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至2017考研真题)绪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017)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C选项错误,实践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选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是并不能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2.(2017)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答案】C【解析】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B选项错误,题干中的错误在于认为意识的内容直接等同于现实存在,并没有看到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客观外部世界,但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可以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D选项与题干无关,人的意识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3.(2016)《百喻经》中有一则谚语,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谚语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去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度。通过题干材料可知,就是要适度,防止过犹不及。题干愚人的做法就是过了,没有把握住度。4.(2016)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自由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自由要以必然为前提,把握必然越深入,人就越自由。如果把自由和必然相脱离,只强调自由而否定必然,就会导致唯意志论。5.(2016多项选择)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的持续性、顺序性是一维不可逆的。A项从黑发到白首,B项从花开到无花,D项几度秋,都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C体现的是风和雨之间属于相伴随的现象,与题干不符。6.(2015多项选择)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迚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生成过程说明A.亊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C.亊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D.亊物的产生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答案】ABD【解析】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C选项错误。7.(2015多项选择)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A.精确把握亊物的度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C.善于协调亊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答案】ABCD【解析】平衡要精确把握亊物的度,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善于协调亊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ABCD选项正确。8.(2014)2、俄国早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y1I$w+V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之处。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9.(2014多项选择)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廷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是胀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以,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B.时间和空间的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C.时间和空间是指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答案】ABD【答案解析】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题干中长江的年龄和范围体现了时空的有限性。所以,ABD选项正确。C选项否认了时空的客观性,所以错误。10(2013)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衡量尺度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方式【答案】C【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11(2013)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A.主观联系B.必然联系C.因果联系D.本质联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1.(2017多项选择)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北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A.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D.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答案】ABC【解析】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是以中介的形式连接主体和客体。ABC选项正确。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人类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科学文化实践不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选项错误。【考点】本题考察的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的基本形式。2(多项选择2016).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A.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C.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别和一般、认识中的第一次飞跃以及质和属性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个别来达到对事物一般的认识,A正确。在实践中人可以借助于实践的手段工具,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C正确。任何事物的质都是通过多种属性来表现的,D选项正确。3.(2015).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A.实践是人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