符号与社会互动第四讲传播类型及功能第五讲传播者第六讲传播媒介第七讲传播内容第八讲受众研究第九讲传播效果第十讲传播中的说服理论课程安排:第二讲传播学史及主要流派1.传播学的成长过程2.传播江湖中的人和事3.传播在中国的发展4.传播江湖中的门户之争1.传播学的成长过程传播学: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就对辩论、对话、说服等主题进行过许多探讨。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做为一个学科才真正形成。为什么传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成为一个学科?思考传播学诞生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大众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大众传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传播学的诞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传播内部条件:传播学是诸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以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为基础的行为科学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主干的信息科学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1.行为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行为科学人文科学哲学、宗教、文学、史学自然科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社会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孔德:社会学之父主张现代学术应以科学为本,他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引入有关社会问题的研究领域,力图将这方面的研究置于严格的科学基础上,从而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实证主义大师社会科学如何进行研究?社会学扛鼎之作超过1/4的被访大学生曾想自杀2006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董姓女博士生,自杀身亡。3月1日,华南农业大学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十天内发生的第三起大学生自杀事件。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思考《自杀论》法国社会学家E·迪尔克姆著1897年在法国巴黎出版迪尔克姆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透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之三种类型:(1)自私型自杀其特点是自杀者和社会整体关系比较疏远,缺乏信任感,正因为这样,一旦发生某种变故,当事人就感到缺乏社会上的支持。(2)利他型自杀其特点是自杀者和大的集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集体利益看得和个人利益一样重要,甚至他的生命与之相比也微不足道。(3)畸变型自杀(又称态度型自杀、迷惘型自杀)其特点是自杀直接与社会条件有关,这也表现社会制度对个人的影响。注:新教徒在教义上要求教徒有更多的独立性;犹太教徒与社会的联系密切,他们是一个非常紧密的、封闭性的整体,不但家庭成员之间,而且家庭之间的联系也很密切,因此犹太人很少自杀。自杀率低高军龄长的人军龄短的人文化程度高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无孩子的人有孩子的人独身的人结婚的人新教徒犹太教徒迪尔克姆由于在书中运用大量的经验资料来说明自杀现象受社会事实的影响,从而建立了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这一大胆尝试,结束了西方社会学中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该书也因此成为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著作。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稳定性社会繁荣程度行为主义:把人的外在行为而不是内在思想作为研究的客观依据,因为人的思想处在“黑箱”里面,看不见摸不着,而人的行为却是实际可见的。行为主义只看“看么做”,而不管“怎么想”或“怎么说”这种取向尽管有其偏颇之处,但也确实加强了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科学性。2.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出现于20世纪中叶,是一组彼此钩联、互为犄角的理论学说和哲学认识论。信息论香农(ClaudeE.Shannon)美国贝尔实验室电信工程师1948年第一次提出信息论1949年,与韦弗合作,出现信息论的奠基之作《通信的数学理论》(《传播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主要考虑电信系统的信息传播,但许多思想对探讨人类传播现象同样具有普遍意义。贡献1:是提出了信息这一概念,并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概括了信息的本质。贡献2: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对传播学研究及其模式构造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论与传播学控制论威纳(NorbertWiener)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科学家1935年—1936年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二战期间主导高射瞄准器和导弹的研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论的思想1948年出版代表作《控制论》1950年出版了《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信息论是控制论的基础控制论是信息论的应用贡献1:反馈这个概念的引入。反馈是指一个系统的输出信息中有一部分又返回到输入端,也就是信息的部分回流。控制的实质就是通过信息对特定的系统如自然、社会和工程先进进行调节,使之达到所需的状态,而信息的调节又是经由反馈机制来进行的。控制论与传播学传播学中的反馈:报纸的发行量广播的收听率电视的收视率读者来信热线电话系统论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之和系统是一种有机的构成,而不是各个孤立要素的简单相加或排列组合.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方法论上,那就是始终从整体的、联系的、有机的角度看待传播过程,始终将传播活动置于整个社会信息系统进行考察。3.新闻学报学传播学新闻学Press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传播学是对新闻学的超越,但传播学是建立在新闻学基础之上,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非新闻学所能比,但新闻学为传播学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和理论学说。新闻学为传播学开辟了一方学术天地或研究领域,如新闻理论、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新闻思想、新闻史等成果积淀。2.传播江湖人与事传播学四大先驱:何谓先驱?在丰富传播学的理论学说,构想传播学的体系框架,推动传播学的学科进展,做出了十分显示的贡献。因此被誉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1.拉斯韦尔(HaroldDwightLasswell,1902-1978)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政治学协会主席国际法协会主席国际政治心理学协会名誉主席二战期间负责美国国会图书馆“战时传播研究部”多届美国政府顾问1926年发表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与李普曼的《舆论学》被认为是早期传播研究的两部经典之作《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成名作《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1.从传播的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或五个环节2.从外部功能上,概括了人类传播的主要作用传播的5W理论,或称5W模式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或是五个环节:1.谁(Who)——传播主体2.说什么(SaysWhat)——传播内容3.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传播媒介4.对谁说(ToWhom)——传播对象5.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传播效果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说话人——说话内容——听话人与5W相对应的传播学五种研究:1.针对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controlanalysis)2.针对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contentanalysis)3.针对传播媒介的媒介分析(mediaanalysis)4.针对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audienceanalysis)5.针对传播效果的效果分析(effectanalysis)涵盖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人类传播的三项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文化传承拉斯韦尔的这本书构建了传播学大厦的蓝图2.卢因(KurtLewin,1890-1947)1914年在柏林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1932年赴美,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1933年为躲避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194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团体动力学研究团体大众传播学研究大众传播学由此得到不少启发的借鉴团体动力学:研究个人在团体中的行为表现B=f(PE)B:行为(Behaviour)P:个人(person)E:环境(Environment)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决定的“把关人”理论(gatekeeper):又称守门人理论把关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行为即传播学所讲的控制凡是具有或表现这种行为的人就是把关人1950年,D·M·怀特运用这个概念对一位报纸编辑的新闻选择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开创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3.拉扎斯菲尔德(PaulF.Lazarsfeld,1901-1976)就读于维也纳大学1925年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29年被聘为维也纳大学应用心理学讲师1933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美国研究并定居美国193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广播研究室主任1940年该研究室迁到哥伦比亚大学更名为应用社会学研究所1933年为躲避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194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两级传播理论:1948rh《人民的选择》(two–stepflowofcommunication)基于1940年美国大选的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并不是一步到位地传给受众这个过程分为两步:1.从大众媒介到受众中的一小部分人2.由这一小部分人再扩散到广大的受众大众媒介广大受众意见领袖OpinionLeader对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贡献:应用数学博士,把统计调查、抽样分析、数据整理等方面的知识运用到传播学研究中来,用这一优势不断改进传播的研究方法。4.霍夫兰(CarlHowland,1912-1961)行为主义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1936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这所美国一流大学任教33岁起担任该校心理系主任二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部心理实验室主任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和效果有关态度的研究:态度认知行为情感态度的ABC理论Aaffect情感Bbehavior行为Ccognition认知认知——吸烟有害健康情感——就是喜欢抽烟行为——天天要买烟抽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1953年出版《传播与劝服》(communicationandPersuasion)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三方面来研究传播与劝服的问题研究方法上的贡献在于以实验法见长是谁册封了“传播学四大先驱”?传播学之父:施拉姆(WilburSchramm,1907-1988)毕生致力于传播学研究的美国学者一生编写了30多部传播学著作为传播学科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曾数次访华进行学术交流为我国传播学的起步和研究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施拉姆对于传播学的贡献之一:建立了最早的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947年伊利诺大学创办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在此诞生施拉姆任该校第一任传播系主任1956年创办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施拉姆对于传播学的贡献之二: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起之秀,形成了一支桃李芬芳,不断繁衍的庞大队伍。施拉姆对于传播学的贡献之三:出版了一系列流传甚广的传播学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传播学概论》(1982)20世纪初期20世纪中期20世纪后期萌芽期成型期繁荣期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传播学为何诞生于美国?1、政治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及美国大选。2、经济广告的发展;大众传播业的发展。3、社会正面影响;负面影响。4、学术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5、人才为躲避纳粹大批知识分子移居美国3.传播学在中国1.引进与起步——无果而终上个世纪50年代郑北渭、张隆栋、王中等教授在教学及研究中都曾有过运用传播学相关知识的先例复旦新闻系的《世界新闻译丛》系统介绍传播学因政治而中断一批西方传播学著作也相继在大陆出版发行:《报刊的四种理论》(1980年)《传播学(简介)》1983年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传播学概论》(1984年)《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