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入门——明确文体特征掌握阅读技巧一、散文的基本知识(一)散文的特征1.基本特征:“形散神不散。”“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2.内容上的特征: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3.形式上的特征: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③从侧面暗示,引发读者的想象力;④行文自由,结构灵活。(二)散文的分类散文类别文体特点表现手法典型作品抒情散文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表现主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荷塘月色》《春》状物散文描摹刻画具体物件,托物寄意或赋予社会内容和情感托物言志、象征《白杨礼赞》叙事散文选取一个侧面或片段记人叙事包含所有叙述、描写手法《背影》《金岳霖先生》哲理散文以议论为主,文笔灵活,寓哲理于形象议论、象征《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三)散文常用的表达技巧1.记叙(1)叙述方式顺叙故事的基本因素交代清楚,使叙述自然顺畅,使文章层次清晰,眉目清楚。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2)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优点:给人自然亲切、真实可信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缺点: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第二人称优点:兼有拟人的意味,语言生动;便于对话、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增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缺点:受环境限制,需有明确的倾诉对象。第三人称优点: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便于叙事和议论。缺点:缺少真切感。2.描写从内容看,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2)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其主要作用:①生动再现景物特征;②渲染一种气氛(氛围);③烘托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情感;④为议论、抒情作铺垫;⑤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社会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其主要作用:①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②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③烘托或强化人物性格;④表现主题。环境描写方法:①运用修辞手法:(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互文。②运用表现手法来写:(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比喻、对比、夸张、比拟衬托、对比、渲染3.结构形式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1)以时间为序;(2)以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为序;(3)以逐层深入的论证为序;横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横向形式展开。(1)以空间为序;(2)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划分层次;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4.修辞常用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反复等。(1)散文中的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的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散文中的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散文中的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4)散文中的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5)散文中的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6)散文中的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5.表现手法常用的有联想想象、象征、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等。(1)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知觉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3)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4)欲扬先抑,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5)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6)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作者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7)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来表达主题思想。(8)借景抒情,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给读者景中有我的感受。二、散文整体阅读思路(一)依据题材特点,晓大意散文题材不同,阅读时提取的重要信息也不同。具体如下:1.写景状物散文首先要看它描写了什么景、物,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理解全文的主旨。如《故都的秋》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风物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把握所写之“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把握所言之“志”(情)。2.哲理散文要注意借事说理、寓理于事、因情悟理、情理交融的特点,重在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进而品味其情趣、理趣。如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运用比喻的手法,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是很脆弱渺小的,但是人会思考,这就比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要伟大。3.文化游记散文要借助某一文化现象、文化景观、文人逸事、文化视角作为抒情载体,阅读时要抓住这些描写对象的特征,进而探究蕴含在其中的精神实质。4.叙事散文首先搞清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关注事件特征,感受人物形象,思考议论、抒情等语句,进而领悟作者情感或主旨。如孙犁的《亡人逸事》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亡妻的勤劳、淳朴、善良等美德,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无限的思念和爱恋之情。(二)借助有效信息,抓主旨1.抓标题,揣摩文意散文标题往往蕴含一些重要信息,有的点明写作对象及特点,有的暗含着作者的情感,有的是文章的线索,有的反映了文章主旨。读散文的标题,应推测文章内容、主要的线索和手法,甚至是主题。2.察首尾,整合信息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态度。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考虑,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如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果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才容易被我们捕捉。(三)抓住关键语句,理思路散文取材自由,材料丰富,但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阅读散文,要注意理清文章思路。关键语句主要有:(1)各段的中心句、首括句、结尾句。(2)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3)画龙点睛的抒情议论句。(4)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的句子。找出这些关键语句,再将它们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思路,同时还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四)分析形象画面,悟意境许多散文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生活画面的描绘来实现。这些画面由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人、事、物、景等意象组成,从而形成深邃优美、富于哲理的意境。所以,阅读欣赏散文,应抓住文章中的形象画面,作由景及情的揣摩,由事及义的联想,分析其特点和作用,进而体味文章的感情,把握文章的中心。(五)品味局部语言,析含意在整体把握了文章的情感主旨之后,可对散文作品的局部语言,结合上下文环境,分析所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效果。对局部或细处语言的分析能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当然对散文语言的理解离不开文章的表现手法,特别是涉及句子和段落,分析表现手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意。(六)归纳层次要点,明文意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内容连续起来,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把握散文思路的过程,可总结为:一是先化整为零,对全文通读,肢解每段,把握每段段意;二是再化零为整,概括完每段段意后,总结全文思路,把握主旨。阅读示范真题文本阅读提示浣花草堂①黄裳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②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③①看标题,揣文意。“浣花草堂”即杜甫草堂,本文可能围绕浣花草堂,讲述与之有关的人、事,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②读开头,明意图。开篇写在蜀道上重读杜诗的感受,从杜诗写起有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③抓特殊句。该句是议论句,表明作者对杜甫严肃的创作态度的认可及对其才华的赞叹。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④④抓行文脉络。写草堂寺为下文作铺垫,行文曲折有致。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⑤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⑥⑤归纳段意。本段主要描写草堂景色,渲染了庄严幽静的氛围。⑥归纳段意。四座厅堂是草堂的主要建筑。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⑦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