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反思和感悟霍莲芳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同时我们学校也正式使用导学案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我认为阅读应成为学习的重点,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而导学案教学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使用导学案可以根据单元训练重点给学生提供许多范文,让学生仿照范文进行习作,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根据教学实际,我将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作如下反思和总结: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教材,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设计导学案时教师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导学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老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游刃有余,思路清晰、增强了调控课堂的能力。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导学案教学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学生在讨论、交流、展示中培养出自信,我深信我们的课改是成功的,我们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老师的表现、学生的表现是前所未有的积极自信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提升,比如电脑操作技巧的不断熟练,教学思路的清晰化、条理化程度更高。在课堂展示中,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在展示环节中,注重拓展和前后联系,这是学生能力提高的一大表现。在预习环节中学生对教材把握比较深刻,表现在对问题的预设、对问题的追问有深度。但有些地方还值得反思:1、自主的价值在于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的主导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够的铺垫,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对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过程可也不能忽略结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问题解决。3、盲目活动很可怕。新课程认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并不等于在课堂中阅读理解的过程以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来完成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让学生的展示往往成了一种形式,一节课机械的必完成的动作,并不能真正提升能力。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4、语文学科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视。盲目综合,把语文上成科普课、生物课、思品课不可取。不管在课上扩充的是什么材料采用的什么活动,其落脚点都必须为听说读写服务,为积累语言,沉淀语感服务。5、课本不能丢。不能拿着新课标中提倡“否定课本中心‟”的说法当尚方宝剑,完全忽视文字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去追求所谓的“新意”“创新”还有什么意义?纯粹的“大胆的说”进而“编造的说”而完全忽略文字本身,忽略文字的背后,语感和语言的挖掘无存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