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1/6《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几个概念的发展辨析:1.文化: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与实践(意指实践)2.意识形态: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用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关注文本如何持续不断地呈现关于外部世界的图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或可能承载的、间接地、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仪式与风俗3.大众文化:被很多人广泛热爱与喜好除“高雅文化”外的其他文化,一种剩余的范畴群氓文化(massculture)人民的文化,非自上而下强加于人民的富含冲突的场所,统治阶层“收编”与被统治阶层“抵抗”的“均势妥协”无高低区分的后现代文化4.作为“他者”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含义的理解需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得出。●“文化与文明”传统(大众文化先天存在问题,需加以驯服、规范与控制):1.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文化是“最好之物”,是获取“最好之物”的能力,是将“最好之物”运用于精神与灵魂,是对“最好之物”的追求;大众文化即是政治骚乱。2.利维斯主义:文化始终是少数人的专利,要用教育去抵制大众文化/群氓文化。3.美国派:德怀特。麦克唐纳(群氓文化上自上而下强加给人民的)欧内斯特。海格(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和大众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生产与消费)莱斯利。费德勒(大众文化=美国文化)●文化主义:1.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过去的文化”(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与“新文化”(50年代大众文化)怀念过去的个人经验与学术批判当时文化2.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文化是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记录”的文本与实践,是“社会性”的(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描述)感知结构:为某一特定群体、阶级或社会所共享的价值观,是某种不确定的结构,是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混合物。文化的三个层次:活文化(历时性);文化记录;选择性传统(由统治阶层利益支配)大众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截然不同3.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经验、价值观、行为、欲望,大众文化是他们进行反抗的场所4.斯图亚特。霍尔与派迪。维诺《大众艺术》: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2/6培养大众对于大众文化内部的分辨力,使其更具鉴赏品味批判地接收好的大众文化——大众艺术5.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主义者研究文化文本与文化实践,旨在还原或重建特定群体或阶级或整个社会的感知结构,包括他们的经验、价值观等等,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理解那些亲历了文化的人们的生活。●马克思主义:1.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方式理解和阐释文本必须还原到生产这些文本和实践的历史条件中去2.法兰克福学派:核心观点(大众文化是维护了既有的社会权力的——“被蒙蔽的大多数”)群氓文化威胁本真文化“民主式”文化威胁“灵韵式”文化(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法兰克福学派观点同文化与文明传统之间有相似性3.阿尔都塞主义:反对机械误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系,上层建筑并不仅是被动反应,而是经济基础的必要前提社会结构: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意识形态:是一套表征系统,是使人类体验到自己与真实存在的社会条件产生关联的一种实践是一种活的物质实践(仪式风俗,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是由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生产出来的“问题域”“召唤”与“质询”4.葛兰西霸权理论:霸权是某种进行中的状态,它描述了统治阶级通过操纵“精神及道德领导权”的方式对社会加以引导而非统治的过程。统治阶层的“收编”与被统治阶层的“抵抗”之间的冲突、博弈5.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社会建构,物体的客观存在独立于话语之外,但只有身处话语之中物体才有意义“接合”:社会变革力量试图颠覆既有社会权力,却最终悖论般地维护了现行制度的稳定,社会中的统治阶层通过与反抗者的声音“协商”的方式将其引至某个安全地带,从而确保自身的领导权得以维系。文化:意义的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是我们与自身、他人、置身其中的社会世界展开意义共享和斗争的场所●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性:人的本能驱动力意识与无意识,本我、自我与超我梦是本我所激发的欲望与自我对欲望的压抑之间互相妥协、折中的产物梦的运作机制:凝缩、移情、象征、次级修正俄狄浦斯情结、阉割情结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3/6将弗氏学说应用于文本分析:一是以作者为中心,将文本等同于作者的梦境二是以读者为中心,关注文本以何种方式使读者对欲望和幻想进行释放2.拉康精神分析学说:(将精神分析转移到文化领域)匮乏与充盈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镜像阶段、来--去游戏阶段、俄狄浦斯情结阶段3.电影精神分析:劳拉。莫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男性凝视”大众电影的两种互相矛盾快感:窥视欲快感、自恋快感男性观众首先凝视男主角进行自我的构建(自恋),再通过男主角的目光去凝视女主角(窥视),以满足力比多的欲望4.齐泽克与拉康式幻想:幻想是我们观看和感知世界的一个框架“现实”是被幻想建构出来的,这种建构掩盖了欲望的实在界幻想的功能并非满足欲望(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而是展示欲望欲望的回溯性●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1.索绪尔:能指与所指意义并不是在能指与所指的互相关联与协调中形成的,而是在差异与关系中产生的组合/毗邻轴与选择/聚合轴对现实的感知是被语言构建出来的言语(个体言说的方式以及对语言的具体运用)与语言(人们借以表达的系统、规范和惯例)结构主义的两个基本观点:关注文本与实践之中包含的基本关系,以及使意义得以生成的语法意义是在词句组合与选择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中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潜藏的结构结构主义的使命:揭示意义生产过程(言语行为)中蕴含的规则与惯例2.施特劳斯、威尔。赖特与美国西部电影:施特劳斯:神话素、“二元对立”结构威尔。赖特《六把枪与社会》:西部片用简单的符号传达深奥的含义,进而将美国人的社会信仰概念化西部片发展阶段:经典时期、过渡主题时期、专业化时期,展示的是美国梦的实现过程3.罗兰。巴特《神话学》:初级指意系统与次级指意系统(外延与内涵)神话包含一整套观念与实践意识,其功能在于积极推行统治阶层的利益与价值观,维护既存社会权力结构文化代码(规则系统/语言)vs文本所在场合、读者所处历史时期与其文化背景(个体差异/言语)文字与图像(文字扩充图像的潜在内涵)4.后结构主义: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4/6雅克。德里达:延异(意义的浮现总是既有延迟又具差异的)层级暴力(二元对立中权力的显现,优劣的划分)米歇尔。福柯:话语(赋权、限制与建构)话语构型(特定话语跨越层级的界限,彼此交叉)权力--知识体系(话语生产了知识,而知识始终是权力的武器;权力是生产性的)全景敞视机制(圆形监狱):权力的凝视,标准化行为,“监视性”媒体●性别与性取向:1.女性主义:不同流派:激进女性主义(父权)、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资本主义社会)、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具体形式)、双重系统理论(父权与资本主义)两个主要假设:在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女性与男性截然不同女性要掌控自己的身份、改变旧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必须理解大众文化在女性文化和父权制文化领域内所发挥的不同作用2.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洛琳。加曼、玛格丽特。马什门特:干预性的文化政治理念(我们不能以事不关己的态度拒斥大众文化;受众是由社会历史建构的产物)杰姬。斯黛西《凝视明星:好莱坞与女性凝视》:重点在“电影院内的受众”而非由“文本构建的受众”;三种话语类型(逃避现实、身份认同、消费主义)3.解读言情小说:塔尼亚。莫德莱斯基《仇恋》:“罗曼司苦难”(阅读言情小说的过程既包含了对真是困境的表达,又体现着对真实困境的抗争)罗莎琳德。考沃德《女性欲望》:快感与自我的轮回(从被宰制地位到权力地位的转变)詹尼斯。莱德威“史密斯顿”调查:女性自我是一种时刻处于和他者关系之中的自我,男性自我则是独立而自洽的自我;女性的三种选择(同性恋、与男性建立两性关系、其他方式取得满足)4.洪美恩《观看豪门恩怨》:(快感是如何被生产出来又如何发挥作用的)“情感现实主义”“感觉的悲剧结构”“戏剧式想象”彻底摈弃群氓文化意识形态4.解读女性杂志:詹尼斯。文希普《深掘女性杂志》:对女性杂志形态的种种诉求作出批判性诠释,发掘其局限性并寻求变革;女性杂志提供“个体性解决方案”往往是通过建构女性的“虚设集体”的方式实现(有问必答栏目)约克。赫米斯《解读女性杂志》:后现代的“狂欢”精神;强调文本与观众互动产生意义5.男性研究、男性气质与酷儿理论:安东尼。伊索普:“宰制性男性气质”文化建构的结果朱迪丝。巴特勒《性别麻烦》: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一样,是文化建构的结果,正是“生物男性”与“生物女性”的二元对立分别确保了某一种而非全部的“社会男性”和“社会女性”的“合法性”;“操演理论”(性别身份是被表达行为本身所操演出来的,制造出一种性别先天存在的错觉);“扮装”;“反常性”与“反常解读”(人皆有之)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5/6●种族、种族主义与表征1.种族与种族主义:种族主义是一个意指系统而非生物系统,是人类行为与互动的结果,而此真相往往被掩盖2.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种族主义最早是为维护奴隶制与奴隶贸易的合法性而展开的与性焦虑相关“白种人优越论”的普遍共识3.东方主义:爱德华。萨义德《东方主义》(后殖民理论)东方主义:西方对东方加以宰制和重构,进而凌驾于东方之上的一种方式后殖民的大众文化研究:权力强调西方与东方的“绝对差异”,“谁在讲述并消费了这些故事”,话语本身即是一场战争美国越战电影研究:三种叙事范式(作为背叛的战争;黑白颠倒综合体;战争的美国化、帝国式自恋)4.反种族主义与文化研究:通过理论探索与案例剖析的方式来战胜种族主义●后现代主义:(与权力相关)1.20C60Y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精英主义展开进攻波普艺术(文化是全部的生活方式)2.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后现代状况:西方社会出现的一种知识地位的危机,具体体现为“对宏大叙事的怀疑”以及“宏大叙事合法性机制的衰落”;科学迷失方向,从“真理”到“操演”;高等教育的使命从追求理想到传授技能;知识分子丧失原本的权威性3.鲍德里亚:后现代:从冶金术社会向符号创衍术社会的过渡仿真、拟象、原本超级现实主义:仿真与真实带给人们的体验别无二致后现代传媒不再提供关于现实的次级表征,而是在介入现实的过程中对现实惊醒生产;表征就是事实本身4.詹明信:文化统治、文化分期市场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现代主义、晚期或跨国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混仿(拼贴)与戏仿:后现代文化并非一种质朴的原创性文化,而是一种引用的文化,意即后现代文化产品是从以前的文化产品中生成的精神分裂症:强化了关于“现时”的感受,丧失了历史感,“时间”文化让位于“空间”文化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放弃抵抗、毫无希望的商业文化5.后现代流行音乐与电视:撷录:后现代文本对所窃文本进行反对、拥护或促进,被用来唤醒历史与本真性,坚决斗争“激进折中主义”:成熟的混搭者,坦然承认“振荡”;消解对立双方的差异6后现代主义与价值多元主义:经典文本的确立:权力引导的选择与阐释的过程,文本无力决定自身价值高低,它仅仅是人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脉络笔记6/6们构建价值的场所标准已死,但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仍有优劣之分7.全球性的后现代:全球化是后现代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变相说法将全球化视作美国文化侵入的错误:将全球化等同于文化的美国化秉承着一种过分简单的还原论对于“外来”理解的狭隘(国家的不等于本土的;阶级种族新别)认定美国文化是单一的(复杂的混血文化)8.融合文化:融合:媒介内容在一系列不同平台间的流动(传媒所有权的集中;技术的变迁;传媒消费者)●大众政治:1.文化研究的范式危机?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批评落入不加批判的民粹主义,一味追求阐释策略罔顾文化消费的历史与经济条件的思路作者:政治经济学是“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的一个更为复杂的变种;我们不可将受众对意义的生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