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指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身抗体谱在风湿病中的意义郭露露2015-07-021概述自身抗体:指针对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见于多种风湿性疾病,尤其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更为常见,对临床风湿病诊断意义重大。目前用于临床的常见自身抗体有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线粒体抗体等。2抗核抗体谱抗DNA抗体抗核糖体P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ENA抗体抗Sm抗体抗U1RNP抗体抗Ro/抗SSA抗体抗La/抗SSB抗体肌炎特异性抗体(MSA)抗合成酶抗体抗SRP抗体抗Mi2抗体与系统性硬化相关的抗体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抗着丝点抗体(动粒)抗核仁抗原的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P-ANCA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β2糖蛋白抗内皮细胞抗体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SMA,LKM,SLA,AMA,Sp100,gp210等3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自身抗体在CTD中有特殊意义疾病的筛选具有诊断意义的标记与病情及预后相关与某些临床表现相关与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评估风湿性疾病重要的参数之一研究疾病的重要方向之一4自身抗体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F):不溶性成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法(RIA);对流免疫电泳法(CIE);免疫双扩散法(ID);免疫印迹法:针对可溶性成分(如ENA、DNA、凝血因子、补体)5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传统定义:将针对细胞核内成分的抗体称为ANA现在对ANA靶抗原的理解已从细胞核扩大到整个细胞6ANA测定原理和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现多以Hep-2细胞(人喉癌上皮细胞)为底物(Ag),其以核质丰富而极大地提高了ANA检测的阳性率和滴度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标准筛选试验我们实验室采用欧蒙荧光检测系统,将1:100作为血清起始稀释度,所以如果是低滴度的1:100阳性,只能视为一个临界可疑值,临床意义不大ANA作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的筛选试验必须强调高滴度7ANA的意义ANA(+)结果的出现率取决于以下因素:分析系统:由于不同厂家ANA检测系统的起始稀释度和稀释因子不同,因而不同厂家的ANA滴度结果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区分血清(+)与(-)的选定的滴度值,未加稀释的正常人血清可有1/3的呈阳性ANA反应。是SLE独立的诊断条件之一。滴度本身与疾病的活动度并不相关,没有评价预后的意义。筛查风湿病,敏感性高。ANA(+)可出现在多种情况下,特异性差。8ANA(+)的原因风湿性疾病SLE多发性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血管炎RA正常的健康人女性>男性,出现率随年龄而增加风湿性疾病患者亲属?孕妇药物诱导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感染血液系统异常恶性肿瘤9SLE患者使用IIF法测定ANA阴性的一些解释技术方面临床方面经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终末期肾病隐蔽ANA:与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结合,沉积于组织由于大量蛋白尿而从肾脏丢失10ANA的荧光染色型别细胞核:核均质型(DNA、组蛋白和核小体等)核颗粒型(Sm、uRNP、SS-A、SS-B、Ku、I和Ⅱ型周期蛋白)核膜型(板层素、gp120等)核仁型(SCL-70、PM-SCL、RNA多聚酶、原纤维蛋白等)核浆点型(着丝点、核多点及核少点型)细胞浆:胞浆颗粒型(线粒体、Jo-1、核糖体等)胞浆纤维型:波形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等分裂期细胞阳性:纺垂体、中间体、中心体等根据产生的荧光模型、靶抗原的分布部位分类如下:11ANA的荧光类型ANA试验的结果中一般会报告其分型,这些分型可能与某一特定的抗原反应活性相关。分型相关疾病核仁型硬皮病着丝点型CREST综合征周边型SLE斑点型/弥散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12抗核酸结合蛋白/可提取性核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ENA)抗体13抗ENA抗体的类型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Sm抗体抗U1RNP抗体抗Ro/抗SSA抗体抗La/抗SSB抗体肌炎特异性抗体(MSA)与系统性硬化相关的抗体14抗ENA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扩散法;ELISA和免疫印迹法。几乎仅出现于患有结缔组织病的患者中。如果无症状者中出现高滴度的抗ENA抗体,常预示着未来可能发展成结缔组织病。抗体常在疾病的整个病程中均能够被检测到。滴度与疾病活动度并无一致的关系。15抗DNA抗体已确认出两大类抗体特异性:天然的双链DNA(dsDNA):对诊断SLE特异性高变性的单链DNA(ssDNA)多数实验室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定:放射免疫分析法(RIA,Farr分析法):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短膜虫法):半定量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随着疾病活动的控制,抗dsDNA抗体滴度可以下降或消失。抗dsDNA抗体与SLE肾损伤有关:DNA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或抗dsDNA抗体直接作用于肾小球抗原。强烈提示其致病作用。16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Antibody,AHA)•组蛋白是染色质基本结构-核小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物性狼疮的患者中出现率很高(78-95%);•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服用异烟肼的病人中最高,但临床上并没有出现狼疮的临床症状,其它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17抗Sm抗体(Smith)•ACRSLE诊断标准中,抗Sm抗体是诊断标准标准之一。抗Sm抗体非常有助于作出SLE的诊断。•30%左右SLE存在该抗体。•SLE患者中,常与抗U1RNP抗体一同出现•与临床的相关性并不强,但有证据显示其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肾脏病变、肺纤维化、心包炎有关。有人认为可以作为疾病活动度的指标。18抗U1RNP抗体•抗nRNP(nuclearRNP):以抗核内的核糖核蛋白而得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u1RNP抗体。通常又把nRNP称之为u1RNP。•抗u1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中几乎均为阳性,且其滴度很高;•是区分结缔组织病和非结缔组织病的有力指标。•抗u1RNP抗体阳性的病人,常有双手肿胀、雷诺现象、肌炎和指(趾)端硬化。•25-30%的SLE患者存在该抗体,一般与抗Sm抗体一同出现。19抗Sm/nRNP抗体•Sm和nRNP是同一分子复合物(RNA-蛋白颗粒)中的不同抗原位点,•Sm含有u1、u2和u4-u6,而nRNP(u1RNP)仅含u1RNA。也即抗Sm抗体阳性均伴有抗u1RNP抗体,而抗u1RNP抗体可以单独存在。•抗u2RNP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伴多发性肌炎的重叠综合征中阳性频率较高。银屑病及雷诺现象的病人也可呈阳性。•抗u3RNP抗体常与系统性硬化相关,且常伴有肺动脉高压、骨骼肌和小肠受累。20抗SS-A/Ro抗体•抗SSA/RO抗体:由于该抗体与干燥综合征(SjogrenSyndromes,SS)相关,故取名为SSA;•SSA与Ro的抗原性、生化特点一致。•在以鼠肝为底物的ANA检测中,抗SSA抗体常呈阴性反应,而以Hep-2细胞为底物,则ANA阳性时SSA也常呈阳性。21抗Ro抗体阳性的临床相关性正常健康人干燥综合征淋巴结病白细胞减少抗La抗体RFANASLE光过敏性皮疹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肺炎ANA(-)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抗La抗体其它风湿性疾病RA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新生儿狼疮综合征先天性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新生儿狼疮性皮炎Ro反应针对52kD抗原而非60kD抗原。22抗SSB/La抗体•在原发性SS病人中,抗SSA/Ro和抗SSB/La阳性率分别为60%和40%,它们是诊断干燥综合征的血清学标志。•抗SSB抗体较抗SSA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更为特异。•免疫扩散法与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得出的结果常常不一致。•SSA和抗SSB抗体阳性可造成新生儿狼疮及婴儿心脏传导阻滞等先天性心脏病。•抗SSA和抗SSB抗体常与血管炎、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光过敏、皮损、紫癜等临床症状相关。23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yositis-SpecificAntibody,MSA)•抗合成酶抗体(20%):Jo-1抗体占所有抗合成酶抗体的80%,其它还有:抗PL-7抗体、抗PL-12抗体、抗OJ抗体等。•抗SRP抗体(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5%)与肌炎、心脏扩大、对治疗的抵抗相关,5年生存率为20%•抗Mi2抗体(10%):5年生存率为100%•几乎仅见于或最常见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或PM/DM重叠综合征。•存在于35%至40%的肌炎患者中。•一个人出现一种以上MSA的情况很少见。24抗合成酶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肌炎、间质性肺疾病、关节炎以及常出现雷诺现象的一组临床表现的特征性;•患者的手指侧面常出现角化过度,并伴有脱屑、裂纹和色素沉着,从而形成许多肮脏的横纹。即“技工手”。•50%至70%发生间质性肺疾病(就肌炎总体而言,为10%至20%)。•血清中含多有抗合成酶抗体(Jo-1抗体)。•肌炎常常难以通过治疗达到完全缓解。25与系统性硬化相关的抗体•抗拓扑异构酶1抗体(抗scl70抗体):存在于25%的患者;主要见于患有弥漫型硬皮病以及存在系统性损害(特别是肺间质变)的患者。•抗着丝点抗体:存在于30%的患者中;90%的CREST综合征患者存在该抗体;见于患有原发性或继发性雷诺病的患者。•抗核仁抗原的抗体:见于5%的患者中,患者常常患有严重的弥漫型疾病。26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antibodies,AnuA)•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功能亚单位,是DNA与组蛋白形成的复合体,存在于细胞核中,核小体是SLE主要的自身抗原;•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0%-64.2%和97.0%-98.8%,敏感性优于抗dsDNA,是SLE的标记抗体之一。•AnuA可出现于SLE疾病进程的各个时期,并且是狼疮肾炎的标记性抗体,与SLE病情活动的生物标志物。•AnuA与抗dsDNA抗体可不同时出现,AnuA出现早于抗dsDNA抗体,这对SLE的早期诊断更为有利,目前我科已展开了第二代AnuA的检测。27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Cycliccitrullinatedpeptide,CCP)抗体•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factor,APF)•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antibody,AKA)•抗Ⅱ型胶原抗体及抗CB10抗体•抗钙蛋白酶抑制蛋白抗体(ACAST)•抗RA33抗体28类风湿因子(RF)•抗原:为变性的IgGFc段通常为IgM型;•滴度可随病情变化而改变,与疾病预后相关;•作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筛选试验有一定的价值,至少75%的患者RF(+)。•美国风湿病学会(ACR)RA诊断标准:RF(+)是7条之一。•对于RA而言并不具特异性。•(-)并不能除外RA,而(+)也不能因此确诊。29RF(+)的原因风湿性疾病RA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正常的健康人急性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慢性炎症性疾病肿瘤其它高球蛋白血症状态结节病慢性肝病30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CCP抗体所针对的靶抗原是是APF、AKA、AFA的共同抗原决定簇,是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瓜氨酸多肽链,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高(90.4%~98%),敏感性约80%;•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该抗体可先于RA临床表现,90%以上的血清抗CCP抗体阳性的未分类的关节炎在3年内进展为RA。•与RA的活动性及预后相关,浓度高往往提示预后不佳,发生关节侵蚀的危险大。•是RA最好的独立参数预测指标。31抗中性粒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