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社会化理论过程、机制、影响因素、功能影响因素:家庭父母、学校、大众传媒和同伴群体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播媒介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动力因素社会性在现实结构上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等四个维度构成具体问题:家庭父母、学校、大众传媒和同伴群体这些影响因素到底是怎么作用到社会化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的完成和实现哪个阶段?哪个因素是起着关键作用?————群体社会化理论下流动儿童社会化的三种倾向与乡土回归,吴志明,2012社会化的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农民工再社会化)。群体社会化对于青少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影响的范围包括青少年的消费者社会化、性别社会化、家庭的代际冲突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群体社会化对于青少年的影响,除以上比较集中的三个研究领域外,还包括青少年的知识传递、社会互动技能、攻击性行为、刻板印象、社会偏见、政治信仰、自尊与情感健康、学习成绩等诸多内容。群体社会化,国外泛指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国内对于群体社会化关注的不足,“群体社会化研究仅集中于哈里斯群体社会化理论的狭窄视角”——群体社会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刘录护,2009还未搜索:主题“群体”并含“社会化”实证研究的综述一、群体社会化理论:1995年,美国心理学者哈里斯(JudithRichHarris)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理论。哈里斯认为,社会化是儿童被其所在社会接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模仿父母来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发展,比如同伴。在家庭中儿童通过模仿父母而学到的东西在家庭之外用不到,因此他要在家庭之外另外习得一套行为系统,于是,儿童要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在家庭内部生活,一套用于家庭以外的社会生活。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二是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和社会文化传递的机制。1.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儿童群体中有五种基本行为,包括群体内友好行为、群体外敌对行为、群体间对比行为、群体内同化行为与群体内异化行为,而群体社会化理论主要关注群体内的同化行为和异化行为。(群体社会化理论将群体行为分为五种类型:群内偏好、群外敌对、群间对比、群内同化和群间分化)在一个群体中,群体成员共同奉行着某种行为规则,这种行为规则来源于被整个群体接受的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习惯,群体成员都会遵守这种规则,如果有成员不遵守,他就会受到群体的惩罚,直至他遵守为止,因此,群体内成员的行为都会保持一致,这导致群体内的成员渐渐呈现相似性。与此同时,同一群体中的成员会相互比较,确认各个成员在群体中的等级地位,因此可以说,群体中同化与异化是共同存在的,当没有对立群体存在或者在崇尚个人主义文化的群体里时,群体成员会更倾向于把自己看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相似的群体成员,群体中会出现等级地位的差异;当有对立群体存在时,群体的自身特性就会变得突出,此时群体成员就会把自己看成相似的群体成员,一致对外。2.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和社会文化传递的机制:社会文化是由同伴群体传递的,是从一个群体传向另一个群体。研究发现,如果在一个同伴群体中,每个儿童的文化和语言都不相同,他们就会创造一个新的、大家都认可的同伴群体文化。——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述评_陈会昌,1997——儿童犯错,谁之过——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述评_徐湘荷,2004第二点的细化:“文化通过群体过程传递儿童的社会化主要通过文化的传递机制进行根据群体社会化理论第一父母并不直接将文化传递给儿童文化从父母同伴群体传递给儿童同伴群体第二只有在被大部分群体成员分享并支持的情况下儿童在家中习得的行为才被传递到群体来自于非典型家庭的儿童不会把家中的行为传递到同伴群体中第三通过选择和拒绝成人文化的不同方面以及自己的创造儿童的同伴群体创造自己的文化因此对儿童个体来说文化的传递要通过儿童同伴群体的过滤”——从中国文化背景看群体社会化理论_马瑜,2010群体间对比行为:哈里斯认为,群体间差异是假定的,但人们的行动却在实现和加剧这种差异,是原来不明显的群体差异不断加大。影响城市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不良因素有客观和主管两个方面,客观上是社区环境,具体表现为青少年结识同龄伙伴的几率较小,互动限制或监控较多,同伴群体的来源过于复杂三个方面;主观方面是家长、教师、学校管理的主观认识误区,具体表现为家长因过分注重子女学习成绩而忽略或反对子女的群体交往活动,教师忽略对学生群体交往的指导,学校在学生行为的时间管理上存在的误区。——影响城市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不良因素及调整,刘录护,邝少芬,汪朝霞,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