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及指标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编写组龙恩锐2006年8月22日一、《规划纲要》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前言生态广西建设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生态广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生态广西建设的区域功能布局生态广西建设的主要任务生态广西建设重点工程生态广西建设的保障措施(一)前言概要性地解释了生态省的定义和基本内涵,阐述了建设生态广西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确立了《规划纲要》的性质和地位。《规划纲要》是推进生态广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各地、各部门(行业)编制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随着生态省(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规划纲要》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二)生态广西建设的现实基础和条件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我区特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明显增强。良好的宏观环境和难得的机遇:中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举措。问题和困难: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耕地资源匮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煤、石油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污染物排放量大,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还比较困难,人口整体文化科技素质偏低。(三)关于生态广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按照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广西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广西建设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区基本原则:尊重规律,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依靠科技,开拓创新的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公众参与,开放合作的原则。总体目标:从定性描述建设生态省(区)所要达到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建设步骤和分阶段目标:近期为全面启动和重点推进阶段(2006-2010年)中期为全面建设和加快发展阶段(2011-2020年)远期为全面达标和深化提高阶段(2020-2025年)(四)生态广西建设的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布局在全区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区位特征、自然生态特点、主导生态功能及主要生态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将全区划分为8个生态区,明确提出各生态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桂东北山地丘陵生态区——桂中岩溶盆地生态区——桂中北岩溶山地生态区——桂西北山地生态区——桂东南丘陵生态区——桂南丘陵台地生态区——桂西南岩溶山地生态区——近岸海洋生态区(五)关于生态广西建设的主要任务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建设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科学、高效、稳定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主要包括循环经济型工业、生态效益型农林牧渔业和生态友好型服务业三大领域。创新发展思路,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对资源开发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积极推进资源由粗放利用向集约和节约利用的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方针,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综合防治工业污染、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城市污染和其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并为发展腾出环境容量。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加大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力度,恢复和提高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安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优化城镇布局,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改造,突出发展大中城市,集约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在全区形成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生态城市、生态集镇和生态社区,为居民提供便利、舒适、优美和有益于健康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强化生态环境意识,弘扬生态伦理道德,努力促进全社会崇尚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自然和谐、良性互动的关系。建设科学、高效、稳定的能力保障体系实施“科教兴桂”战略,加快科技、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技术和人才的需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六)生态省(区)建设重点工程——生态工业工程——生态农林牧渔业工程——生态服务业工程——资源保护和利用工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防灾减灾工程——能力保障工程(七)关于生态广西建设的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健全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创新管理体制,推进民主决策完善经济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加强合作交流,扩大对外开放二、生态广西建设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指标值的确定生态省(区)建设指标体系是评价和反映全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内三大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发展水平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状态的重要依据,应能体现下述功能:——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其中关键是要对人口控制、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水平作出评价;——能够反映主要资源丰富程度及其开发利用程度;——能够反映主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恢复状况。(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全区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复合系统内三大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发展水平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状态。2.统一性原则。指标体系要以国家制定的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为主要依据,近期与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和行业发展规划相衔接,远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相一致。3.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既要有反映目前状态的指标,也要有反映变化的、动态的指标。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但也应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和国家新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4.可行性原则。生态省区建设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指标体系的建立既要满足国家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我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等现实条件。各项指标值应合理确定,保证建设期内能够实现。同时,要在保证指标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前提下,力求各项评价指标便于获得,易于测算,客观可靠,方便操作。(二)指标体系构成:25项经济发展指标8项资源环境保护指标12项社会进步指标5项(国家的试行指标共有22项,采用21项,未采用“地下水超采率”指标1项;增设“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等4项指标和“石漠化治理率”1项分指标)广西生态省(区)建设指标体系构成表经济发展子系统资源环境保护子系统社会进步子系统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人均财政收入3.农民人均纯收入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环保产业比重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7.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8.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9.森林覆盖率10.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11.退化土地恢复率(分指标:石漠化治理率*)12.物种多样性指数、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13.主要河流年水消耗量(分为省内河流、跨省河流两个分指标)1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5.县城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16.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17.降水pH值年均值和酸雨频率18.空气环境质量19.水环境质量(包括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20.旅游区环境达标率21.人口自然增长率22.城市化水平23.恩格尔系数24.基尼系数25.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注:带*号的指标是根据广西情况和国家最新要求增加的指标。(三)指标值的确定三个建设阶段近期为全面启动和重点推进阶段(2006-2010年)中期为全面建设和加快发展阶段(2011-2020年)远期为全面达标和深化提高阶段(2020-2025年)近期建设指标与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的指标相一致,中期指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一致,远期指标按照国家提出的建设指标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经预测提出。《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规划指标表领域序号名称单位2005年2010年2020年2025年国家要求指标经济发展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8762133002500035000≥250002人均财政收入元/人1025184031904000≥3800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2495318062508400≥800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8917120002000025000≥180005环保产业比重%6.98.810.1≥10.1≥10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0.738.040.0≥40≥40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1.391.251.00.88*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立方米/万元363230123﹤901、经济发展指标(8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人平均在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经济成果的体现,即生产总值(简称GDP)的人均值。它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省建设的核心指标之一。2005年我区人均生产总值为8762元,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确定目标为13300元,预计2010年~2020年生产总值将保持年均8.8%的增长速度,人均生产总值2020年可达到25000元。生态省(区)总体目标预期到2025年全面实现,预计届时人均生产总值可以达到35000元。数据来源:统计部门。人均财政收入:指财政收入的人均值(按常住人口计算),其单位以元/人表示。目前我区人均财政收入为1025元/人,与国家规定指标值差距较大。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确定2010年目标值为1840元/人,预测2020年达到3190元/人。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以及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大,2025年人均财政收入达到3800元以上是可以实现的。数据来源:财政、统计部门。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指乡镇辖区内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该收入体现农民生活水平。2005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95元,与国家规定指标值差距很大。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确定2010年目标值为3180元/人,预测2020年达到6250元/人。考虑到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的加大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