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计划研究题目: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部____体育教育系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专项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姓名___王恒同____________指导教师职称_____教授__________2011年8月30日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选题目的:针对各层学生有计划地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既有利于提高所有学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效率,又可以全面地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选题意义:通过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能满足学生求新、求趣、求自我、求刺激的心理欲望,有利于学生兴趣转化和个性的发展。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在掌握某种技术、技能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心理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应用分层教学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使其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二、本题的研究现状、依据及开题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理论与实践依据假说的形成等)状况:在我国,分层教学法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十几年来,分层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题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研究课堂活动,由于目前教学条件的限制,研究水平还不是很乐观。19世纪末,一些外国学者针对班级授课制不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提出按成绩、能力分班。在欧洲采取的曼格依木教学法就属于这一性质。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编成弱、中、强班,其依据是对学生的观察和考试。这样的编班叫同质分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道尔顿教学法和文内特卡教学法,以及比利时的德可勒利教学法等对个别教学都有探索。更为精制的设计当推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掌握学习法”、斯金纳“程序教学法”、凯勒的“个别教学法”等。依据:传统的教学法,习惯于同一内容、同一方法的教学,可是学生的体质、素质、年龄各不相同,这就出现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分层次教学法”实际土就是按“素质分组”进行教学的方法,就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行教学的方法。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开题准备工作: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工作方案、阶段性计划、主要措施、预期成果三、研究对象(包括具体对象、年龄、性别、数量、特征等)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采用素质分层的方法从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抽取两个班级,分别命名为A、B班,每个班的人数在30-50人之间,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1)查阅有关分层教学发的文献。(2)实验法:(采用经典实验法)1.实验对象: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的2个班。2.实验时间:8-12月,周一到周五,每天90分钟,共五个月。3.实验组:A班为控制组:没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B班为实验组:有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前测得各班的体育考试成绩,实验后测得各班级的体育考试成绩。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序号主要工作内容起止日期备注查阅文献资料和相关材料,寻求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收集有关资料,确定研究方法,制定分层传授课型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案。实验实施数据处理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定稿8月9-10月11月12月五、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内容较多时,可加页)11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传统统一授课和分层教学的区别和联系2.如何分层3.分层教学实施的途径4.分层教学的优缺点5.分层教学的优化二、研究的基本内容1.学生分层2.备课分层3.授课分层4.训练分层5.辅导分层6.评价分层三、研究思路1.从学生和教材现状入手。2.从尊重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着手3.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目的。四、研究方法1.文献法2.实验法、对比法八、工作方案1.以班级为单位和年级为单位进行有比较的分层教学。2.备课组长统筹组织,备课组成员分工协作,以不耽误各成员的正常教学工作为准则,集思广益把个人的经验、方法凝结成共同的成果。3.充分借鉴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不同地方的教学经验,寻求最佳分层授课方案。4.定期开展阶段性研究,及时进行工作的检讨和成果的总结。九、阶段性计划和主要措施第一阶段:理论与方法准备阶段(2011年9月)查阅文献资料和相关材料,寻求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收集有关资料,确定研究方法,制定分层传授课型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案。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1月)采用实验法和对比法,借助学校科组范围内举行公开课和研究课和示范课,组织老师进行专题研究。录制阶段性的研究课例,撰写阶段性研究论文。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第三阶段:成果总结和汇编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通过实验对比、个人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分层教学模式的感受与评价,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十、预期成果完成研究论文《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六、数据处理方法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A、B班的前测体育考试成绩的差异及后测体育考试成绩的差异,用配对t检验法来检验各班前测与后测体育考试成绩的差异。七、预期结果有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班级体育考试成绩比没有采用分层教学法的班级的体育考试成绩好。八、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示例:[序码]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1]李林.新课改下初中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9).[2]李广英.高校体育课堂“分层次教学”刍议[J].甘肃高师学报,2004,(02).[3]潘冬花.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浅探[J].教学与管理,2005,(06).[4]万顺江,杨迎旗.动态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6).[5]李煜霞.“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6]田庆柱.“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选项课中的运用研究苏州大学,2009.[7]孟祥林.分层教学与教学过程最优化:从中日美对比论我国的策略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4).[8]孟祥林.教学过程最优化:基于分层教学方法的分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9]蔡柏良.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7).[10]王大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设计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1).[11]华玉秋.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践[J].体育师友,2007,(02).[12]刘丽朋.高校体育篮球课分层教学模式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13]王大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2).[14]高增霞.实施体育分层教学的理论探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04)[15]许来君.分层次教学在体育课中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8,(24)[16]卢成旺.谈体育课中的分层次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0)[17]荀福顺,王发仁,遇润成.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1996,(06)[18]刘红.浅谈“分层次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5)[19]施正惠.浅析体育课分层次教学[J].科技信息,2009,(09)[20]李庆良.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2,(04)[21]郑定明.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初步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04)[22]孙宝洁.中职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浅析[J].华章,2010,(13)[23]陈海龙.素质教育与分层教学的有机结合[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01).[24]孙中仁.“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J].教育革新,2008,(05).[25]闫梅,姚雪晴.对分层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宁夏教育科研,2009,(03).[26]何间英.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J].西江教育论丛,2007,(04).[27]张轶.以分层教学为突破口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J].巴音职教,2007,(01).[28]刘奎春,郎贵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形式——“班内分层教学”初探[J].教育管理,1997,(02)[29]陈玉兰.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J].江西教育,1999,(04)[30]杨怀英.浅谈分层教学中学法序列与指导步骤[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08)[31]李健儿.浅谈初中化学分层教学[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S1)[32]孙世祥.谈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J].辽宁体育科技,2004,(01)[33]熊焰.学校绩效管理基本问题的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8)[34]谷丽洁.我国公立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模式及策略[D].华南师范大学,2004.[35]杨天才,李琼.在新课程理念下建立互动平等的师生关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3).[36]李书卿,付景华.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感——霸州市第十五中学分层教学侧记[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09)[37]何间英.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J].西江教育论丛,2007,(04).[38]孙中仁.“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J].教育革新,2008,(05).[39]陈海龙.素质教育与分层教学的有机结合[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01).[40]李彪忠.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以我校实践为例分析[J].教育革新,2009,(07).[41]梁昊.实施分组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科技信息,2007,(09)[42]柳红果.分层教学实践[J].吉林教育,2010,(20)[43]李广英.高校体育课堂“分层次教学”刍议[J].甘肃高师学报,2004,(02).[44]李煜霞.“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45]肖芹.兰化三中高中阶段实施分层次教学情况的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46]汪文奇,姚士硕.在大学生中施行运动处方的必要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47]李纪华.构建教学平台分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3).[48]傅纪良.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处方式教学模式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03).[49]贾进超.体育教学中实施健身运动处方对增强高中男生体质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50]秦晓春.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考核——南通供销学校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