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手法品質管制,乃依據消費者之需求為導向,掌握消費者及其所要求,利用品管之技術,促使產品價廉物美、安全無虞、準時交貨的具體實現。解決問題的第一個步驟,即是根據事實判斷後再採取行動。統計是採取「根據數據與事實發言」的管理方法,除了客觀判斷事實外,亦應具有相當合理的說服力。而在QC活動中所採取的統計手法,均極為簡易,即一般所謂的「QC七大手法」。對品質管理的基本觀念有正確的理解,是一件重要的事。QC七大手法是一套易學、易懂又好用的管理改善工具。學習目標:1、吸收QC七手法的知識並應用。2、在短期內就可以在工作場展開運用。QC統計手法概述統計手法QC七大手法三不政策三現主義不製造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不良品不後流以現實合理的眼光,來觀察產生不良情形的現場與現物三現主義概述三現就是指現時,現場,現物,亦即事情發生時,儘快到現場,並正確地掌握實際現象之謂.品質管理的特徵之一是“根據事實”,故任何事情的事實掌握相當重要.數據的整理與運用(一)「凡事講求數據」,是現實的工作中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數據最主要的基本觀念乃是:數據=事實以事實為基礎,經考慮、判斷後採取行動,此為品管中的重要過程。事實須以大家了解之方式表示出來,以最恰當之方式呈現數據。。品管的基本想法是以數據為基礎,掌握品質的狀況,以決定工作進行的方向。數據的種類-依特性定量數據定性數據計量值(如時間,長度,溫度…..)計數值(如次數,件數,比例….)數據數據的整理與運用(二)-依來源1.原材料及成品市場數據2.製程數據3.檢驗數據4.管理數據-依時間先後1.過去數據2.現有數據(即時數據)3.實驗數據(新收集數據)數據的整理與運用(三)數據的收集方法1.充分運用5W1H原則WHAT:確立使用數據的目的,收集甚麼樣的數據(產品,品質特性….)WHY:收集數據目的為何(製作查檢表,直方圖….)WHEN:收集數據時間區間或時間WHERE:收集單位,地點,機台別…WHO:誰來指派收集數據,誰來收集數據HOW:收集數據方法(抽樣計劃)整理的數據方法收集數據所使用之工具(量具,儀器…)數據的整理與運用(四)2.名詞定義-母體及樣本母體:所有具備可成為調查,研究之群體樣本:為調查母體之特性,由母體抽出供分析之個體-抽樣:從母體抽取樣本3.數據收集注意事項-基本要領*5W1H*準備表格*訓練*基準*代表性*期間期限*量*差異*真實*數據化數據資料整理方法1.整理前注意事項-活用手法*注意數據的誤差*將數據層別比較*靈活使用簡易的手法-從資料掌握事實,不要對數據有成見2.錯誤的數據-欲求得資料與母體不一致*母體設定錯誤*未發現母體變化的錯誤-抽樣錯誤-計測錯誤*不知測量誤差大小*使用失效的儀器量測*使用錯誤的量測方法-計算的錯誤數據的整理與運用(五)數據的整理與運用(六)3.欺騙的數據資料-反覆的測量直到合適的數據-人為特意製造出的合適數據QC七大手法概述查檢表分析(CheckList)——收集、整理資料層別法分析(Stratification)——從不同角度層面發現問題;散佈圖分析(ScatterDiagram)——展示變數之間的線性關係直方圖分析(Histogram)——展示過程的分佈情況圖表分析(ControlChart)——展示趨勢及變動來源※柏拉圖分析(ParetoDiagram)——確定主導因素※特性要因圖分析(CharacteristicDiagram)——尋找引發結果的原因查檢表分析(一)查檢表是使用簡單亦於了解的標準化表格或圖形,作業時僅需填入規定之檢查記號,再加以統計彙整其數據,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對檢查用。分類1.點檢用查檢表:確認作業是否執行;設備儀器保養維護的實施狀況或作為預防事故發生,以確保安全使用,例如:設備保養查檢表2.記錄用查檢表:用來搜集計劃資料,應用於不良原因及不良項目的記錄查檢表記載的項目(5W1H)•What:目的何在?Why:為什麼?•Who:由誰做?When:何時做?•Where:在什麼地方?How:何種方法?查檢表分析(二)使用查檢表的目的(1)日常管理(2)特別的調查(3)留下記錄(4)收集數據檢查用查檢表的做法(1)逐條列舉須檢查項目(2)檢查項目包括“非做不可的工作”及“非檢查不可的事實”(3)查檢項目必要是確實毫無遺漏且可檢查出來的(4)依檢查順序或重要度排列查檢項目,並空出記入記號之欄位查檢表分析(三)紀錄用查檢表做法(1)確立收集數據資料、點檢的目的、項目、其記載的項目,依5W1H(2)應依據欲層別的項目設計容易使用的表格或圖形決定查檢表的形式(3)決定紀錄的符號或數字(4)記入記號或數字予以整理,收集數據整理統計(5)填記必要事項如查檢日期,人員,品名,查檢記號代表意義好的查檢應具備的條件(1)為何需要查檢表(2)明確查檢表的5W1H(對象,項目,方法,時間,場所,責任者)(3)明確查檢結果的記錄方法及報告方式(考量易查檢,易記錄)(4)明確根據查檢結果情報的處置方法(考量,責任,順序,途徑等)查檢表分析(四)查檢表應記載的項目(1)查檢表的標題(目的)(2)查檢對象與項目(3)查檢方法(4)查檢時機(5)查檢者(6)查檢場所,過程(7)查檢結果的整理(含計算式)(8)查檢表的傳閱途徑查檢表分析(五)查檢表的製作程序(1)相關人員全員詳細的調查工作場所,工作的問題,具體地掌握之.(2)列舉為達成交量(1)應知道之事.(3)檢討為了知道(2)應查檢何事.(4)檢討需要何種數據,如何記錄,同時考量DATA的整理,統計,計算方法.(5)準備用紙畫成查檢表的格式.(6)先簡單製作查檢表(7)實際使用看看,不適之處改善之*是否能達成目的*是否容易使用*是否容易記錄*數據的整理,計算是否容易(8)計算必要的張數覆印查檢表的範例品名:LF1416部門:FQC檢驗員:陳小美檢驗方法:全檢檢驗總數:5000檢驗單位:條2030101025101021100502010402015203050453000520325436300035154110207055255526273945565245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0日期不良項目7/1總計檢查數污染腳變形銹斑其它7/27/37/47/57/6合計7/77/87/97/10查檢表的範例層別法分析(一)層別法是區分所搜集之數據中,因各種不同之特徵對結果產生影響,將各別特徵加以分類、統計。數據搜集時加以適當註記分類,如有問題發生時,很可能只是其中一因素有問題,便可快速尋得癥結之所在。何謂“層別”?將宇宙間的人,地,事,物,環境……等,分門別類使之層次分明的想法,謂之.特性值的變異原因:(1)計量的原因:溫度,速度…..等(2)計數的原因:機台,作業者…..等過程中,講層別都指計數的原因層別法分析(二)層別使用目的(1)問題分門別類,明顯看出個層數據特徵,明確處理方向(2)發現數據的差異,掌握真象,掌握真因(3)得到正確有效的情報,掌握重點,以提出有效對策層別製作順序(1)確立層別的目的(2)決定層別的對象及項目(3)收集數據(4)整理資料,分類繪製成必要之圖表(5)分析數據並做結論層別法分析(三)層別要素層別要素(1):人員別針對人員特徵和需要所作的層別,例如:性別,年齡,籍貫,年資,學歷(經驗),生手,熟手,受訓時數,身體狀況.層別要素(2):時間別利用時間特性所作的層別,例如:年份,季節,月份,日間,夜間,上午,下午時刻,改善前,改善後使用次數等.層別要素(3):班別利用排班特性所作的層別,例如:日班,中班,小夜班,大夜班,加班,調班等.層別要素(4):設備別利用使用設備特徵所作的層別,例如:機台,新設備,舊設備,廠牌,使用次數,使用年限等.層別法分析(四)層別要素(5):材料別利用用料特性對產品品質影響所作的層別,例如:材質別,產地別,批次別,存貨別.層別要素(6):區域別利用區域因素所作的層別,例如:本地,國內外,開發地區,未開發地區,南區,北區等.層別要素(7):產品別利用不同產品的特徵所作的層別,例如:新產品,原有產品,批次別,改善前後產品等.層別要素(8):作業條件別利用作業條件所作的層別,例如:溫度,濕度,壓力,成份,速度,新方法,舊方法,順序,人工生產,機械生產,半自動生產,自動化生產等.層別法分析(五)層別要素(9):環境別利用環境狀況所作的層別,例如:防塵,未防塵,天候,雨天,隔音,未隔音,有空調,無空調等.層別要素(10):其它位置別,方向別,前後別等.層別要素(11):未知層在現有智識或技術下未知的層別因素.層別法分析(六)012345678910腳變形10783銹斑4832氧化2411毛邊1242張東李南林西陳北散佈圖分析(一)兩種數據是否存在某種依存的關係,利用圖形將其關係表現在圖形上,謂之“散佈圖”散佈圖的用途1.驗證兩變量間的相對關係2.掌握要因對特性的影響程度負相關正相關散佈圖分析(二)散佈圖的做法1.收集對應的成對數據理(Xi,Yi)2.劃直角座標軸,X軸為橫軸,Y軸為縱軸.3.將每對數據打點於方眼紙或適當的紙上,此時,X軸與Y軸所取的數據範圍長度,最好約等長.4.打點時若遇相同數據2個以上時,用…..等表示散佈圖分析(三)散佈圖的判別1.完全相關:(1)完全正相關-X變量增加,Y變量增加,點子逐漸上升成一斜線(2)完全負相關-X變量增加,Y變量減少,點子逐漸下降成一斜線2.正相關-X變量增加,Y變量增加,點子逐漸上升趨近一斜線3.負相關-X變量增加,Y變量減少,點子逐漸下降成趨近一斜線4.無相關當X變量增加,Y變量並未隨之增加,點子無上升或下降之趨勢5.曲線相關X變量與Y變量間無直線相關關係,但可知有曲線關係存在散佈圖分析(四)散佈圖使用注意事項1.相對係數不等於因果關係2.散佈圖之無關,係指在該數據區間內而言無關,無法進一步推斷區間外3.善用層別4.離群值的影響,是否為異常值的檢討5.曲線相關無法用符號判定來檢討6.檢討因果關係時,通常以X代表因,Y代表果.直方圖分析(一)將收集資料分為幾個相等的區間做為橫軸,並將各區間內之測定值依所出現的次數累積而成的圖形,又稱為柱狀圖直方圖為容易看出計量值的數據分配情形目地:1.瞭解分配型態2.測知製程能力3.訂定規格界限4.計算不良率翹課次數統計表座號次數直方圖分析(二)1.確立調查之目的2.收集數據:3.找出最大值及最小值4.求全距:最大值-最小值5.決定組數:7.求組距:組距=全距/組數8.求各組上組界,下組界由小而大順序9.計算各組之組中點。10.作次數分配表:11.計算平均值及標準差:直方圖分析(三)12.製作直方圖:(1)將次數方配表圖表化,以橫軸表示數量的變化,縱軸表示次數。(2)縱軸及橫軸取適當的單位長度,在將各組之組距界分別標在橫軸上,各組界應為等距離。(3)以各組內的次數為高,各組之組距為底,在每一組上畫成一矩形,則完成直方圖。圖表的分析(一)以點,線,面,體來表示數據或資訊之大概趨勢及鉅細變動於紙上之圖形,稱之為圖表圖表的用途1.情報傳遞的能力-具有一目了然的清晰性-興趣與易懂性為共通語言2.工作的解析與管制能力3.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數量的大小,將錯誤明顯化-比較問題項目構成比率,並找出解決對策的重點-能將不良與對策結果,按時間順序來把握圖表的分析(二)確認目的決定圖表名稱數據資料整理成表格決定圖表標題能引起別人注意要令人感興趣,且容易了解提供構想,以利決策決定標題要適當,單一個圖表可至於下方決定構圖與色彩製作圖表底稿整理騰清草稿檢視校正完成圖表圖表大小,數據單位之選取是否平衡與適當圖表的縱軸與橫軸要能平衡各軸的刻度要適當選定刻度符號、數字及單位等標示要適切完整基線的位置要適當選取線的粗細及標示方式要仔細考慮適切的表示陰影及中斷線項目、說明文字等要適當圖表來源、製作日期、製作者及其他必要解說資料圖表的製作順序圖表的分析(三)圖表的應用1.應用於數據資料的表達,更容ˋ看出情報的內容2.可應用在任何數字的統計資料及比較3.可應用在數據與時間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