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与农村政策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讲:杨泽娟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教授2003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首次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历来很重要“三农”问题由来已久“三农”问题目前很严重1.“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由来农业社会:“以农为本”以农养生——人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以农养政——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商鞅富国强兵:重农重税、重农抑商重农实质:只重“民力”,而不重“民利”“黄宗羲定律”:历史上税费改革一次,农民负担重一次。工业化初期:以农养工—工业:强国之本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二元体制:计划经济、统购统销、工农产品剪刀差等,农业为工业积累资本—城乡、工农差别“三农”问题提出来登在报纸上是在1996年。2.“三农”问题的严重性从1997年开始到2003年“三农”问题凸显出来,越来越严重。农业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问题粮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问题农民的问题:农民人口众多农民分化了农民太穷农民收入少城乡差距大从1997年到2003年连续七年农民的年收入增幅没有超过5%收入差距政府提供公共品的差距农民太弱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土地被侵占问题农村的问题:“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更深刻了,思路更清晰了。尤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三农”。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五个基本”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2003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到十六届五中全会连续强调了4次。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而且将它放在“五个统筹”之首。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让农民增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出台了以“四取消”和“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制定了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实施了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调控政策强化了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建立了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促进政策1.2004年2月8日,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第六个中央一号文件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2005年1月30日,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2006年2月,中共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月29日,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2008年1月30日,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第十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什么要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为了确保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沿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向前推进。首要考虑为什么要将主题确定为农业基础建设?一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对“三农”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关键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村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第二点第三点突出了保持经济稳定和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可统筹兼顾农村各方面的工作。在这5个一号文件中,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含金量”非常高的支农惠农政策出台了,初步形成了新时期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取消了实行2600年的农业税,减轻了农民1200亿元的负担。1.在经济上公平地对待农民,实行城乡统一的公平税务制度;实行良种、种粮、农机、农资四项补贴。2.开始按照国际惯例,对农业、农民进行支持和保护;2004年一号文件中最主要的政策内容是“两减免、三补贴”,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对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粮食增产粮食总产量9389亿斤,超过了预期的9100亿斤的目标农民增收农民人均增收超过了300元,实际增幅是6.8%2006年新增了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07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补贴力度,增加范围。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力度,并对粮食主产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与奖励和补助。2008年“四个增加”: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3.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2006年新农村建设,中央财政大大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乡村公路建设投入190亿元,农民安全饮水投入64亿元,沼气建设投入25亿元,还有电网建设等等。2006年开始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实行“两免一补”2007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一补”4.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教育医疗2006年,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中央财政为此投入47.3亿元,比上年增加41.9亿元,增长7倍多。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措施首次出现了“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将有实质性突破,过去没有中央财政支持,各地的试点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持,2007年中央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配套的政策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优秀村干部可以考聘乡镇公务员5.保障了农民和农民工的权益。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切实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总而言之,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首先是要减轻农民负担,进而取消了农业税、取消“三提五统”;其次,增加农业投入,增加农业补贴,等于增加农民收入;再次是给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还有,在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这些思路很清楚,先减再补再给。《物权法》对农民权益的保护《物权法》反映和体现了现阶段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规定了农村集体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基地使用权等农民的一系列权利,同时对普遍关注的征收中农民利益的保护做了详细的规定。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