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医护理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常见中医技术临床应用中医科---孙悦1.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网络脏腑肢节,沟通人体内外环境的通路。中医在临床诊断辩证上,在中药作用归经上,在针灸,推拿刮痧选穴选区上,在气功导引运气上,都以经络理论为依据。2.经络系统经络系统:经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络脉——浮络、孙络、12经筋、12皮部.十二正经: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肺经:呼吸系统、甲状腺、皮肤.大肠经:结肠、直肠、上呼吸道(副鼻窦、咽喉为主)颜面下部皮肤、口腔.胃经:胃、乳腺、膝关节.脾经:免疫、内分泌、肿瘤、结石.心经:心脏、血管、大脑、神志病.小肠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肩关节.膀胱经:脊椎、泌尿、生殖系统、关节.肾经:生殖、泌尿系统、腰、脑、耳、骨骼系统.心包经:心脏、血管.三焦经:淋巴系统、炎症.胆经:胆囊、胆道、神经、微血管、呼吸.肝经:肝脏、眼、生殖器、神经、筋膜.奇经:即: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3.具体脉络与主治刮痧法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的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从而达到疏通腠理、逐邪外出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一、刮痧法的概念痧的定义痧是疾病在其病程中,由于病毒的侵害,细菌毒素或毒物毒性的作用,可见粘膜肌肤之下呈现出血点或充血点,状如沙粒,或散在、或密集、或聚集成片、或融合成斑块,中医统称为痧或痧症,这些毒素叫痧毒。二.刮痧的理论基础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理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祛邪解表,清热解毒,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等效用。三.刮痧的适应症1.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种病症,包括一些疑难杂症均可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2.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3.儿科病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4.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5.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6.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四.刮痧的禁忌症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析减少等需慎刮.3.皮肤高度过敏,或患皮肤病的人禁刮.4.久病年老、极度虚弱、消瘦者需慎刮.5.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禁刮。五.刮痧的顺序及手法机体的整体刮拭顺序应该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头部→背部→腰部→胸部→腹部→四肢。刮痧疗法的手法1.平刮法:手持刮痧板向刮方拭向倾斜15度以下,刮拭时力度稍重,并放慢速度。2.面刮法手持刮痧板,将刮痧板的长边接触皮肤,向刮拭方向倾斜45℃,自上而下,或由内至外单方向直线刮拭,中途不能变换方向,更不能来回刮拭。3.点按法手持刮痧板,刮痧板角垂直于穴位,由轻至重向下按压,片刻后迅速抬起。4.厉刮法手持刮痧板,刮痧板的一角垂直于穴位,刮痧时刮痧板不离皮肤,施加压力后在3cm范围内进行左右或前后摩擦刮拭。5.平面按揉法手持刮痧板,用刮痧板的平面倾斜20℃按于穴位上,进行柔和、缓慢旋转,刮痧时刮痧板不离皮肤,按压力度渗透于肌肉、皮肤组织。6.垂直按揉法手持刮痧板,呈90℃按压穴位,柔和、缓慢的旋转,刮痧时刮痧板不离皮肤,按压力度渗透于肌肉、皮肤组织。7.斜刮法用刮痧板的边缘,接触皮肤表面,向刮拭方向倾斜45℃,顺着骨骼、肌肉的走向对穴位进行反复刮拭,刮拭手法更轻一点。(六)告知1.刮痧部位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数日方后可消失。2.刮痧部位的皮肤有疼痛、灼热的感觉。九.刮痧如何诊断疾病用痧的颜色:•浅红---阴虚火旺,气血两虚。•紫而暗---气滞血瘀,血脂高,有热邪。•紫点状且深浅不一---气滞血瘀症。•黑紫而暗---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灸法的定义•灸,灼烧的意思。•灸法主要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或者艾柱,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通过艾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药性,借灸火的热力透入刺激穴位,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灸用材料•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作为主要灸料。•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三、灸法的种类直接灸化脓灸(瘢痕灸)•非化脓灸(无瘢痕灸)•艾炷灸•隔姜灸•间接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温和灸•艾灸类悬起灸回旋灸•雀啄灸•艾条灸•灸法太乙神针•实按灸雷火神针•温针灸•温灸器灸•非艾灸类灯火灸•天灸(1)直接灸①瘢痕灸(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2)间接灸•①隔姜灸•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二)用途•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静脉炎、末梢神经炎、关节炎、腰腿痛、腹痛、腹泻、扭伤、中风、高血压及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各种疾病。具有确切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三)施灸的禁忌•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概述•定义: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特点:无创无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一.罐的起源与发展•1、用具:兽角→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电拔罐(一)罐的种类•常用的有竹罐、陶瓷罐、玻璃罐、抽气罐四种。二.拔罐的作用机理•中医: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拔罐疗法从三个方面对机体发生作用:(一)负压作用(二)温热作用(三)调节作用•(一)单罐单罐独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部位或压痛点。•(二)多罐多罐并用,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三)留罐留罐又称坐罐,即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五)闪罐闪罐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尤其适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六)刺血拔罐•刺血拔罐又称刺络拔罐,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八.适应疾病及主要穴位•[呼吸系统适应症]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主穴:大杼、风门、肺俞、膺窗。•[消化系统适应症]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主穴:肝俞、脾俞、胃俞、隔俞、章门。•[急性及慢性肠炎]主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七.禁忌症•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急性外伤性骨折。•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4.精神分裂症、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一、概述•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滑利关节,达到调和阴阳的作用,从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三、适应症•穴位按摩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关键在于是否掌握手法的使用原则。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病症确实有预防与治疗的效果。四、禁忌症高危病人、酒醉、神志不清、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六、常见病穴位按摩[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以及妇科病也有效。头部按摩穴位图中药足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脚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的脏腑、器官在足部均有各自的对应反射区,脚的脂肪层薄、保温差,又距离心脏最远、血供差,所以脚掌皮肤温度最低,很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一旦脚部受凉,人体抵抗力会明显下降,病邪会乘虚而入,引起多种疾病。通过温水中药泡脚,药性经皮渗透,以及借助药物蒸汽及药液熏洗,可以起到有效治疗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机体各种代谢废物、各种毒素的有效排泄,活血通络、滋养肌肤、改善睡眠。四、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滑膜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关节疼痛性病症;颈椎病、肩周炎、腰背部疼痛、腰椎间盘病变;手足麻木、疼痛、恶风寒等病症;高血压病、头痛、面瘫、脑血栓、中风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病症;感冒、咽炎、失眠;腹胀、便秘等胃肠疾病;遗精、阳痿、早泄、痛经、盆腔炎、卵巢囊肿、附件炎、乳腺增生等生殖系统疾病,亦适用于保健、美容、塑体、祛痘、祛皱等。五、禁忌症1.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足浴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利影响。2.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的病人,如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等。3.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很不稳定,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复杂化。2.足浴的温度:应以能耐受为限,足浴时感觉轻松舒适的温度为适宜。一般可控制40~5O℃,效果较好,老人和儿童不宜过高,足浴时随时添加热水,以保证较恒定的疗效,添加开水时,应防止烫伤。4.一些急性传染病、急性中毒、外科急症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可能会耽误病情,从而贻误治疗最佳时机。5.精神高度紧张、身体过度疲劳之人,及大怒、大悲、大喜之人。6.患足部疾病者,如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急性炎症、化脓、溃疡及较重的静脉曲张病的患者。美容方二花方:桃花20g杏花20g川芎15g,将上药加水1000ml,煎煮30分钟,去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