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取历史图表有效信息一、提取图表背后的历史信息图片资料题对考生的要求首先是仔细观察图像,捕捉图像的历史信息,这是解题、答题的基础;其次是对观察获得的历史信息充分提取,“由表及里”地解析,反映本质特征,这是解题、答题的关键。2002年上海卷第28题要求从“秦砖汉瓦”中提取信息,并在题干中作了提示:“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这段提示提醒考生,不仅应注意表面现象(即显性信息),如“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要深入思考,发现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即隐性信息),如“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遗憾的是不少中学生却无法从秦砖汉瓦所显示出的文字看出中国文字的变化(由小篆向隶书的变化),无法从秦砖汉瓦中看出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的进步。如2003年上海卷的第28题:“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略),回答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题干中有“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字样,对图片作了重要补充,它透露出以下信息:时间属唐代;主要对象是妇女;原素材是唐三彩陶俑(俑是古代的一种殉葬品,往往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解读这类试题应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从它的表面(即显性的)信息,如形状、容貌、服饰体态等等,这些妇女在做什么,也就是这些照片是什么;其二是深层次(即隐性的)信息,要回答为什么是这样,如从这些表面的信息上看唐代历史发展的特征,需要考生迁移历史知识,从唐三彩联想到唐朝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如陶瓷工艺、造型艺术等,再联系到唐朝社会发展特色,如民族融合、社会风尚、审美观念等等。通过对这三幅“唐代女俑图”的观察,绝大部分学生能从照片中获取:诸如,唐代陶俑生动逼真,女俑发式多样、服饰华丽,文武才艺兼备等表层信息。但很少能从这些服饰、生活片断中认识到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等方面的深层信息:诸如,通过女俑发式、服饰的多姿多彩,判断出唐代宫廷的时尚;通过女俑文武才能兼备,了解唐代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从妇女骑着高头大马得出唐代妇女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忽视了唐三彩这一重要信息,没能得出当时的“陶瓷工艺具有较高水平”这样的结论等等。2003年全国文综卷第37题的材料二有一小段文字提示“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这几个字透露出以下信息:时间是魏晋时期;地点是嘉峪关地区(西部地区);原素材的载体是墓砖壁画。这里的墓砖壁画并非人们刻意追求的艺术,而是当时人们认为人死后仍在另一世界中生活,仍需要一些物质和文化需求,从而将现实生活浓缩成绘画。这些信息对考生作答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沙漠之舟》的显性信息是骆驼是沙漠中的主要交通工具,而隐性信息则是商旅往来;《犁耕》的显性信息是牛耕方式的采用,而隐性信息是联系图外提示“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西北边陲)”等得出的牛耕是当时一种先进的耕作方式(因为铁器和牛耕在西汉时期才在中原地区普遍推广)。如果孤立地分析4幅壁画,很难得出满意的结论,如《沙漠之舟》一图可以反映出以下信息:骆驼是沙漠中的主要交通工具;西部沙漠中有人员和物资来往等。只有将这幅图与《龟兹妇女采桑图》《驿使》联系起来才能得知骆驼所装载的物资中丝绸占有一定的比例,才能得出丝绸之路畅通的信息,得出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一些结论。2001年上海卷第37题第(2)问是这样的: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图略),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老山汉墓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学生往往局限于直接了当的回答女主人属于新疆人或中亚人或其他地区人。但没有分析归纳出理由:西域各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也可能采用西汉政府对匈奴曾经用过的方法——和亲,即把当地的西域美女嫁到中原,从而得到暂时安宁,所以老山汉墓女主人极有可能是今新疆地区人。尽管上述推理只是一种说法的原因之一,且并不一定很科学,但能自圆其说。结论同样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是解题的线索。题目本身已告知答题的结论:女主人可能是今新疆地区人或古代中亚人或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或是西域以外的人。何况试题还提供了一幅头像复原图。审题时,可以由结论逆推。如通过插图,可看到女主人的上下眼角是分开的,距离十分明显,前额突出,前额与后脑勺的距离较大,这与蒙古人种的特征截然相反,这些头部特征恰巧又是古代中亚人(如塔吉克斯坦人、哈萨克斯坦人)的明显特征,因而她可能是古代中亚人。2002年上海卷第37题以“上海的变迁”为主题,精选了一组反映上海外滩近代以来五个历史时期不同“面貌”的图片,要求考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通过观察其变化、理解其背景、透析其启示,自拟题目、史论结合地加以阐述,并就利用外滩历史性象征的资源为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服务提出自己的创意。显然,现成的答案在课本中是找不到的,它需要考生不仅能以历史学科为基础,整合多门社会学科的知识,还能运用获取信息、领会解释、分析综合、评价论证等多种能力进行探究。命题者独具匠心,巧妙地利用多个设问,为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既引导考生通过观察外滩的五幅图片来聚焦、解读上海昨天的历史;又启发考生通过分析外滩发展演变的背景来品味、感悟上海今天的历史;更激励考生通过为世博会“贡献智慧,提出创意”来展望、描绘上海明天的历史。2003年上海第36题是“图片式材料型”作文题,给出了有关《南京条约》、总理衙门、《马关条约》、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中美解冻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六幅图片,前后贯穿中国近代、现代160余年历史,每组图片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提供给考生组材作文的很多角度,但并无明确的提示说明,要求考生在世界大背景中理解中国的大变局,自定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既联系所有给定的材料,又突出一个重点的小论文,显然对审题论述和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六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160年的历史,是物化的历史。首先,要准确解读图片,提炼、理解有关信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含隐性信息)。如从签订《南京条约》这幅图画下面的注释“是‘万年和约’还是千年变局?”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要侧重“《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和危害:导致了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始”;透过《马关条约》的注释信息“闯入中国的‘春帆’不仅是日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次,在获取图片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迁移、融合有关的史实和信息,根据题目的要求“以世界眼光观察和理解”这些图片,并“必须联系世界史内容进行论证”,即提示我们要把这六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中去分析,与世界史有机地融合起来。如要把《南京条约》的签订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垄断阶段的形成、新文化运动和世界资本主义浩荡发展潮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及美苏争霸、中美关系改善等事件结合起来,加深对材料的贯通理解。最后,选取一个角度切入,确立一个主题展开,既要切合材料范畴,用到所有材料,又要根据自己的论题,有所侧重,利于自己知识优势的发挥。单一材料作文,主题比较容易把握;多例材料作文,要兼顾所有材料,主题较难把握。不能很好地兼顾其它材料,不能从多例材料的整体角度,系统地利用材料史实,阐述观点,就不可能得到高分。如材料“《南京条约》抄件”,如从抗争史的角度运用该材料,重点在于说明条约对于中国的危害;如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运用该材料,则主要论证外国侵略客观上对中国经济的瓦解作用。如果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与理解这些材料,就很容易得出“中国近代化”这样一个主题,再通过“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抓住历史机遇”三点来论证,就不难得到高分了。六组历史图片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展现漫长的历史长镜,给了考生沉思畅想的广阔历史时空,能力考查作用十分突出,具有导向性作用。数值表格也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题型,这是历史研究需要加强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历史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整合。表格中的数字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说它死,是因为它是发生在某一时期的某一历史事物的客观反映,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地点、特定条件相联系,所以是无法、也不应该被人随意更改的;说它活,是因为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些数字与历史的发展变化相联系,反映了历史发展变化的过程。定量分析是学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考查学生处理数据、分析各类统计表格的能力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验。如2001年全国卷的第32题,2001年上海卷第32题、2002年的第32题和2003年的第33题以及2003年全国文综卷的第41题等等。一般来说,数据分析题偏重于经济史,考查的要求往往有两个方面。其一,要求看出数据变化的轨迹,能从静态的数据看出动态的走向,属于“是什么”的范畴。一般双向数值表有两种分析法,如2002年上海卷第32题,该表由于Y轴(行)特定的历史含义不明显,所以适宜X轴(列)分析。①依列(资本、借款、船只吨位、运费收入、付出借款利息)按行(年代)分析数值的变动方向,目前一般能分析出正逆方向即可。②分析两个相关列变化的相关度,目前一般能分析出正逆方向即可。把以上的分析一点一点写出来,就可以较好地回答第一小题。第二小题的答案2分中,至少有1分可以从数值表中得出,如私人资本、借款、船只吨位等。如2003年上海卷第33题的表格中,从横向审视,可知三个时期的三项产值都在增长,但工业增长速度快于农业;从纵向排列,可见三个时期的总产值在提升,但工业产值的比重逐步上升,也就是说国家工业化的程度在提高。其二,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影响数据变化的历史背景,属于“为什么”的范畴,这是重心所在。通过阅读表格,有针对性地分析历史现象的成因、发展和影响,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辩证思维和联系的、发展的看问题的能力。2003年全国文综卷第41题第2小题引用了4幅饼状图表,要求从中概括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图表中的“其余”事实上就是起到干扰作用的无效信息,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机构,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它28个省级行政机构合计流出人口才占40.7%,这足以说明流动人口以以上6省为主,这6个省处于中国内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结论已经得出了。另一组即“流动人口城乡结构”也属无效信息,对解答这一题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但选项中却没有类似的表述。图表解析题中的定量分析若与定性判断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宽广的视角和更全面的分析手段,当然也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从高考的实践来看,绝大部分考生还不能规范地读表答题,答得较随意,看到一点写一点,不容易得高分。二、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图片、图表和表格更多地作为材料的呈现形式,反映了历史学科并不满足于高考改革中已经取得的成就。针对这一新的变化趋势,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培养提高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目前,学生在提取信息能力方面的主要缺陷表现为:①提取信息不全面②提取信息不准确③不能剔除无效信息。明白不足是改进的前提,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以下需要强调两点:1.将审题训练发展为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线教师都比较注意审题的训练,各种有关审题的文章也很多,这为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因为审题本身也是一种提取信息的过程。在审题训练中,我们强调审时间、地点,审关键词,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根据材料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又可以反过来给人以提示),这些都可以作为培养提取信息能力的基本方法。阅读材料不仅要读正文(或表格内数据、图片的主体),还要读提示语(含表内提示语、表外提示语)、注释、材料来源、标点符号、图片的背景等,不要放过任何细节;既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