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过程控制(1)(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什么是质量“质量”日益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兴市”,“质量兴国”,“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人人有责”等等。这些口号的提出与传播,更加引起人们对质量的关注。什么是质量呢?国家标准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给出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什么是QCQC可以是英文QUALITY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质量控制,其在ISO9000:2005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同时也是QualityCenter的简称。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它与有否合同无关,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3.什么是QC小组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印发《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科协、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质量管理协会—1997年3月20日这个概念包括了以下四层意思:①参加QC小组的人员是企业的全体职工,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一般管理者、技术人员、服务人员,都可以组织QC小组;②QC小组活动选择课题是广泛的,可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来选题;③QC小组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④QC小组活动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突出其科学性。4.QC小组的产生QC小组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为了振兴民族工业,从美国导入统计质量控制和技术等质量管理理论、工具和方法并开展大规模的、长达十多年的质量培训活动。1962年开始将参加培训的工人组成10人一小组,以解决生产现场问题为主旨,运用所学的质量管理知识开展质量改进活动,命名为QC小组。当时仅是一种在同一车间内自发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是由全体成员参加,互相启发,采用质量管理手段不断加强和改善车间的管理工作。然而就是这种简单的、自发的现场管理方法,大大提升了日本产品的质量水平,为日本赢得了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1962年开始的QC小组活动是日本质量控制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通过小组活动激发了工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改进质量,取得了成效,由于QC小组活动有效的发挥了群众的智慧、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了大量的质量问题,因此日本的质量QC不仅得到了企业领导的积极参与,同时也得到了日本社会和阶层的广泛好评和认可。从那以后,QC小组运动明显地成长了,现在已引起了全世界的观察家的极大的关注。1981年,单是在“QC小组总部”登记的QC小组的人数就超过一百万人。那一年,有三千人参加了在东京举办的QC年会。从那以后,QC小组活动进入了鼎盛时期。日本QC小组的普及和取得的成就得到了欧美各国的极大关注,1966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参加了日本的QC小组大会,对日本的质量QC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一次报告中很有预见的说:通过推行这个(QC)活动,日本将在世界上进入质量领先地位。1976年由日本、韩国等联合发起,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使QC小组活动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目前约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质量QC小组活动。戴明、朱兰、菲根堡姆、石川馨、田口玄一等质量大师都曾激励推广QC小组,由此可见QC小组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是巨大的。5.我国QC小组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1)试点阶段(1978年-1979年)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快速发展,我国一批专家学者积极学习、传播日本的质量管理理论和经验,全力普及推广质量管理知识。以原北京内燃机总厂为代表的一批企业作为试点成立了QC小组,开始了初期的质量QC活动。2)推广阶段(1980年-1985年)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一系列QC小组活动暂行办法和条例,明确了QC小组活动的作用和基本要求。QC小组活动走向日常化和制度化。在全国各省市、行业普遍推广。3)发展阶段(1986年-1997年)建立全国质量QC的推动组织。1987年原国家经贸委等五单位颁发《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为小组活动提供政策基础。1989年由科协、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国质量协会联合组成“全国群众质量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各省市、区成立相应的联合领导小组。1997年国家经贸委、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意见》解决了QC小组活动的奖励问题。4)深化阶段(1998年之后)QC小组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深化、转变、拓展。创新型课题为QC小组活动开辟新领域。政府主管部门更加重视。1997年、2007年两次举办国际QC小组大会,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国内QC小组活动的发展和提高。6.国际QC小组的发展动向:QC小组活动更加注意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强调QC小组活动的自主性。(志愿者队伍的形成)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下一步向军队、学校和政府部门发展)1.QC小组的性质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企业员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QC小组同企业中的行政班组、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有所不同。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主要不同在于:行政班组QC小组组织原则不同一般是企业根据专业分工与协作的要求,按照效率原则,自上由下地建立的,是基层的行政组织通常是根据活动课题涉及的范围,按照兴趣或感情的原则,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带有非正式组织的特性活动目的不同组织职工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与技术经济指标提高人的素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活动方式不同日常活动通常是在本班组内进行可以在行政班组内组织,也可以是跨班组、甚至是跨部门、跨车间组织起来的多种组织形式,以便开展活动QC小组与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也有所不同。虽然有的QC小组也是一种“三结合”的搞技术革新的组织,但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侧重于专业技术进行攻关;而QC小组不仅活动的选题要比技术革新小组广泛得多,而且在活动中强调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活动程序的科学化。2.QC小组的特点①明显的自主性。QC小组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②广泛的群众性。QC小组是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不仅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更注重吸引在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操作人员参加。广大职工群众在QC小组活动中学技术、学管理,群策群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③高度的民主性。这不仅是指QC小组的组长可以是民主推选的,可以由QC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课题小组长,以发现和培养管理人才;同时还指在QC小组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是平等的,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高低,高度发扬民主,各抒已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④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在活动中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坚持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凭“想当然”或个人经验。3.QC小组的分类对QC小组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对小组活动进行指导,以及在成果发表交流与评选优秀QC小组时便于管理。因此,按照QC小组参加的人员与活动课题的特点,把QC小组分为如下第五种类型:1•现场型2•管理型3•服务型4•攻关型5•创新型①现场型QC小组它是以班组和工序现场的操作工人为主体组成,以稳定检修工序质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为目的,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生产现场。这类小组一般选择的活动课题较小,难度不大,是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活动周期也较短,比较容易出成果,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②服务型QC小组这种QC小组类型,原本是指企业中不是从事基本生产劳动的职工组成的QC小组,即是由企业中的辅助人员和服务人员组成的QC小组;后来由于QC小组由工业企业逐步推广至服务行业、旅游业等,服务型QC小组是专门指那些由从事服务工作的职工群众组成的,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服务现场。这类小组与现场型QC小组相似,一般活动课题较小,围绕身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活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虽然这类成果经济效益不一定大,但社会效益往往比较明显。3.攻关型QC小组攻关型QC小组通常是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运行、检修人员三结合组成,它以解决技术关键为目的,课题难度较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资源,通常技术经济效果显著。4.管理型QC小组它是由管理人员组成的,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这类小组的选题有大有小,如只涉及本部门具体管理业务工作方法改进的,可能就小一些;而涉及到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的课题,就会较大,课题难度也不相同,效果也差别较大。5.创新型QC小组创新型包括以上四种小组类型课题方面的内容,主要在课题内容未有先例和别人做过的创新方面的课题。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归类为问题解决型创新型归类为问题达成型。项目问题解决型创新型立题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提高从未有过的事情现状要把现状调查分析清楚无现状调查,而是研究创新的切入点设定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一个新的台阶完全是新的要求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症结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原因不用分析原因,为达到目标,广泛提出各种方案,寻找最佳方案决策的依据用数据说话评价、比较、选择(有数据时,也要用数据)应用的工具以数据分析用工具为主,非数据分析用工具为辅以非数据分析工具为主把QC小组分为以上五类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小组活动的广泛性、群众性;是为了便于分类发表交流,分类进行评价选优,以体现“公平”,并照顾到各个方面,有利于调动各层人员的积极性。这种分类也不是绝对化。“现场型”QC小组,有时也可能是“攻关型”或“服务型”。这里特别要强调,企业应十分重视发动生产、经营、服务现场的广大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因为他们是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主体,占企业员工的大多数,只有把他们都发动起来,围绕企业和员工所关心的各种问题积极开展各种改进活动,提高自身素质,保证工作质量,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并付诸行动,才能使整个企业做到安全文明生产发供电和开展多种经营活动。1.QC小组活动的宗旨①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开展QC小组活动的着眼点,是企业管理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的体现。假如说人们按规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岗位和一定的收入,是“为生活所迫”,那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则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劳动。他们自找问题,与同伴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而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满足。人们有了这样的感受,便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身的潜在智力与能力才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这样,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得以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②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消耗,既包括物质资源的消耗,也包括人力资源的消耗。它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大潜力所在。这一方面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则依赖于人们的效率观念与节约观念的增强。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从自己和自己身边做起,不断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点滴物质消耗,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率。这样的群众性实践活动不仅可带来直接的降低消耗的效果,而且能增强人们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提高人们爱惜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