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技术教案课题1.1认识结构授课人时间2012.3序号1教学内容1.了解结构的涵义,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2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应力的。3.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报告4.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5.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结构的涵义,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2.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应力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过程感受结构的受力情况,体验结构所受不同类型的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科学的实践操作。教学重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涵义;2点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案例,充分让学生参与讨论、动手实验、演示实验等多种方法教学关键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教学辅助(教具)ppt课件、教材、多媒体教室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引入上学年学习了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了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年将进一步学习技术设计的几个重要思想与方法,包括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举例:用一些典型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打破其神秘感。让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3一、了解结构过渡: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这些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物体中,也存在于人类创造的各种物体中。多媒体展示:选取蜂巢、雪花、贝壳、桥梁、长城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结构的形态,它们的共同点是:(1)各自都有组成部分(2)是有序的搭配和排列生活中常见的结构都要承受一定力的作用。那么结构与力有什么关系呢?。充分感受结构的魅力并初步总结出结构的涵义。从而引出结构的含义,广义上: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接着给出构件的概念。在工程中,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构件。运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具体感受到结构的形态,使知识的接受更形象、具体。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4流程设计多媒体展示:选取桥梁和椅子的受力来分析两者的受力情况看展示二、结构与力通过分析椅子和桥的共同之处:(1)这些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形状(2)都需要承受外力的作用(3)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抵抗其形状和大小改变的能力。我们知道生活中很多结构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就会遭到破坏其实上就是当其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多媒体展示:选取近期的一个热点新闻,引出从力学角度结构的含义。从力学的角度: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应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什么是力,及其作用。看图片,并5九江大桥被撞断。当我们知道了结构与力的关系后,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的各种力。也就是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包括拉力、压力、扭转力、弯曲力和剪切力,结合例子、图片、动手实验。明确各种力的名称、作用二、三、结构的类型我们知道生活中的结构是千奇百态的,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1.实体结构是利用自身来承受荷载,主要承受压力。框架结构2。框架结构是通过条1.如墙壁、柱子、实心球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利用实体泡沫演示)。2.如窗户、画框、房子的架构通过三种结构的引入,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及课件的配合,对这三种结构有更深入的认6状物的连接来承受荷载,既可以承受压力和拉力。3.壳形结构通过壳形来传递力和承受荷载,特别是当顶部受到压力时,它能将力均匀扩散。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利用框架泡沫演示)。3.如头盔、汽车飞机的外壳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识。小结与练习演示实验:手握鸡蛋不破一、结构的涵义(从力学的角度)二、结构的5种不同受力类型三、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形结构学生做实验通过练习,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好。7板书设计1.1结构与设计一、了解结构二、结构与力三、结构的分类教学设计亮点结构分类运用ppt课件,讲解演示十分清楚明确,让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教学反思学生对本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对通用技术这门学科仍没有明确的认识,学习热情不高,我们应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8通用技术教案课题1.2探究结构(一)授课人时间2012.3.序号2教学内容1.了解结构的涵义,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2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应力的。3.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报告4.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5.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结构稳定性、结构强度的涵义,理解应力、内力的涵义与关系,了解连接方式对结构的影响2.能进行简单的应力计算3.掌握应用技术试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书写试验报告。过程与方法1.通过A形梯的事例,理解结构的稳定性。2.通过两个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9性的主要因素,写出试验报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因结构不稳定而坍塌的广告牌的事例,让学生树立质量管理的观念和对产品安全性负责的社会责任感。2.技术试验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实践、认真分析的技术品质。教学重点理解结构稳定性、结构强度的涵义,能应用应力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教学关键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教学辅助(教具)视频、图片、A形梯、泡沫棒、木棒、竹签、热熔枪、热熔胶、棉线、小刀、砝码、三角尺。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引入播放“因温州市区学生讨论、思考让学10车站大道财富中心楼下巨型广告牌被大风吹倒,19辆轿车受损。”的视频,再展示全国各地都不时有广告牌被风吹倒造成伤亡、损失的图片。问“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些因广告牌被风吹倒造成伤亡、损失的事故呢?”“影响结构稳固的因素有哪些呢?”并回答。生了解结构的稳定性在技术设计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质量管理的观念和对产品安全性负责的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一、结构的稳定性教师拿出一个A形梯,让一位学生展示应该如何使用A形梯。问“为什么要把A形梯的横档放平直呢?不要这个横档可以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引入三角形的稳定性。1.让一位学生把一个学生思考,回答引入11较重的书包放在A形梯顶端,尝试推一下梯子,感觉梯子的摇晃情况;把一个较重的书包放在A形梯中间两横档上铺的木板上,尝试用同样2.大小的力推一下梯子,感觉梯子的摇晃情况;比较两次摇晃的大小差异。分析其原因。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问:保证A形梯结构稳定的原因有哪些方面?*结构的稳定性与它的几何形状、支撑面积大小和重心位置密切相关。分析归纳二、结构的强学生两人为一组分组试验:学生实践并观察、思考、分12度在两叠相同高度相隔20CM的书中间悬挂四条直棒(1号棒(粗圆实心泡沫棒,直径:2cm),2号棒(细圆实心泡沫棒,直经:0.5cm),3号棒(粗圆空心泡沫棒,直经:2cm),4号棒(细木棒,直经:0.5cm),其中2号与3号棒材料的横截面积相同),分别在四直棒上面同时依次悬挂1个-3个钩码。观察四直棒的变化,记录变形情况。(填附表1)析原因1、在不断增加挂码时,直棒的形状是否有变化?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变化?*结构强度和内力的概观察形状变化引入结构强度和内力的概念13念。2.1号棒与2号棒直径相同材料不同的直棒在挂上同等数量钩码时变形情况是否有学生思考分析引入应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不同?那么相同直径直棒的变形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外力与材料不变的条件下,构件被破坏的程度与它的截面积有关。*应力:构件的横截面积所受的内力称为构件的应力。*公式:δ=N/A,(强调各符号的含义和单位)练习:课本P15,建筑物的支柱是怎样承学生思考,并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引入应力的公式14受压力的?求支柱所受的应力。提示学生观察课室内的支柱,对其进行受力分析。3、2号棒与4号棒直径相同材料不同的直棒在挂上同等数量钩码时变形情况是否有不同?那么相同直径直棒的变形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结构强度与材料也有关系。学生思考分析通过试验发现材料对强度的影响。4、2号棒与3号棒材料的横截面积相同,挂上同等数量钩码时变形情况是否有不同?为什么?*结构的强度与材料本身的形状有关。课本P19页图1-42学生思考分析通过试验发现材料的形状对强度的影响。15了解不同形状与强度的变化特点。5、结构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小结复习本课内容板书设计1.2探究结构(一)一、结构的稳定性二、结构的强度教学设计亮点结构稳定性、强度的演示实验设计得很好,学生易于接受。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大量的学生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并初步形成通过实践提炼出技术理论的能力。但在技术试验课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只是沉迷于操作,而忽视了理论的提升,以致最终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在技术试验中结合了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通过“分解问题”、“步步解决”、“及时反馈”,以达到减低错误率,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通用技术教案课题1.2探究结构(二)授课人时间2012.3.序号316教学内容1.了解结构的涵义,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2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应力的。3.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报告4.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5.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结构稳定性、结构强度的涵义,理解应力、内力的涵义与关系,了解连接方式对结构的影响2.能进行简单的应力计算3.掌握应用技术试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书写试验报告。过程与方法1.通过A形梯的事例,理解结构的稳定性。2.通过两个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写出试验报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71.通过因结构不稳定而坍塌的广告牌的事例,让学生树立质量管理的观念和对产品安全性负责的社会责任感。2.技术试验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实践、认真分析的技术品质。教学重点理解结构稳定性、结构强度的涵义,能应用应力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教学关键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教学辅助(教具)视频、图片、A形梯、泡沫棒、木棒、竹签、热熔枪、热熔胶、棉线、小刀、砝码、三角尺。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18复习1、什么是结构的稳定性?2、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因素有关?3、什么是结构强度?4、应力的公式?5、结构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思考、回忆复习上一课内容为本课的技术试验提供理论基础。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三、结构的连接竹签搭建平台试验:(填附表2)教师提供五支竹签、一把热熔枪、一条热熔胶、一段棉线、一把小刀和一个100g砝码。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设计一个可在顶部放置一个100g砝码的结构。要求:结构稳定并且垂直高学生分组设计、制作并书写试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的能力。19度越高越好。竹签可折断。制作过程与成品的展示交流分析哪些部分影响了作品的强度和稳定性。学生分析影响作品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在展示交流中取长补短。四、结构和强度和稳定性试验比较学生作品中不同的连接方式的稳定性,并指出对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应该对应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常见的连接方式:榫接、螺栓连接、胶粘、绳系、焊接、铆接问:“根据各种连接方式的特点不同,应该对应使用在哪些地方的连接上?举例说明。”讨论、分析