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HHZQ-5标沉降变形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我标段位于沪杭高速铁路浙江省嘉兴市大桥镇、余新镇、王店镇、建设乡及桐乡市屠店镇内,所经过地段,大部分为水田,河道较多,地势较为平缓。本标段起讫里程为DK075+065~DK103+850,全长28.785km,主要工程有步云特大桥、嘉兴南站、嘉桐特大桥。二、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8、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转发铁四院《沪杭甬客运专线上海至杭州段桥涵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文件的通知三、测量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2、《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3、《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4、《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第2页5、铁四院现场交接平面(CPⅠ、CPⅡ)控制桩、二等水准点及技术资料。四、任务范围1、任务范围步云特大桥250#墩至499#台的墩身、桥台、承台的沉降观测、连续梁的徐变变形观测,嘉兴南站及区间路基的沉降观测及位移监测,嘉桐特大桥0#台至593#墩的墩身、承台的沉降观测、连续梁的徐变变形观测,嘉桐特大桥0#台至810#台的简支梁的徐变变形观测。2、工作内容1)沉降监测基准网的布设、测量及成果处理,形成稳固可靠的沉降观测基准网;2)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及观测断面,埋设观测元器件;3)沉降观测点及观测断面的沉降观测;4)沉降观测数据的处理、审核、汇总;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图表的绘制、分析及沉降趋势预测;6)无碴轨道铺设及精调时机评估和相应工程措施建议;3、沉降变形测量程序为:建立沉降变形观测网→桥梁变形体上埋点→量测记录→资料归档→数据汇总→分析评估。五、测量技术要求(一)、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执行: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点的高程相邻沉降变形点的沉降变形点点位中第3页中误差(mm)高程中误差(mm)误差(mm)三等±1.0±0.5±6.0(二)、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1、垂直位移监测网(1)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的要求三等1.00.3≤0.6√F≤0.8√RDS05或DS1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2)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本标段的基准点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提供的二等水准点,并根据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对这些点进行复测全部满足要求。2)工作基点。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工作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本标段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基本保证本标段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第4页HHZQ-5标工作基点、基准点一览表点名H(m)备注CPII1302.7424工作基点CPII130-12.9512工作基点CPII1312.3004工作基点JM52012.6079工作基点JM52023.9374工作基点JM52033.0812工作基点JZHH022.0159基准点JM52043.6345工作基点JM52052.8755工作基点JM52063.2006工作基点JM52073.3589工作基点JM52083.4806工作基点BM12.5070工作基点BM22.2991工作基点BM32.5403工作基点BM41.9758工作基点BM53.0331工作基点BM61.8716工作基点CPII1292.7777工作基点SM042.4154基准点JM51172.0437工作基点JM51162.2026工作基点BM72.1767工作基点BM82.1095工作基点BM91.7721工作基点BM102.5068工作基点JM51112.6497工作基点JM51102.6958工作基点JM51092.8813工作基点BM112.5790工作基点BM122.3727工作基点CPII1252.3162工作基点BM132.8882工作基点JM51052.0963工作基点JM51032.6270工作基点CPII1242.9198工作基点JM51022.7725工作基点JM51013.4282工作基点CPII1232.2919基准点第5页JM53133.2812工作基点JM53092.6787工作基点JM53082.3850工作基点JM53072.6223工作基点JM53062.7001工作基点JM53052.0501工作基点JM53043.4866工作基点JM53102.5687工作基点JM53112.9906工作基点JM5311-13.1204工作基点JM5313-12.6511工作基点JM53142.9947工作基点JM53153.5690工作基点JM53172.9106工作基点JM5317-23.4485工作基点JM5318-22.1417工作基点JM53222.5191工作基点JM53233.7687工作基点JM53242.4845工作基点JM53253.2886工作基点JM53272.8177工作基点JZHH022.0159已知点GCPII1342.7611已知点CPI0213.1128已知点GCPII1381.9637已知点CPI0222.6862已知点JM54012.7223工作基点CJ54012.0648工作基点JM54023.1894工作基点CJ54042.0306工作基点JM54043.5668工作基点CJ54052.4729工作基点CJ54062.6751工作基点CJ54072.9477工作基点CPII1432.5946工作基点GCPII1442.5126基准点JM54113.5147工作基点JM54122.1322工作基点JM54142.8320工作基点JM54172.7829工作基点JM54192.7537工作基点JM54212.8004工作基点第6页CPI0231.6602基准点CJ54082.3533工作基点BMJ4013.4324工作基点CPII1472.4299工作基点GCPII1483.0672基准点CJ55013.4929工作基点JM55014.1268工作基点JM55023.6540工作基点CJ55025.2704工作基点CJ55034.2340工作基点JM55033.3856工作基点CPII1502.3918工作基点JM55053.2269工作基点JM55062.2682工作基点JM55073.1638工作基点GCPI0241.4626基准点CJ55041.8214工作基点CJ55051.6129工作基点SM052.1772基准点JM55112.5159工作基点CPII1522.3221工作基点JM55123.0483工作基点CJ55063.5983工作基点CPII1532.2433工作基点CJ55072.4860工作基点JM55133.8277工作基点JM55142.6029工作基点GCPII1543.2333基准点CJ55082.2576工作基点CJ55092.9305工作基点JM55212.6010工作基点CJ55102.9673工作基点JM55233.1140工作基点CJ55113.3877工作基点JM55243.3134工作基点JM55254.0755工作基点GCPII1562.9967基准点3)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第7页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监测网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并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按施工工期1.5年考虑,计复测3次。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垂直位移监测沉降变形测量等级要求二等及以上的重要桥隧工点,应独立建网,并按照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或进行特殊测量设计。本标段不涉及。2、水平位移监测网(1)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作业要求三等±6.0<200±2.5≤1/40000宜按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2)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水平位移监测网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六、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查,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2、每次观测前,对所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第8页检验记录。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4、测段观测完成后,必须及时整理观测数据,并进行必要的分析。5、当发现沉降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必须首先自查,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并提交自查分析报告。6、在观测过程中,应做好一些重点信息的记录,如对架梁、运梁车通过、天气情况、地下水影响情况等的记录,利于对结构变形特第9页性的分析和异常数据的分析。七、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2、水准仪使用DS05或DS1型仪器,仪器及配套条码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条码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轴的夹角均不超15″。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3、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