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曾国藩传晚清人物篇之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一、生平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1.家庭环境祖父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曾麒书身为私塾秀才;兄妹九人,曾国藩兄弟姐妹共九个人,一个姐姐,三个妹妹,四个弟弟:二弟曾国潢,三弟曾国华,四弟曾国荃,五弟曾国葆。•曾国藩说:他祖父经常教育子孙,“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奇耻大辱,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吾家世代皆有明德明训,唯星冈公之教尤应谨守、牢记。吾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2.求学经历及官场履历•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28岁殿试考中了同进士,后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穆彰阿,满州镶蓝旗人,翰林出身,深受道光皇帝信用,是鸦片战争期间有名的投降派。他最善于揣摩窥测道光皇帝的心思,进而对其施加自己的政治影响,并且这人党同伐异,对政见观点与自己一致的人就拉帮结派,反之,则百般陷害极力排挤。1840年,授翰林院检讨道光十四年,中举1838年,鸦片战争一触即发,初见道光,评七品1849年,升授礼部右侍郎。9月,署兵部右侍郎1850年7月,兼吏部左侍郎咸丰三年,建立湘军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恒心是成就大业的基础2.强者强为,天下无不可为之事,面对困难,强毅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3.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即使出身平凡,资智普通,奈何勤能补拙,人生要义,以勤为本4.自察自纠,勤拂心尘。只有不断改正错误吸取教训,完善自我,才能不断进步5.内方外圆,屈伸自如,懂得协调各方利益,通权达变,把敌人变成朋友,化不利为有利,这才识重要的处世手段。怎样用人,特别是怎样用准人,学问极深。曾国藩用人的学问,是其人生成功术中重要的的一门,他从不盲目选人,糊涂授权,而是睁大自己的一双明亮之眼,遵循“看透人之后再用人”的方法,该避则避、该提则提,显示出到位的领导才智和管理才智。用人四法:做、省、学、禁摸透人的精、气、神任用智、言、劳三种人《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一)教子讲究礼仪,修养自己。通晓礼俗,才能拥有为人敬仰的德行。(二)教子重在身教。教育下一辈,只靠恳切热情的话语教导是无法深入人心的,只有以自身的示范行为去教育。(三)戒骄奢佚。要以谦、勤为人生主旨,戒离骄傲、奢侈、懒惰,才能避免家世衰落。二、走向权力巅峰•1.曾国藩与湘军至可恨则莫过残毁书籍,贼教目我书为妖书,近日沿江各郡邑藏书之家如汉阳叶云素先生,扬州阮文达公,秦敦夫、程穆堂两先生各第,皆牙签万轴,多人间未见书,不啻琅嬛福地,而逆贼一至,非付之一炬,即用以薰蚊烧茶,甚至遗矢后用字纸擦之。以卫道相砥砺太平军“所陷之处,凡学宫正殿两庑木主亦俱毁弃殆尽,任意作践,或堆军火,或为马厩,江宁学宫则改为宰夫衙,以璧水圜桥之地为椎牛屠狗之场”。太平天国宣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于是,太平军“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对书籍大加破坏和糟蹋。发《讨粤匪檄》檄文•首先,搞乱了纲常伦理,太平军从上到下皆以兄弟相称,“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其次,用夷变夏,剥夺士子阅读诗书的权利,“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再次,不敬神祗,大肆破坏,所到之处,焚毁学宫,砸烂孔子塑像、牌位,“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像不灭”。太平天国“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制造了文化浩劫,“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比历史上任何穷凶极恶的乱臣贼子还要可怕,要求广大士人为维护道统、名教而战,“不特纾君父宵旰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丑,而且为上下神祗雪被辱之憾”。•1853年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1853年,曾国藩奉命帮办湖南团练,鉴于八旗、绿营已腐败不堪,地方团练又不可恃,遂仿明代戚继光的“束伍成法”编练一支新的地方武装——湘军。其建军秘诀是网罗有“忠义血性”的书生为将,招募朴拙诚实能吃苦的山民为兵,按将必亲选、兵必自招、层层节制的原则进行编组,以营为战术单位,每营500人。在此基础上,加以“勤练精训”,灌输“忠信”、“仁礼”思想,并引进西洋军事技术,终使湘军成为超越八旗、绿营的劲旅,成为打败太平军的主力军。2.1靖港惨败•1854年4月28日曾国藩亲率水师五营(大小战船四十只)、陆勇八百人,由长沙进袭靖港。当天中午,南风骤起,水流迅急,湘军战船顺风闯入靖港,遭太平军岸上炮火猛烈轰击,指挥船被击伤。后太平军立即出动二百余只小划船,对湘军水师发起攻击,毁敌船十余只。湘军水勇不支,纷纷弃船上岸。这时,曾国藩急率陆师向靖港方向增援。但湘军陆勇见水师失利,又见太平军大批出动,便纷纷后退,曾国藩执剑督战,也不能遏止。•靖港一战,湘军水陆皆败,战舰损失三分之一,炮械损失四分之一。水师仅存湘潭五营二千余人,陆师仅存湘潭与留防平江之勇二千余人。曾国藩羞愤交加,两次投水自杀,皆被随员救起,最后狼狈逃回长沙。2.2战后,裁汰绿营•曾国藩大力裁减湘军,凡是在作战中溃逃的兵营立即进行裁撤所有勇丁、营官,一律不用。经过整顿,湘军水陆两师仅剩5000人。•在这次裁军中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葆也在被裁之列。据说,曾国葆回家后,自己感觉无脸见人,好几年中,都闭门谢客,深居不出。兵贵精而不贵曾国葆2.3攻克武昌•武昌失守后,曾国藩彻底毁灭天平天国的水军。其中大多都被湘军当场杀害,或赶到湖水中淹死了。•当天,曾国藩亲自下令对敢于反抗的太平军和居民一律剜目凌迟,而罗宗南甚至诱迫和怂恿他的部下士兵生吃被俘太平军的血肉心肝,武昌城内一时成了阎王的地狱。曾国藩把他“曾剃头”、“曾屠户”的名号发挥得淋漓尽致。•1855年1月29日,石达开计诱湘军水师的轻便快船120余只冲入鄱阳湖内。然后断其出路。用小船火攻留大船,烧毁湘军船只40余只。深夜,石达开派兵火攻湘军水师,焚其战船百余条。曾国藩的坐船亦被围,乘小船登陆得免一死,“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到1856年4月4日,江西太平军已经控制了江西13府中的8府54个州县,曾国藩领着湘军坐困于江西,进退失据。太平军中到处传唱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破了锣(罗泽南),倒了塔(塔齐布),杀了马(马继美),飞了凤(周凤山),徒留(刘于浔)一个也无用。”九江大败,二次跳河二次出山•1857年3月,曾国藩接到其父曾麟书去世的讣告,伤痛之余奏请开缺丁忧。此后,不等皇上的谕旨下来便离军而去,与曾国华、曾国荃一起回家奔丧。•1858年,受胡林翼举荐,重新出山,掌管湘军。•1858年11月15日,湘军骨干的精锐之师李续宾被围,湖广总督官文既不发一兵一卒前去救援,又不令其退兵。后,全军覆没,李续宾和曾国华同时毙命。•事后,曾国藩吓晕,连在籍守丧的胡林翼大恸仆地呕血不起,当即放下丧事,连夜赶回武昌收拾残局。•1860年5月荡平江南大营,和春、张国梁毙命。李续宾曾国华攻陷安庆•1860年6月,咸丰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并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所有江南水陆各师,均受节制。•1861年9月5日,湘军曾国荃部攻破安庆,数万安庆军民被屠杀。“杀贼凡一万余人,男子髻龀以上皆死······妇女万余俱为掠出”,“军兴以来,荡涤未有如此之酷者矣”。•曾国藩夺取安庆后,清政府于1861年11月又授权他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都受他节制。两个月后,又加赏他协办大学士衔。•1862年,曾国藩指挥李鸿章所部淮军,伙同英国、美国侵略者组成的“常胜军”,联合进攻嘉定、青浦、太仓等地。•1863年5月,淮军和“常胜军”相继攻陷太仓、吴江,进犯苏州。年底,苏州陷落。•1863年,曾国藩指挥左宗棠所部湘军与法国侵略者组成的“常捷军”,联合攻下绍兴、富阳,进犯杭州。1884年春,杭州陷落。血洗南京•1864年五月,曾国荃部攻陷天京,湘军又一次大开杀戒,“沿街死尸十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三十二年后,谭嗣同去南京仍听当地人说“(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入于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曾国荃曾国藩与湘军战胜天平天国的原因分析•罗尔纲先生指出:湘军“之所以如此重要,不在于与太平天国的对抗,湘军陆军远非太平军对手,曾国藩自己也承认他的陆军‘全不能战’,太平天国的败亡,实洪秀全‘自惹而亡’。”1.天京事变提供可趁之机•天朝的变乱直接影响了战局,为湘军“突出重围”创造了机会。天京变乱的当年年底,胡林翼率湘军重占了武昌;就在石达开率军出走的当月月底,江西湘军攻陷湖口,内湖水师得以冲出鄱阳湖与外江水师会合。1858年5月19日,李续宾督率湘军攻克九江,林启荣与17000余名守城将士全部战死,江西战场的主动权落入湘军手中。2.策略失误•天国后期的战略方向始终未能统一,从而导致了军事决策上的犹豫不定和朝令夕改。•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是天王军事上的左膀右臂,陈玉成一直主张集中力量解安庆之围,遏制湘军在上游的攻势;李秀成则主张先进攻苏州、杭州、上海,等到东南的战局稳定之后再回师西援。由于洪仁玕的支持,天王采纳了李秀成的意见。苏杭一带的财富虽然填充了天朝的圣库,西线的形势却一天天恶化起来。•直到1860年9月下旬,天国才意识到形势的严峻,组织各路太平军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西征。如果太平军集中主力在皖北战场决战,以部分兵力在外围进行牵制作战,还有希望打破湘军对安庆的包围,但他们在军事行动上却一误再误。李秀成在皖南攻祁门不下,便转道入浙江,又经江西打往湖北,牵延了时日,也错失了消灭曾国藩总部的绝好机会。•1865年5月,由于僧格林沁被捻军杀死。清廷大惊,忙召曾国藩北上,命令他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继续镇压捻军。曾国藩率八万湘淮军。•1.调来的淮军,对曾国藩并不怎么“买账”,在执行命令时常表现为消极拖延与暗中抵制。•2.需事先征求李鸿章意见,然后由李鸿章将命令传达给淮军将领。这样,军令要比实际军情落后半拍,常常贻误战机,致使曾国藩剿捻一时难有突破性的进展。最后,曾国藩受到他人的攻讦与参劾,被迫辞去军务。3.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是积极的倡导者,被誉为洋务运动的领袖2、1861年攻克安庆后,曾国藩开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军工厂。3、1867年,他设立“翻译馆”,聘请洋人主持译务。这个翻译馆堪称中国由政府创办的历史最久、出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中心。1、1860年12月,曾国藩就上奏折说,“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以迂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天津教案的直接起因,源于一个年仅19岁、以迷药诱拐幼孩的罪犯武兰珍。他被人扭送官府后当堂供称,是教民王三将他迷入法国天主教仁慈堂,然后由教堂提供迷药,命他诱拐孩童,并称拐一人即付洋钱五元。•1870年6月21日,天津数千名群众群集在法国天主教堂前面,表示抗议。法国领事丰大业认为官方没有认真弹压,持枪在街上碰到天津知县刘杰,因发生争执开枪射击,当场击死刘杰仆人一人,民众激愤之下先杀死了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及其秘书西门,之后又杀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国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