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要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与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导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引起的思考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运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是什么?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作出了什么样的巨大贡献?树立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首先必须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历史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机器大工业。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相应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闵采尔的“千载太平之国”。他们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不平等的弊端,揭2示了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描绘了美好的未来世界。他们主张财产公有,消灭商品和货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人人劳动,共同分配,以文学游记的虚幻形式表达思想,显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这是持续了几十年之久的启蒙运动的产物。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是启蒙思想家摩莱里的《自然法典》、启蒙思想家马布利的“理性社会主义”、革命家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摩莱里最著名的著作是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马布利的代表作是1776年和1789年出版的《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他们从启蒙思想家那里接受了理性论的思想武器和自由、平等的口号,论证了消灭私有制度和建立公有制的必要性。他们主要以法律条文形式表达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提出了规定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法和各种具体的法律。其重要特点是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巴贝夫是法国大革命时代领导平等派运动的革命家和思想家,明确提出了通过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和建立劳动人民政权的思想,并通过平等派组织努力实践这一理论,逐步建立理想的“平等共和国”,其实践性和革命性都是过去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不能比拟的。(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思想史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一,三大空想家的历史观都含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第二,三大空想家把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社会矛盾的弊病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揭露。第三,三大空想家提出了许多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其中有不少科学的因素。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3的现实道路。马克思恩格斯集中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分析了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积极的思想成果及其历史局限性,说明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必须摆脱历史唯心主义,使它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恩格斯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随着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完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论证。“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事实为依据的。”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这一伟大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接受为同盟起草新纲领的委托。1848年2月,同盟的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列宁对《共产党宣言》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以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是最好的阐述。”“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因此,《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第一次比较全面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思想史的伟大革命已经开始。第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4《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实践的党纲,它表明无产阶级有了明确的阶级意志和系统的理论武器,并在理论指导下自觉、有组织、有远大目标地开展斗争。第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和规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是每个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遵循的。《共产党宣言》引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它问世后的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1)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显露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特殊表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各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支付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由于大量产品因劳动群众无钱购买而积压,形成生产过剩,从而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3)现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压迫的斗争,经过了从破坏机器的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过程。19世纪30—40年,欧洲爆发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上升到首要地位。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表明无产阶级不仅是受压迫剥削的阶级,还是革命的阶级和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表明无产阶级不仅是受压迫剥削的阶级,还是革命的阶级和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5(1)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铺垫了一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为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哲学基础。(2)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发展起点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二块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深沉的黑暗中探索。科学社主义就足以此为起点,以此中心发展起来的。(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无产阶级革命是最新类型的革命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关于无产阶级如何通过革命实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进行过反复的探索,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论断。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2、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形式:暴力革命与和平过度暴力革命是对反革命的暴力镇压的反抗。(不是盲目崇拜暴力,是不得已的手段)是针对旧的国家机器,不是针对个人。(和恐怖主义有严格的区别)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往往结合着和平的手段同时进行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马克思、列宁都曾经认为,在特定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可能以和平方式实现。但是,这是“革命史上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时至今日,还没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具体到一个国家,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做出决定。恩格斯:“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6事实出发。共产主义者不是把某种哲学作为前提,而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作为前提。”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问题革命是在若干国家同时发生、共同胜利,还是少数国家甚至一个国家先发生并取得胜利呢(1)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论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同一历史时期)发生.(2)列宁的少数或一国先发生论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又作出了数国或一国首先胜利的论断。依据: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3)对两种观点分析评论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不能单纯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同时论”有正确的理论价值与依据,蕴涵着社会主义的国际性。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作出了补充。二、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问题导入:苏维埃俄国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毫无经验,在开创性的探索中,列宁、斯大林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什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那些巨大成就?(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18年夏天—1921年初,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21年春天—1924年,由战时共产主义转为新经济政策时期。1、1917年11月——1918年上半年:巩固苏维埃政权,制定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计划的时期。十月革命后,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7过渡的初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法和途径,进行了“直接过渡”实践。“直接过渡”是指不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绕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直接”通达社会主义社会。2、1918年夏天——1921年初: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18年下半年,帝国主义纠合14国对苏维埃政权进行武装干涉,同时俄国爆发国内战争。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苏维埃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非常困难条件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采取的应急措施,它最大限度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粉碎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行政命令方式完成经济任务,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群众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内战争接近尾声,影响日益显露。3、1921年3月—1924年新经济政策时期(1)背景:1921年3月8日--16日,俄共(布)召开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第一,实行粮食税制度,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农民自由周转剩余农副产品;第二,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允许通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实行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第三,把商业原则引入国有企业,进行经济核算,对职工实行物质奖励;第四,试行租让制、代购代销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作为由多种经济成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3)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改善了人民的生8活、改善了工农关系、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4、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1)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