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考试试卷6.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是中华名瓷,传统制作过程如下。其中以化学反应为主的是A.踩泥B.拉坯C.上釉D.烧制7.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碱性:NaOH>Al(OH)3B.相对原子质量:Ar>KC.酸性:HClO4>HIO4D.稳定性:H2O>H2S8.NaCl溶液的电解产物可用于生产盐酸、漂白粉、氢氧化钠等产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Cl的电子式:B.NaOH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C.电解NaCl溶液时,阴极区pH增大的原因:2H2O+2e-==2OH-+H2↑D.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Ca(ClO)2+CO2+H2O==CaCO3+2HClO9.屠呦呦率领的团队先后经历了用水、乙醇、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最终确认只有采用低温、乙醚冷浸等方法才能成功提取青蒿素。研究发现青蒿素中的某个基团对热不稳定,该基团还能与NaI作用生成I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推测青蒿素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通过元素分析与质谱法可确认青蒿素的分子式C.青蒿素中能将NaI氧化为I2的基团是酯基D.青蒿素中对热不稳定的基团是“—O—O—”青蒿素2/810.液态N2O4是火箭推进系统的有效氧化剂。实验室制备少量N2O4的流程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③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B.反应②利用了NH3的还原性C.反应④的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D.反应①可由右图所示装置实现11.测溶液pH可研究反应过程。用盐酸分别滴定Na2CO3、NaHCO3溶液,测得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曲线②从B1点开始滴定)。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曲线①表示用盐酸滴定Na2CO3的过程B.B、C1点均满足:c(Na+)+c(H+)==2c(CO32-)+c(HCO3-)+c(OH-)C.曲线①、②说明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分步进行D.BC段和B1C1段发生的主要反应均是HCO3-+H+==CO2↑+H2O3/812.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溶液的浓度均为1mol/L)。实验①②③现象产生无色气泡产生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呈浅红棕色产生无色气泡(能使湿润pH试纸变蓝)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①中:2Al+2OH-+2H2O==2AlO2-+3H2↑B.根据上述实验判断,NaNO3的氧化性强于水C.②中:Al+3NO3-+6H+==Al3++3NO2↑+3H2OD.③中使湿润pH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25.(17分)有机物P是某抗病毒药物的中间体,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A为芳香化合物,其结构简式是。(2)A→B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4/8(3)M无支链,N中所含有的官能团是。(4)M连续氧化的步骤如下:M转化为Q的化学方程式是。(5)X的分子式是C4H7O2B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b.Y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1molX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2molNaOH(6)E的结构简式是。(7)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M,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26.(12分)久置的FeSO4溶液变黄,一般认为是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的缘故。某研究小组对转化过程进行研究。(1)甲同学认为在酸性条件下Fe2+易被氧化:4Fe2++O2+4H+⇌4Fe3++2H2O。其依据是c(H+)增大,平衡向移动,c(Fe3+)增大。(2)乙同学依据如下反应,推测在酸性条件下Fe2+不易被氧化:Fe2++1O2+H2O⇌Fe(OH)3+H+(将反应补充完整)(3)研究在不同pH下Fe2+被O2氧化的氧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如下图。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二价铁被氧化的过程受溶液酸碱性影响b.pH越小,Fe2+越易被氧化c.pH增大,Fe2+的氧化速率变快②用K2Cr2O7标准溶液测定Fe2+浓度,从而计算Fe2+的氧化率。反应如下:6Fe2++Cr2O72-+14H+2Cr3++6Fe3++7H2O若滴定xmL溶液中的Fe2+,消耗amol•L-1K2Cr2O7标准溶液bmL,则溶液中c(Fe2+)=mol•L-1。(4)通过以上研究可知,新配制的FeSO4溶液中常加入稀H2SO4,其目的是。(5)利用铁的不同价态的转化设计电池:Fe2O3+6Li放电充电2Fe+3Li2O。电池所涉及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5图a图b①上图中能表示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②该电池不能以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③电池通过Li+的移动完成放电。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7.(14分)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主要成分为NO、NO2的混合物),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有多种方法。(1)碱液吸收法:采用石灰乳脱除SO2。脱除后的主要产物是。(2)液相氧化法:采用NaClO溶液进行脱除。①NaClO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②NaClO溶液吸收NO的主要过程如下:i.NO(aq)+HClO(aq)⇌NO2(aq)+HCl(aq)△H1ii.3NO2(aq)+H2O(l)⇌2HNO3(aq)+NO(aq)△H2NO(aq)转化为H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③研究pH对NO脱除率的影响。调节NaClO溶液的初始pH,NO的脱除率如下:初始pH3.54.55.56.57.5NO脱除率91%88%83%65%51%pH影响NO脱除率的原因是。(3)研究发现,在液相氧化法中,一定量的SO2能提高NOx的脱除率。当pH=5.5时,SO2对有效氯含量、NOx脱除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6①据图1,通入SO2后有效氯含量降低。SO2和H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②针对图2中NOx脱除率提高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几种可能发生的反应:A.SO2+2NO+H2O==N2O+H2SO4B.2SO2+2NO+2H2O==N2+2H2SO4C.4SO2+2NO2+4H2O==N2+4H2SO4用同位素示踪法确认发生的反应:把15NO2和NO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SO2的水溶液中,检测气体产物。a.气体产物中主要含有15N2、N2O,则发生的反应是(填序号)。b.同时检测到气体产物中还有15NN,产生15NN的化学方程式是。28.(15分)某小组以反应4H++4I-+O2==2I2+2H2O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实验气体a编号及现象HClⅠ.溶液迅速呈黄色SO2Ⅱ.溶液较快呈亮黄色CO2Ⅲ.长时间后,溶液呈很浅的黄色空气Ⅳ.长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1)实验Ⅳ的作用是。用CCl4萃取Ⅰ、Ⅱ、Ⅲ、Ⅳ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的颜色均无明显变化。(2)取萃取后上层溶液,用淀粉检验:Ⅰ、Ⅲ的溶液变蓝;Ⅱ、Ⅳ的溶液未变蓝。溶液变蓝说明Ⅰ、Ⅲ中生成了。(3)查阅资料:I2易溶于KI溶液。下列实验证实了该结论并能解释Ⅰ、Ⅲ的萃取现象。现象x是。(4)针对Ⅱ中溶液未检出I2的原因,提出三种假设:假设1:溶液中c(H+)较小。小组同学认为此假设不成立,依据是。假设2:O2只氧化了SO2,化学方程式是。假设3:I2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5)设计下列实验,验证了假设3,并继续探究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ⅰ.取Ⅱ中亮黄色溶液,滴入品红,红色褪去。ⅱ.取Ⅱ中亮黄色溶液,加热,黄色褪去,经品红检验无SO2。向褪色溶液中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大量AgI沉淀,长时间静置,沉淀无明显变化。ⅲ.取Ⅱ中亮黄色溶液,控制一定电压和时间进行电解,结果如下。7电解时间/min溶液阳极阴极t1黄色变浅,有少量SO42-检出I2,振荡后消失H2t2(t2t1)溶液无色,有大量的SO42-检出I2,振荡后消失H2结合化学反应,解释上表中的现象:。(6)综合实验证据说明影响Ⅰ被氧化的因素及对应关系。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答案2018.03一、选择题(共7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题号6789101112答案DBACDBC25.(17分)(1)(2)(3)羧基(4)(5)c(6)(7)826.(12分)(1)右(或正反应)(2)4Fe2++O2+10H2O⇌4Fe(OH)3+8H+(3)①ac②6ab/x(4)防止Fe2+被氧化及抑制Fe2+水解(5)①图b②2Li+2H2O2LiOH+H2↑,Li2O+H2O2LiOH③Fe2O3+6e-+6Li+2Fe+3Li2O27.(14分)(1)CaSO3(或CaSO4)(2)①ClO-+H2O⇌HClO+OH-②2NO(aq)+3HClO(aq)+H2O(l)⇌2HNO3(aq)+3HCl(aq)△H=3△H1+△H2③降低pH,促进ClO-+H2O⇌HClO+OH-正向移动(或ClO-+H+=HClO),c(HClO)升高(3)①SO2+HClO+H2O=SO42-+3H++Cl-②a.A和Cb.3SO2+15NO2+NO+3H2O=3HSO4+15NN28.(15分)(1)对照组,证明只有O2时很难氧化I-(2)I2(3)上层黄色,下层无色(4)假设1:SO2的溶解度比CO2大,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故溶液酸性更强假设2:2SO2+O2+2H2O==2H2SO4(5)阳极发生2I--2e-==I2,生成的I2与溶液中的SO2发生反应:SO2+I2+2H2O==H2SO4+2HI,以上过程循环进行,使溶液中的SO2减少,SO42-增多,黄色褪去(6)通过Ⅰ、Ⅲ、Ⅳ,说明c(H+)越大,I-越易被氧化;在酸性条件下,KI比AgI易氧化,说明c(I-)越大,越易被氧化;与反应条件有关,在相同条件下,电解时检出I2,未电解时未检出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