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为什么长盛不衰?摘要:中华文化历经波折,绵延数千年,至今仍旧光彩熠熠。它出生在华夏民族广袤的土地上,成长在农耕经济的臂弯里,发展在大一统的襁褓中,延续在安土重迁的华夏民族血液内,而自身的包容与开放性又为其自身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中国论关键词:地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和自豪,当这个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饮毛茹血的蒙昧中时,他们已经创造了灿若星辰的先秦文明,孔子、老子与同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一起用他们智慧的思想照亮了人类理性的天空。而当西方的诸多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只留下苍老的金字塔孤独地守望着岁月的痕迹,或是空中花园的神话倾诉着历史的辉煌时,中华文化却历九死而重生,在一次次文化入侵再度崛起,老干生新枝。今天的印度人不是昨天的印度人,今天的埃及人不是昨天的埃及人,但今天的中国人就是昨天的中国人。在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究竟有什么特点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文化的骨子里,使中华文化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一)地理因素和农业经济一方面,这块土地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华夏大地东部和南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隔海相望,北部又与邻国冰雪相封,西部是高山耸立,喜马拉雅又成了一道绿色的天然屏障。在这种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很容易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明。与环地中海流域(河流纵横,岛国林立,小国寡民)相比,这里可以避免较多的战乱纠纷,进而避免了大量因为战争而导致的文化的中断和文明的破坏。另一方面,亚洲拥有广大平原和适合于耕种的土壤及其相应的农民社会。广袤的平原为中国成为发达农业国提供了可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农民比较,最大的特点是“自由”。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社会结构呈上下双层结构。如果说上层政治是专制主义,那么,下层社会则是自由主义。而欧洲等其他地区的封建社会下的劳动者则多为农奴,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中国的农民虽然也受制于很强大的专制制度,但是农民只需要完成徭役、赋税,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还可以进行土地买卖。强大的专制制度并没有限制农民事实上的自由,而正是这种农民的自由和独立,创造了农业文明奇迹。世界文明发源地都来自农业文明,唯一保存并传承下来的是中国。(二)文学内涵与核心价值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伦理观很多前人概括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仁义礼智信等,还有学者提出应该是人,人是核心的核心。我认为中华的伦理观是忠、孝、仁、义、信。忠孝是连在一起的,实际上也是一种仁。子曰:“仁者爱人”。“仁”左边是单立人、是个人,右边是二,两个人相处的原则就是仁。孝由此而生,父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应该孝敬父母,这个爱在父子两代人之间是以孝来体现的。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自己要修养好,要学习,要深思。然后由己及人、及妻子(古代以男性为中心)、及孩子、及兄弟。如果自己的修养三尺高也让其他人都达到三尺高,这就是所谓的齐家。为什么用齐字?齐就是等,自己修养好了让全家人都达到这个水平,就等同了。其次,要把家里的道德伦理治家的方法再扩大开去,要治国,国不是自己的,因此是去“治”。最后是平天下。平是什么意思?是均衡。不是要争夺天下,而是大家都平衡、平均,这样就和谐。儒家特别强调君子慎独,就是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没人教导的时候,自己提高自己。宋代理学大家概括了君子修身的方向,从那以后一千年成为知识分子的座右铭,即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什么叫“为天地立心”?天地是无知的,但是天地的规律、大自然的规律就是它的心,我们要总结大自然的规律,总结一切客观的包括社会的人事的规律。“为生民立命”,生民用的是诗经里面的词,就是老百姓,为老百姓立命。老百姓立命之本在哪里?应该帮助老百姓有一个生存的环境,有一个美好的追求,有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条件。“为往圣继绝学”,这是讲传统。张载有感于古代原有一些精粹的儒家思想后来不大提了,所以他说要把往圣绝断的学说继承下来,让它传下去,主要指的是儒家的核心。最后,“为万世开太平”,不是为万世创太平,开太平是开个头,后人继续做。这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就是一句话:唯物。中国的所谓天并不是神,更不是人格神。神是什么?就是大自然。中国的逻辑是,人就是人,天是大自然,人不是大自然生出来的,但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回过头分析一下我们文化的三个层次。底层是什么?就是刚才所说的伦理观、价值观、哲学观等等,其实就是“和合”,显然是农耕社会的特点,是超时空的。中层,在我们的风俗、礼仪、宗教、艺术、制度、法律里面都体现了底层。例如,过年过节走亲戚全家团圆,这就是和合。我们根本的东西在于中层和表层时时体现。今天来不及讲佛教,原始佛教传到中国,经过千年的改造到唐代形成了禅宗,禅宗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和合文化。文字连续保证中华文化连绵发展(三)延续永久的文字系统探索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奥秘,关键在于认识和理解文字连续。文字连续,最重要的在于汉字,因为汉字是记录中华文化的主要工具。从汉字的形成发展中可以看出其独具的特色,这就是文字属类专一,文字构理连贯和文字字体贯通。就文字属类专一而言,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是以方块字形、意音性质为特征的文字体系。在几千年的演变中,汉字的这种属类始终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汉字可谓是“从一而终”的。就文字构理连贯而言,汉字结构有其演变的规律,这就是汉字结构的“六书”理论。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对此作过说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系统地介绍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许慎在这部书中,将“六书”表述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还就其义作了解释,并列举了例字。当代文字学专家对许慎关于“六书”名称的表述表示认同,只是将其顺序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排列,认为象形字应该是原始汉字的最初形式,其他各类字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产生的⑧。这说明,关于汉字“六书”结构理论的认识是连贯的。事实上,关于汉字结构一般规律的认识,是对从甲骨文到历史上各个时期乃至现代汉字结构进行研究、归纳和总结的结果。从这个层面上讲,汉字在形成发展中其结构不是无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文字字体贯通而言,汉字在形成发展中经历了甲、金、篆、隶、楷、行、草的字体演变过程,但在每个演变阶段中,新旧字体之间并非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彼此脱节的。事实上,汉字字体演变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使命和要求。就拿创新小篆来说,从甲骨文经金文到小篆,是汉字的古文字阶段。其中小篆的出现,是汉字演变中极为关键的一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针对当时“战国文字”的混乱局面,提出了“书同文”的任务,目的就是要对汉字进行规范和统一。所谓“书同文”,就是要将战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中的不同形体予以废除,并将秦国原有文字的形体俭省删改,而形成小篆这一新的正式字体。因此相对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文字而言,小篆表现出强烈的定型化趋势。所谓“定型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字的轮廓定型,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长短大小高低参差不齐的字形,变成基本整齐的长方形字形;二是字的笔画定型,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方圆粗细不等的笔画,变成线条均匀圆转的笔画;三是字的结构定型,把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上下左右自由书写的部件,变成位置相对固定、同字异形减少的部件。经过这一演变,汉字便在古文字阶段迈出了最后一步⑨。汉字通过诸多阶段的演变,最后达到楷、行、草功能齐备、字体成熟的阶段,而每个阶段汉字的字体之间彼此又是贯通的。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灭亡,还在于它一直处于有序状态。“有序”的代价是使得整个国家比较保守,不太自由,但“有序”的同时也使得中华文明避免了“无序化耗损”(熵)得以有效延续。其次中华文明以“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避免了长时间陷入极端主义。中庸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弹性哲学,它对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保持着一种宽容的接纳,有针对性的处置。国外有些地区的文明深受原教旨主义,即基本教义派的毒害,用极端的方式解释自己宗教当中的某些教义。这一点中华文明有很大的不同总结历史,展望未来。今天,在振兴中华,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一定会借鉴历史的宝贵经验,不但要长期延续下去,而且还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相信,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的特性,也必将能够使它在今后的岁月中更加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张岂之.中国儒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2]冯友兰.新原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5]辜鸿铭.儒家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①李喜所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第303页,2002年1月世界知识出版社②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上),第222页,1995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③张岱年主编:《孔子大辞典》,第15~17页,1993年12月上海辞书出版社④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战国史与战国文明》,第173页,2007年4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⑤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第141~148页,1989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⑥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第413~505页,1995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⑦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卷),第133~137、842~857页,1996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⑧、⑨王蓝生、张国宪主编:《汉语语言文字基本知识读本》,第73~74页,第65~67页,2002年2月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